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2014,(1):286-287
<正>一、问题的提出:合同无效的基本法律适用。我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合同一旦依法成立,便具有法律拘束力。凡不满足生效要件的意思表示,即便当事人已经达成合意,也不能产生合同上的法律效力。①合同效力的有无,对合同当事人的利益有极大影响。合同无效这种法律现象通常表现为已经在当事人之间成立的合同,因为具体内容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而不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从大陆法系上看,人们常常在"法律行为无效"的前提下讨论合同无效的原因和现状。在该前提下可合同无效是对合同相对人意思表示的  相似文献   

2.
合同的效力,指合同在法律上的拘束力。根据合同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可以将合同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  相似文献   

3.
合同生效要件包括一般生效要件和特殊生效要件.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有拘束力,才受到法律的保护(《合同法》第8条第一、二款).附款延期生效合同是即时生效合同的合理延伸,以合同的依法成立为前提,以附款的满足为生效的临界点.附款合同依法成立后生效以前具有期待效力,当事人具有期待权.期待权具有对内对外的双重效力,从而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及时充分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宋玉 《现代商业》2014,(4):277-278
在严格意义上,合同的效力只指因"依法成立的合同"而直接产生的效力。无效合同和可撤销的合同也产生一定的效力,但不是根据当事人的约定产生的,是法律直接规定的,严格来说并不是"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不仅仅限于其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性;还具有"对抗力"性,合同法对合同效力的规定,加强了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提高了合同的对抗力,扩大了合同的效力范围,完善了合同的效力体系,本文从合同的含义及特点予以评析。  相似文献   

5.
王德山  姜晓林 《商业科技》2009,(11):272-273
《合同法》对合同成立和生效分别作出了明确规定。合同成立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了协议。而合同生效是指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得到法律的认可,依法发生法律效力。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两者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区别。虽然一般情况下合同成立时生效,但合同成立显然不等于合同生效,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各有不同的法律要件。  相似文献   

6.
“法律冻结” 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40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经国家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在法律有新的规定时,可以仍然按照合同的规定执行”。这一规定实际上是赋予合同当事人选择权;当新法对当事人不利时,当事人可以按照原合同的约定执行;当新法对当事人有利时,当事人可以适用  相似文献   

7.
刘海亮 《商业研究》2002,(6):115-116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律制度中两种不同的制度。《合同法》对此做了一些规定。但在实际中常常会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不成立与不生效及无效相混淆。因此认识和掌握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其联系与区别,对于我们正确认定合同法律关系、合同效力及正确处理合同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其根本性区别在于无效合同损害的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可撤销合同是对当事人一方显失公平,作为可撤销合同,受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无效合同自合同成立签订之日起就无效,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无效合同看似与可撤销合同有其相近之处,其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实践中应避免二者相互混淆。  相似文献   

9.
《合同法》对合同成立和生效分别作出了明确规定。合同成立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了协议。而合同生效是指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得到法律的认可,依法发生法律效力。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两者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区别。虽然一般情况下合同成立时生效,但合同成立显然不等于合同生效,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各有不同的法律要件。  相似文献   

10.
出口合同条款拟定应考虑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合同是指买卖双方当事人就买卖某种商品经过磋商达成意见一致的法律文书。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并受法律保护。因而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必须仔细认真,以免给以后履行合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乃至造成  相似文献   

11.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联系紧密又互相区别的法律概念.正确区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基本含义和构成要件不仅具有重要的法律理论意义,而且对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适当履行合同义务也具有深远的司法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与合同的法定解除相关的概念 (一)法定解除的概念 所谓法定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履行完毕以前,当事人一方通过行使法定的解除权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其特点在于:由法律直接规定解除的条件,当此种条件具备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法定解除是当事人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权的结果,在法定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直接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不必征得对方同意。  相似文献   

13.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律制度中两种不同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合同成立时即具备了生效的要件,因而其成立和生效时间是一致的。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合同成立并不等于合同生效,不成立不是无效。认识和掌握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正确认定合同法律关系及合同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军  王菊娥 《消费导刊》2009,(11):122-122
对于从事管理、营销、会计等工作与业务的市场主体来说,正确掌握合同生效的识别要件是非常有必要的。合同生效的判断应从合同成立的基本条件入手,全面理解、把握、运用合同生效的实质要件。合同要成立,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应通过要约与承诺两个过程对合同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合同要生效,合同必须符合当事人具有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具备法律规定形式等五项要件。  相似文献   

15.
合同在经济活动中是保证双方当事人能够按照双方共同的约定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有效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及第三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而无效的合同则不受法律的保护,对双方没有任何约束力。因此合同的效力的确定在合同法中显得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4):217-218
判断一个合同的效力状态大体上可分为三步:合同成立-合同有效-合同生效。合同成立是基于法律标准对法律事实的判断,只涉及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不涉及法律的评价;合同有效是在合同成立的基础上,对合同进行的法律上的评价,一般而言,合同有效时便可同时生效,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合同如附期限和附条件生效的合同,合同有效后并未立即生效,在期限未到达或条件未成就时,合同并不是无效,而是处于未生效状态。对于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在理论界和审判实践中能够进行有效区分,但对于合同有效与合同生效,则经常被混淆。为了准确界定合同的效力状态以及避免司法实践中的裁判尴尬,有必要对合同有效与合同生效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7.
试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所谓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正如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九条所规定的"当事人双方依法就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一致,经济合同就成立。"所谓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事人选择通过电子方式订立合同已然成为一种常见的选择,由于立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没有新的法律规定或者法律规定不够具体明确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对现行法律条文的解读规避电子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一个电子合同纠纷案例展开,对格式合同中管辖权约定的效力问题以及如何在电子合同中设置送达条款进行浅析,讨论电子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9.
《商业会计》2007,(5):24-25
不登记,房子不算真正属于你 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不动产物权的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20.
程斌 《中国海关》2005,(6):70-71
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由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在合同中订立一项法律选择条款.明确规定该合同所应适用的法律:另一种方式是,在双方当事人未就法律适用问题达成协议.合同中没有规定法律选择条款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争议,由有关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按照其认为适用的法律冲突规则来确定该合同所应适用的法律。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对于一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都可能导致适用某个国家的国内法或某项国际公约或某种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