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叫始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深入实践探索,提炼形成了以“能吃苦、能战斗、能超越”为核心的“三能”文化,构建了反映时代要求、独具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业》2007,(4):20-20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以国电集团“三大核心理念”为指导,总结提炼20年来积淀的独特品质,形成了以“能吃苦、能战斗、能超越”的“三能”品格为核心的“三能文化”体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如果不是4台雄伟的冷水塔和高耸如云的烟囱,在绿树成荫、水上花园、音乐喷泉、灯光球场和地热游泳馆包围中,很难相信自己置身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戈壁荒原。都说靖远“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而眼前的景象基本颠覆了我们的想像:从兰州机场到旱平川一个半小时路途满眼荒漠,一到靖电却满目绿荫,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4×2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现代化花园式火力发电企业。20年来,在企业建设、生产、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能吃苦、能战斗、能超越”品格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支撑和引导着靖电人用泪水和汗水…  相似文献   

4.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始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深入实践探索,提炼形成了以能吃苦、能战斗、能超越为核心的三能文化,构建了反映时代要求、独具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核工业》2008,(11):2-3
铀矿冶是核工业发展的基础,铀矿冶从诞生开始就秉承着国家重要的历史使命.五十年前。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优秀儿女汇聚在一起,在大漠深处、在深山老林、在戈壁荒滩等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开采铀矿石、提炼金属铀。为了中国核工业事业贡献青春和热血。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铀矿冶精神,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按时按质按量生产出“两弹一艇”和核电发展需要的合格原料,为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9年12月31日,浙江衢州电力局安全生产达到1631天.创下了历史上连续安全生产的最高纪录。如果说,数字的背后,饱含着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期望,那这期望的取得则是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局限,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在生产中形成安全文化场.并让这个场以“安全第一”的观念作用于生产中每一个人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7.
各电力企业:近年来,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全国电力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热忱服务,勇于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无数催人奋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为保障社会用电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体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伟大精神。他们的事迹感动着千家万户,赢得了政府、社会及群众的高度赞扬,却往往不为人知。  相似文献   

8.
各电力企业:近年来。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全国电力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热忱服务,勇于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无数催人奋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为保障社会用电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体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伟大精神。他们的事迹感动着千家万户,赢得了政府、社会及群众的高度赞扬,却往往不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各电力企业:近年来,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全国电力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热忱服务,勇于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无数催人奋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为保障社会用电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体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伟大精神。他们的事迹感动着千家万户。赢得了政府、社会及群众的高度赞扬,却往往不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13日下午,在中国职工之家三层多功能厅“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经验交流会暨2006中国电力企业管理论坛”上,以“变革中的电力企业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大餐”在这里拉开了帷幕。这是相关电力论坛上首次采用专家、企业嘉宾与主持人和会议代表互动交流讨论的一次尝试,参加讨论的16位企业嘉宾和3位专家及主持人,紧扣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的主题,在互动过程中,生动体现了电力企业文化理念的精彩提炼、建设过程的高度总结、传统特色的丰富演绎和文化内核的深刻点评,把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对电力企业文化落地和企…  相似文献   

11.
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荣膺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作为参建单位之一的河北省送变电公司,回首工程建设,追溯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历程,他们的工作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这一"铁军"精神作出了完美的诠释。激情回眸,一幅幅不断挑战、勇于超越、熠熠生辉的画面再次浮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2.
1992年3月22日对中国航天人来讲是一个黑色的日子。质量是我们航天的荣誉,是我们的生命。这荣辱观对我们是刻骨铭心的。现在,这个日子变成了警钟长鸣的质量日,每到这个日子,我们就会想起当年的情景,就促使我们总结经验,把型号质量和其他产品质量搞好。所以“3·22”这个日子非常重要,而在这一天,集团公司党组决定全面推开质量文化的建设工作,并从质量道德观的角度,提出了“眼睛向内,从我做起,优质为荣,劣质为耻”的理念,意义就更重大。一、质量文化的核心问题是职业道德在我们航天科工集团,质量文化不仅是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标志—企业文化意域的反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志是一种视觉形象的符号,它起着传播信息的作用。企业的标志是企业的形象代表,是为人们提供其信息的标记形象,是企业与社会认识与沟通的“桥梁”。一个良好的企业标志形象,如同人们透过外表、行为举止去感受一个人的精神气质 ,它能通过视觉传达元素的表现,反映出企业品质和个性的精神文化气质,从而转化为美好的公众印象,让人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信息上的沟通、视觉上的识别。它是企业经营战略形象延伸的关键。   那么,何谓企业的文化意域?先让我们来看看“文化”两字的含义。对于“文化”一词,中西方都有一种解释。我国是指…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社会》2011,(27):I0106-I0107
前几期中的一篇文字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前景“肥大”还是“强大”做了些杞人忧天的分析,编辑小哥提出来就着这话题再写写,如伺让汽车工业强大而不是“肥大”。我想这个题目有些大,庙堂之上的国之大夫们忙忙碌碌这么多年,也未能解决问题,我们能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企业的文化创新,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理念创新,缔造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和文化理念。当前,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缺乏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在许多地方,电力企业还沿习着计划经济时代 所形成的习惯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并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人才的不能合理流动用人机制的僵化,工作方式的陈旧刻板和单一等,说明了长期以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没有着力形成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理念。电力企业经营理念和文化理念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要…  相似文献   

16.
杨林  朱嫱 《中国电业》2007,(9):66-67
在神奇、壮美、广袤、富饶的新疆,干百年来,亚洲最大山系之一的天山山脉以其高耸突兀的险山峻峰.神秘莫测的冰封达坂。令人望而生畏,成为人迹罕至的一块禁地。如今,就在这空气稀薄,终年积雪,气候恶劣,变幻无常的海拔3750米的可克库尔达坂上,就在这巍巍崇山,沟壑纵横的高山峡谷深处,一支号称“铁军”的新疆送变电施工队伍,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打硬仗”的精神,踏冰卧雪,栉风沐雨,谱写着新疆电力发展史上新的恢弘篇章。  相似文献   

17.
"我们要大力发扬桂供人不畏艰险、众志成城的抗冰精神,冲锋在前,勇于奉献,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广大党员、团员、突击队、先锋号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抗冰保电精神,战胜冰冻灾害。"这是桂林供电局党政负责人在该局抗冰动员大会上向全局职  相似文献   

18.
兰海仁 《广西电业》2005,(10):11-12
“柳供电局这次抢修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圆满地完成了抢修任务.为广西屯网公司争了光!“这是10月5日下午,在海口市召开广东、广西电网公司赴海南抗台抢险保供电欢送大会上,广西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徐达明对柳州供电局抢修队伍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评价。  相似文献   

19.
郑言 《现代班组》2009,(7):30-30
企业文化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专家、学者、企业家、培训师对这个话题都会有别具一格、洋洋洒洒的见解。而说到底,企业文化的接受者和执行者最终是班组员工。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工人们,也许说不出多么深奥的道理,但他们也会对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班组文化有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一次“唠唠企业文化”讨论会上,透过企业文化理论的厚重“帘帐”,员工们道出了关于企业文化的朴实、直白却生动、明快、实在的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中国GDP总量排名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在某种程度上表示中国又实现了一次跨越。中国人在不断成功地超越自己之后,又不断地超越其他强国。现在有一个话题吵得也很火,那就是还需多少年中国GDP总量会超越美国?无论答案是多少,我们广大国人都愿意努力,并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因为毕竟只有强大的经济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