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通过构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因子分析评估、先后排序。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各个城市出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非均衡发展,提出了有关建议和政策,从而为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各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各市200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客观地综合评价江苏省各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并探讨了影响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的因素,进而提出江苏省"十一五"经济规划和发展期间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亚茹 《商》2014,(43):277-277
本文以江苏省13个省市为研究对象,构建7个指标描述各省市的经济综合实力,运用系统聚类法,将江苏省13个省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聚类分析,进而提出了江苏各省市经济综合实力的不平衡发展现状,为江苏雀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江苏13个省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7个指标描述各省市的经济综合实力,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将江苏13个省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分为强、中等和弱三个灰色类别。进而提出江苏各省市经济综合实力的不平衡发展的现状,为江苏省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在2012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度量指标,对我国36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作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名。根据研究结果对城市发展提出建议,以便提高整个中国的城市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6.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主成份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定量的方法评价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提出了反映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8项指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国内20个大中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主成份分析,并给出了这20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排序。  相似文献   

7.
城市经济实力的高低是决定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全面科学地评价城市经济实力是决定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和方向的基础。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效益3大方面构建了山西地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要素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测度山西各市经济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西地区城市经济的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四个方面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综合承载力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江苏省城市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较大,呈现由南向北梯次递减的特征,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差异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江涵 《现代商业》2011,(26):195-197
在"十二五"规划中,浙江省开始实施新的城镇规划,包括构建长三角区域的四大都市区。文章首先综述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相关概念,再提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浙江各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因子分析,给出排序,然后分析四大都市区涉及的五座城市,最后从区域经济角度简要地提出进一步提升浙江四大都市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县域经济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秋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78-79
针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全省40个县市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了分析,按照得分将其分为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三种类型,发现吉林省的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呈现出以东部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围扩散,逐渐减弱,呈现地域间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加速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吉林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经济效率、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决定着城市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本文对福建省的9个地级市2017年的8项综合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2017年的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反映了福建省各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现状,为今后各地市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等相关知识,结合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的环境和福建省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各地市的部分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福建省各地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山东17城市2007年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层次,区域差异明显,综合经济实力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刘洁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112-113
根据多元统计方法,对山西省11个城市2008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AS对各区域的经济实力做出综合评价,提出了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些障碍及相应的几点政策建议,为山西省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12个反映旅游经济的指标,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研究广东省中心城市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法对广东省21个中心城市旅游经济区进行类型划分,把广东省分为7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何育静  于彭涛 《商业时代》2012,(35):131-132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建立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23个变量指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各城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对江苏省13个城市进行发展水平等级划分,参照各个城市的自身资源特点,提出各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杰  王珏 《中国物价》2009,(10):62-65
本文根据城市竞争力的有关理论,从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六个方面选择了21个指标,并通过收集相应数据,运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东部地区8个省会城市进行了竞争力定量分析和排序。文章还对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出了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宁波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完全具备加快发展企业总部及功能机构的基础条件。但宁波总部经济发展总体上还比较滞后,较之其他综合发展能力相近的同类城市也有一定差距,因此非常有必要比较分析同处长三角城市之间总体经济发展状况,为宁波发展总部经济提供实践借鉴。最后根据宁波基本条件和状况及其它城市的经验,提出适合并能有效促进宁波总部经济的一系列政策。  相似文献   

18.
张芬 《商业时代》2015,(1):139-141
本文构建了一套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权重,在加权平均的基础上对城市圈所辖各市的经济增长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估。这一指标构建方式同时还能确认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过程中的优先考虑事项,以及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从而为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家确定阜新市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本文尝试结合阜新市的实际情况,首先建立经济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对阜新市经济发展状况做出综合评价,对主导产业进行选择,并确立了“主导+支柱”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05,(7):271-271
一位博士说过,“边境城市是最有活力的城市”。凭祥市自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沿边对外开放城市以来,一直享受边境贸易政策、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亿元,增长14.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74亿元,增长11.2%:对外贸易成交额达到43.45亿元.增长178%。各项经济增长指标均名列自治区前茅,综合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