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刑法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环境法上的核心原则,而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上的核心原则,两者共同组成了环境刑法的基本原则。然而,原则并非空谈,需要体现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和实际行动中,产生相应的立法内容。  相似文献   

2.
卓志强 《现代商业》2007,(7X):172-172
目前网络游戏方面的纠纷不断,侵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案件越来越多,如盗窃、诈骗游戏中使用的“货币”、“装备”等虚拟财产。对该类问题的处理在立法、司法和学界尚属真空地带。刑法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机制,虚拟财产能否纳入刑法侵犯财产犯罪的范畴?刑法又应当如何予以保护?本文试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洪喜 《消费导刊》2014,(9):230-230
刑法的修正案(八),第一次将“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写入刑法。但是,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阐述了缺陷和不足之后,笔者将进一步提出对其如何完善的具体立法建议。笔者相信,通过进一步的阐述,必定能引起社会对于社区矫正的广泛关注,这样更利于其发展。  相似文献   

4.
浪漫主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但刑法中的浪漫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特征。浪漫主义对刑法的宏观影响催生了刑法主观主义,同时又具体体现于费尔巴哈、刑法对人的观念及刑法国家观这三个方面。无论是立法上还是理论上,刑法至今仍有着浓厚的浪漫色彩。随着主观主义刑法思想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刑法中的浪漫将继续长存。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所规定的构成要件要素,作为受贿罪构成要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受贿罪罪刑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通过对现行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之“犯罪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贿赂”、“主观”等构成要件要素立法运行效果的考察,可以发现我国受贿罪构成要件要素在犯罪规制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扩大中国刑法受贿罪罪刑法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有必要对受贿罪罪刑规范进行五个方面的立法完善:一是简化犯罪主体的认定标准,二是明确职务行为的内涵,三是删除“为他人谋取利益”要素,四是扩大受贿罪行为对象的范围,五是明确受贿罪犯罪主观要件的内涵,以整体提高我国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恶意欠薪”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纳入刑法规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法律公平正义的体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存在的“恶意欠薪”中的法律弊端问题,我们在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应尽快出台“恶意欠薪罪”的法律解释,完善相关配套立法.  相似文献   

7.
在最初意义上,罪刑法定之“法”仅指刑法。然而,为适应急速变化的社会,同时兼顾刑法的稳定性,当代立法者通过空白罪状和参见罪状的方式,将越来越多的非刑事法律引入刑法领域。因此,当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之"法"也包含了在刑法具体法条指引下而适用的非刑事法律。  相似文献   

8.
在大陆法系的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中,通行的做法是将教唆犯作为共犯,尤其是狭义的共犯的一种类型予以规定和加以研究。本文的比较主要在大陆法系中的教唆犯构成要件的立法例及刑法理论与中国现行立法及刑法理论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网络游戏方面的纠纷不断,侵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案件越来越多,如盗窃、诈骗游戏中使用的“货币”、“装备”等虚拟财产。对该类问题的处理在立法、司法和学界尚属真空地带。刑法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机制,虚拟财产能否纳入刑法侵犯财产犯罪的范畴?刑法又应当如何予以保护?本文试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张欢  易明晖 《商》2014,(20):130-130
自人类进入风险社会以后,防控以公害犯罪为主要表现的社会风险就成为各国刑法学者和刑事立法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发展,从刑事政策的必要性、刑法解释学上的必要性、证明上的困难三方面谈在风险社会增加抽象危险犯的必要性,讲述具体如何设置抽象危险犯打击食品犯罪。最后,对抽象危险犯进行必要限制,防止其过度扩张,有违责任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刑法的定性量刑出现不公平现象,刑法的司法解释也有违背立法精神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则严重影响着对刑事案件的公正裁判和刑事立法,这些现象与刑法的理性相对立。所以研究刑法的理性有利于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更有利于健全刑法的精神和机体。重视刑法理性是保证刑法合理性的基本原则。文章就刑法理性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同时阐述了刑法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性。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抽象交易范式、具体交易范式、消费行为范式、服务合同范式等。抽象交易范式中,消费者属基于配平交易关系需要顾及到的主体之一,其保护不具独立意义,客观上得到制度性关照在于保护获得平等的交易机会。具体交易范式以德国立法例为代表,其通过与经营者营业或职业行为对照,确立消费者全方位弱的弱者地位,权益保护的目的旨在实现具体交易公平。消费行为范式以生活消费界定消费者概念,消费行为属自然人民事主体资格的组成部分,具有超越于商事行为的法律价值,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私法层面的解释。服务合同范式立足于生活消费在服务业主导产业结构下的时代特征,实现消费者概念向民法典民事主体制度的回归,并促进经营者商行为伦理性的现代重塑。  相似文献   

13.
风险决策是现实中人们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传统上对风险决策的研究是基于数学的规范范式;现在另一种基于心理学的描述范式正在兴起。本文通过实例详细阐释期望值理论、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的理论演进过程,揭示了对风险决策研究的这种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风险社会的来临,我国的刑法学界对风险社会刑法观尚存在各种争议,然而风险社会的根本选择在于风险治理,我国应该尽快将风险治理在刑法学界中有个明确的议会章程,充分研究和设计风险治理的原则、措施和方法,实现风险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5.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认定与立法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是根据法律所规定的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主体的多重法律认定的。我国刑法规定的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缺乏科学性,以客观损失“量”为基点确认罪否的立法模式,在商业秘密犯罪中是完全不适宜的。这种立法模式在违法与犯罪的划分上不科学,导致在实践操作中商业秘密犯罪的认定极为困难。应借鉴商业秘密法律制度较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制定商业秘密专门法规,以附属刑法形式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则更具有现实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和时机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市场扩张的竞争中,业务线和扩张模式日益多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跨国并购作为国际化的范式,然而,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尚处于初始阶段,机会与风险并存,本文立足于对中国企业并购现状分析研究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时机选择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为准备“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一些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范式(paradigm)的概念自1962年科学史学家库恩提出来以后,已成为科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范式是由从事某种特定学科的科学家们在这学科领域内所达到的共识及其基本观点.是个学科的共同体在研究准则、概念体系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约定,范式的转换意味着研究基础的根本改变和方法论的突破,用库恩的话说,“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8.
论无限防卫     
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现行刑法典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由此开创了我国无限防卫权刑事立法之先河。对于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无限防卫立法的做法,人们褒贬不一。以“构成要件”为切入点,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对无限防卫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19.
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这次刑法修正案对原刑法201条的偷税罪进行了修改,“偷税”一词被“逃避缴纳税款’’所取代,体现了立法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回应,是法制化、人性化的又一大进程。必将对税务机关的执法理念和执法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从修正案七的进步性、相关问题之完善等方面来对偷税罪进行探讨,以期对《刑法修正案七》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刑法,即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以下简称97刑法)对商业贿赂犯罪作了比较详细具体的规定,形成了与公务贿赂犯罪既相对应又相区别的商业贿赂犯罪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惩治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