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探讨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思维与现实的关系,认为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反映所表达的概念和经验结构。将以象似性理论为工具来探讨苏轼词。基于宋词的语言形式具有极高的象似性,富有音律美,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相似文献   

2.
索绪尔在1916年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其根本属性.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其他语言学家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认知的理据性等角度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语言符号在不同层面既有任意性.叉有象似性;象似性以任意性为基础并为任意性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析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网络流行语之一"鸭梨"的流行原因和象似性原则方面的阐述,指出"鸭梨"的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具有象似性及这个词出现并流行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张慧中 《品牌》2011,(2):135-136
象似性主要是指语言形式与经验方式、认知规律与概念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认知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反应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也产生了诸多异同。对比有声语言,手语中所体现的语言的象似性则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本文从象似性角度比较分析了美国手语和中国手语的异同,提出了中美手语比较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任意性和象似性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界相互对立的两种学说,任意性的核心的强调客观事物与语言符号的联系是任意的,连接客观事物与语言符号的理据的联系又是任意的l而象似性的核心是强调语言符号的连接都是有理据的,并且象似性还包括:标记象似性、顺序象似性、距离相似性等。文章通过其两学说的强调特点对外语教学中的多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来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偶是汉语传统的特有的修辞手法。从认知的角度看,对偶的形成受到人的认知心理上的对称性原则的影响。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看,对偶的形成动因和机制可用对称象似动因来解释。其实,在我国人们早就有了这方面的认知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流行语是时代特征的标志,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体现。流行语的产生及普及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息息相关。在隐喻、转喻、象似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今流行语的产生及理解的理据。由隐喻、转喻及象似性产生的流行语体现了人类思维模式及认知能力。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流行语被赋予了新的情感色彩,同时体现了人类求新、寻简、标异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前沿理论之一,是第二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本论文通过概念整合理论的介绍,着重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工作过程,子网络系、及概念整合理论在语言和非语言领域的应用,以期探索其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促进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象似性视角下的英语语篇映照人的思维与认知。基于象似性的英语语篇教学能使学生深层解读语篇,了解语篇的布局谋篇,从而其提高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及语篇层面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随着认知科学与语篇语言学理论的迅猛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从语言内部的结构形式过渡到语篇解读者在语篇构建过程中的认知机制.20世纪90年代初,Georgc Lakoff创立了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刘晨燕 《商》2014,(50):294-295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到80,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本世纪渐成主流。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感知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学科。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因此语言的各个层面都可以用认知的方法去研究。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词汇教学方式很难适应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们在教学中不妨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以全新的词汇教学理念,把词汇教学与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掌握多义词各个词义的来龙去脉,使词汇学习趣味化、深入化。  相似文献   

12.
英文商标的近似认定是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的难点,作为法律现象和语言现象的综合体,不仅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更需要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审视,才能弥补形式语言学的缺陷,契合以"相关公众是否误认"作为商标侵权标准的法理精神。  相似文献   

13.
“模糊”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的扎德教授在1965年提出的,这种理论最初被用来解释数学现象,后来逐步扩展到计算机、语言学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时很难区分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赵元任曾说过:“事实上,模糊本身就是相当模糊的,因为种种边缘情况是否明显,这本身难以划定疆界。”由于人们的认知过程、所表征对象以及语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于交际中的模糊语言也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相对性。模糊语言的产生英语中模糊语言被称为“fuzzy language“或“vague language“。在英国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2002)所著的《现代语言学词典》中,模糊语言被定义为“原为数学术语,有些语言学家用来指分析一个语言单位或形式时涉及的不确定性”。模糊语言的产生首先应与自然界本身的概念界线不清有关。从认知的观点来看,人们为了认知世界,必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和范畴化,若没有对千变万化的现实加以范畴化的能力,人类便无法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便无法对经验进行处理、构造和储存。但由于认知过程中存在的主客观原因,范畴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模糊的认知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明确的。为此,认知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带来,商务英语成为一种实用性强的语言形式。同时,商务英语具有目的性,其目的在于实现双方之间的合作和共赢。要达到这种目的,商务英语的应用应遵循适当的原则,其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合作原则取决于英语会话或谈判总是由说话者与受话者组成,只有在双方都能接受的语言方式下才能完成谈判。合作性原则要求会话者用词达意。而礼貌性原则要求会话者要注意语言的委婉性,同样是商务英语应用不可或缺的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之一。针对当前词汇教学中的某些认知误区,指出了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必要性,并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了范畴化理论与词汇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指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基于认知语用学的词汇讲授方法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贺杏  陈柯 《现代商贸工业》2023,(12):253-255
学术界关于语言符号性质的研究由来已久,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原则更是影响颇深。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理据性也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了医学英语的起源与特点,从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词源理据四方面分析了医学英语词汇的理据性,以便为词汇教学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语言获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一种外语或第二语言的过程,它有别于第一语言的习得。第二语言习得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心理语言因素。分析了第二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包括语言认知过程和学习者的语言特征等;最后,分析了母语在第二语言获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思维能力.而作为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就从认知角度分析与理解语言内在联系,探究了语言学习之根本的词汇学习方面的一些新视角,如引导语言学习者重视以原型意义为中心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注重时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的学习,通过前理解强化对词义的认识等,从而打破了传统语言学习中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僵化模式,为语言学习的高效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且与人的思维方式于认知方式密切相关。立足于认知语言学,从日语惯用句的角度理解和阐释隐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隐喻思维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认知隐喻在德语教学中的引入可以帮助学习者构建隐喻性思维,提高学习者的词汇、写作、阅读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水平,加强其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