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系统顺周期性成为监管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银行业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非常显著,与银行业类似,保险业资本监管也具有顺周期性,但由于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的差异性导致其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2.
改进杠杆率监管:次货危机给监管当局提出的重要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杠杆率角度出发,分析了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与权益比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说明了高杠杆比率的高风险,阐述了杠杆比率的顺周期性,杠杆率的调整和资本价格变化的互相加强作用放大了金融周期.本文最后指出监管者在审慎监管的过程中要重视初始定义的杠杆率指标,同时改善金融监管者之间的协调并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以2007~2017年381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信贷行为周期性和监管有效性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普遍存在顺周期性,此特征在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间表现更为明显。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效应出现减弱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逆周期性监管是有效的。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不同经济周期下应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设定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建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4.
以2007~2017年381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信贷行为周期性和监管有效性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普遍存在顺周期性,此特征在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间表现更为明显。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效应出现减弱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逆周期性监管是有效的。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不同经济周期下应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设定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建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5.
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促使人们重新审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通过引入VECM模型对1998年-2012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具有顺周期性,并从资本监管、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的影响因素。我国监管当局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反思,认为应当实施宏观审慎的逆周期监管政策,针对我国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建立前瞻性的资本监管机制、完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以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崔捷 《大众商务》2010,(2):114-114
金融全球化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金融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国金融监管当局搞好金融监管也不足以防范金融风险的全球化传播。金融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实现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本文从金融监管的意义、监管趋势、我国监管现状等方面的论述,并探寻在金融监管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崔捷 《大众商务》2010,(4):114-114
金融全球化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金融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国金融监管当局搞好金融监管也不足以防范金融风险的全球化传播。金融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实现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本文从金融监管的意义、监管趋势、我国监管现状等方面的论述,并探寻在金融监管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违反会计准则规定却成功避免暂停上市的事件进行研究,揭示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者、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间的动态博弈过程。特别通过对同作为上市公司管理机构的市场监管部门和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之间特殊的博弈与协调分析,研究该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有待改善的制度安排和监管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效率,缩短博弈过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央银行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外资银行的介入将加大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将使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传导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因此,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对经常账户和资本项目的管理;在不违反WTO原则的前提下,严格掌握外资银行准入条件;加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化的研究,最大程度地减弱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一步加强金融法制建设,使金融监管工作有法可依;调整监管机构的设置,提高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加快对高级金融监管人才的培养,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与境外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过后,监管机构开始重视逆周期监管。逆周期监管主要有资本类监管、风险类监管、机制类监管和杠杆类监管机制,本文主要从资本类监管机制出发来分析保险公司的资本配置。经济资本作为一种风险和财务相融合的资本概念,经济资本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内部资本充足率管理和价值创造管理,为保险公司的关键决策提供依据尤其值得我们进行研究。但是经济资本具有一定的亲周期性,本文将RAROC引入保险公司经济资本的配置中,分析了应怎样进行经济资本的配置减少经济资本的亲周期性。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难点在于应对市场信息不对称风险,而现有监管方式的有效性并未充分彰显,以信息披露为主的"信息规制型"监管模式亦难解决根本问题.信息是网络时代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互联网金融监管者的信息服务愈发凸显.立足于"服务型监管"方式创新,互联网金融监管者应树立信息服务者身份,通过提供信息服务矫正市场信息资源配置偏差,组织协调多边主体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型"监管模式,秉持市场主导信息资源配置、监管矫正信息配置缺陷的思路,以规范市场中的各类信息为服务内容,以市场各边主体为服务对象,以提供事前的信息披露咨询、事中的信息过滤维护、事后的信息纠察追责为服务手段,辅之以多边信息博弈机制、多元信息激励机制以及信息主体责任机制,从而经由全面的信息治理推动互联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使得金融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得研究"如何进行金融监管"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金融监管理论的综述,揭示金融监管演进的历程,并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需要监管"与"怎样进行监管".旨在进一步揭示该理论对构建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逻辑上讲,金融监管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金融监管理论是金融监管实践的抽象总结,它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变化.论文首先介绍了功能观金融监管理论,从金融监管与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范式"看不见的手"出发,尤其是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特殊性,论证了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进程分析,发现其存在诸多缺陷,而这些缺陷和问题的产生都是与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机构视角联系在一起的.最后,论文以金融体系的功能视角为出发点,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创新的五个方面,即要实现农村金融的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方法创新和内控机制创新,并要以法制化为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法学界探讨金融监管的论著并不鲜见,但对金融监管的认知却一直局限于狭义的金融法律监管,将金融监管不力的原因归结于金融立法的不完备、不完善。殊不知,金融监管包括积极的静态的金融法律监管和动态的(即不完备法律下)的金融行政监管和新闻、舆论监管,以及消极的金融诚信监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强调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何利用有限的监管资源,增强央行监管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维护金融安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白宁 《西部金融》2002,(11):23-24
人民银行监管组织体系的调整与完善,可以说是金融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创新.实行"管监分离、集中监管"的新监管模式,不但适应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而且更有利于人民银行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人民银行监管体制的变革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借助信号博弈模型,对资本充足率监管下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的行为选择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分离均衡条件下,资本充足率监管最有效;在准分离均衡条件下监管效果次之;在混同均衡条件下,监管效果最差。对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发现: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不仅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具有实质性影响,而且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思想、经营模式和经营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金融监管与改变理念自2009年6月奥巴马政府金融监管改革《多德-弗兰克法案》出台以及欧洲理事会通过《欧盟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方案以来,西方国家走上金融监管改革之路已两年有余。美国主要在资本充足率、"大得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以及OTC衍生品交易等监管方面有所进展。在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推动下,巴塞尔框架下的一系列金融改革也先后出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面对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不容乐观的金融风险现实和迫在眉睫的金融发展需要,不断更新监管理念,切实提高监管效率,是当前加强金融监管工作的中心,更新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效率关键抓好四个方面内容:更新资本监管理念,抓住监管核心内容,加强呆坏帐准备金提取监管,确保银行稳健经营,督促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夯实金融监管基础;不断完善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市场约束。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梳理金融稳定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相关文件,分析与评估了当前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方法和监管政策。同时,参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荷兰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设计,结合中国目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进展以及金融监管的形势,指出中国应改变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模式,采取"央行+微观审慎监管局+金融行为监管局"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