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近年来,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屡见不鲜。财务造假行为严重违背了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受到极大的损害,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因此,文章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与后果,期望对建立我国公司治理中财务信息质量控制机制和监管部门制定更加合理的监管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欣泰电气是我国证券市场上首家因IPO上市财务造假而遭到退市处罚的上市公司,也是创业板第一只退市个股。企业通过财务造假进行IPO上市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欣泰电气IPO上市财务造假事件,接着基于GONE理论对欣泰电气IPO造假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为预防IPO财务造假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琪 《商》2014,(41):165-165
中国证券市场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而财务造假的问题一直贯彻始终。上市公司为了好的业绩,在证券市场上募集更多的资金;拟上市公司为了成功上市,也有着相同目的的财务造假问题。本文通过对IPO财务造假的分析,通过为投资者提供IPO造假的渠道来让投资者拥有识别IPO财务造假的能力,也使证券市场朝健康高效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晓光 《商》2013,(6):55-55
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尤其是创业板更是财务造假的高发地带。本文以"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通过分析其财务造假带给投资者的损失,探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方法,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愈演愈烈,爆发了以万福生科为首的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件,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证券市场失灵,无法发挥配置社会资金的作用,这极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布局。应当如何挽救证券市场?本文旨在借鉴美国证券法的经验,对我国证券法规体系的完善提出意见:将保护投资者利益置于核心位置,重新塑造证券市场形象。  相似文献   

6.
赵若妤 《商》2013,(23):116-116,104
2012年创业板市场爆出湖南万福生科IPO财务信息造假案,引发社会关注。虚假的会计信息妨碍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为投资者的利益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将根据湖南万福生科IPO财务信息造假,分析其财务造假的涉案方式,并据以提出防范财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频曝出恶意财务造假的事件,这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消费者投资的信心,因此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及原因,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及方法,寻找合理的治理财务造假的对策,对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实际利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财务造假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近些年,先有银广夏事件,再到绿大地事件,万福生科案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因财务造假而形成的错误的会计信息,不仅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也损辜负了人们对证券市场的信任与期待,还使得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A上市公司为例,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针对如何进一步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不法行为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财务造假是将企业的各种财务缺陷和隐患隐藏起来,使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非法行为。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及治理对策进行探析,以帮助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打击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财务造假现象愈演愈烈。乐视创业板IPO涉嫌财务造假,将创业板IPO财务造假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如何有效抑制财务造假,改善证券市场的整体环境,推动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创业板IPO财务造假影响,分析创业板IPO财务造假的成因,剖析创业板IPO财务造假手段,并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上的监管正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被曝出。这现象不仅破坏证券市场的生态和秩序,还导致无数的中小投资者损失高额利益。本文以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其财务造假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识别财务造假的方法,并对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防范财务造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2001年美国安然事件,到我国银广夏案件、绿大地事件、万福生科事件等等,财务造假案例的发生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近期暴露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更是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虚假的财务信息,严重虚高了股票真实价值,导致证券市场秩序混乱,投资者权益受损。本文基于最新的瑞幸咖啡案例,分析当前资本市场中财务造假的动因及手段,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财务造假是将企业的各种财务缺陷和隐患隐藏起来,使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究其财务造假的内因: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财务人员受到内部压力是客观原因。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是自然原因;而财务造假的外因是会计准则、制度及证券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审计监督难以做到公正性,国家的处罚力度不足。应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两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治理财务造假行为,堆护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开始走上市公司的道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国际市场证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逐渐增多,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很大影响。同时降低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导致国有资产大范围流失。文章通过在上市公司财务部门多年的工作经验,简要论述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了一系列杜绝财务造假行为发生的对策,希望对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快速发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非常严重,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呈现出隐蔽性和多样化的特点。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对证券和中介机构的监管提出了挑战。为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行剖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0)
财务造假在我国经常发生,通过财务造假来粉饰财务报表,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国家的利益。本文以STBY为例,分析了其财务造假手段,从监督层面、中介层面、和法律层面提出治理对策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商》2016,(6)
从我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农业企业是财务造假的重灾区。财务造假通过一些手段使企业的各种财务问题和漏洞不被发现,从而使造假主体获得造假收益。财务造假会使投资者接受并相信错误的财务信息,从而误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影响资源配置,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紊乱,使人民大众和国家利益受损。本论文通过对农业企业财务造假高发的原因的分析,结合行业现状和我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的频发不仅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阻碍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而这些财务造假事件以农业上市公司最为突出,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使其更容易有财务造假的动机和"便利"。本文从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入手,分析其财务造假动因及常用的财务造假手段,并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徐露 《致富时代》2010,(1):49-49
财务遣假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人们非常熟悉、在当今非常流行的话题。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的财务造假丑闻频频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当前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诚信危机等可以说都是财务造假的结果。财务造假广泛存在,手段多种多样,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带来的危害、损失不可估量。该文是在分析财务造假的背景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财务造假形成的主要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针对这些造假的手段,笔者尝试提出财务造假治理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若琦 《现代商业》2023,(11):189-192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财务造假事件频发,造假手法也越来越复杂,造假事件恶劣程度愈演愈烈。目前,识别造假行为难度越来越大。造假者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伤害投资者合法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甚至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瑞幸咖啡从闪电上市到跌落神坛,其财务造假涉案金额高达22亿元。本文以瑞幸咖啡为案例,首先对其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回顾,使用CRIME五因素理论分析其财务造假动因,然后对其造假手段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瑞幸咖啡现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