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过去的一条龙工资制改革为岗位技能工资制。工资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直接牵涉分配关系的调整,牵涉职工的切身利益,牵涉职工积极性的提高,直接牵涉其它方方面面的改革成功与否。岗位技能工资制是指企业内部工资分配中,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加强工资宏观调控为前提,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以职工实际劳动贡献(劳动数量和质量)来确定劳动报酬的企业基本工资制度。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实际就是以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企业现行…  相似文献   

2.
企业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比较完善的劳动分配形式是岗位技能工资制,这种工资分配形式已在国有企业推广使用。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各类岗位、职位的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的测评,将劳动差别定量化,并在对职工实际贡献大小进行考核的基础上,确定各个岗位劳动报酬的工资制度。这种工资制度实际上是工资向苦、脏、累、差、险和高技术岗位倾斜的一种形式,解决了分配中的“平均主  相似文献   

3.
许多国企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一般是1993年企业根据国家要求在废除等级工资制后。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建立起的工资制度。由于此种工资制度是建立在岗位测评的基础之上,充分突出了工资中岗位与技能这两个结构单元的特点,更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4.
正实施背景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前,我国电力系统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多以1993年电力系统工资制度改革时所实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即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为主要组成部分,以岗位工作职责为主要付酬要素的多元组合绩效薪酬管理模式。这种薪酬绩效管理模式在电力体制改革前的特定历史时期,对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起  相似文献   

5.
完善岗位技能工资制建立职工技能考核鉴定体系曹秀华祝发龙付志明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真正意义在于克服过去那种劳动无评价、技能无考核、分配无差别、增加工资靠熬年头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状况,建立起以岗位测评和技能考核为基础,真正按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以及劳...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化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岗位技能工资的考核,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结合化工企业生产劳动的特点,提出化工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实行动态管理。一、制定岗位技能工资制动态管理办法的指导思想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动态管理必须是以促进公司生产工作为目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为原则,使工资分配同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劳动技能、劳动贡献相结合。调整技能工资结构,理顺分配关系,增强职工竞争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使公司各项工作上一新台阶。二、制定岗位技能工资制动态管理办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思路的说明在有限市场条件下 ,作为过渡和积极适应的工资制度提出岗位工资 ,即以岗位本身的劳动所决定的条件为主的工资制度 ,这是不充分市场条件下许多企业可选择的过渡形式的工资制度。岗位工资的侧重点并不是市场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方式 ,即劳动力关系的充分市场化 ,它的侧重点是企业内部分配关系 ,当然这比岗位技能工资更能适应市场特征 ,但它主要还是突出劳动的现实成果 ,即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这本身也是劳动交换关系中的根本环节 ,它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价值中枢 ,劳动力价格一般而言依附于此价值中枢波动。…  相似文献   

8.
一、岗位工资制度及其问题 就整个企业分配体系而言,岗技工资、津补贴、奖金、福利、延期支付、小额优惠(如给薪假期)构成职工劳动报酬,这中间工资是其主体部分,它起着支撑整个分配关系的作用。现行的岗技工资制度作为分配中工资的制度模式,除依然存在业务处理繁琐、工资构成复杂等问题外,更主要的是它在工资制度原先设想的各构成的功能上明显表现出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9.
国家将劳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列为“八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来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劳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每一项具体内容,切实掌握各项基础工作的方法和技术。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从而达到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转换企业机制的目的。一、问题的引出工资制度改革是劳动生产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工资制度,逐步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关于在国营企业“逐步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制度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制度”的决定。为进一步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搞好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经营者和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对原有的工资制度从结构到分配都作了一系列的改革,以不断适应适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棉纺三厂是全国纺织系统50家利税大户之一。为了更好激励职工的创造性和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搞活企业,于1992年9月,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新的工资制度的实施,直接涉及到企业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在石家庄市纺织行业还是第一家,他们先后编写了三套通俗易懂的宣讲材料,利用厂报、广播、闭路电视等形式,把实行岗位技能工资的内容、意义,以及与职工切身利  相似文献   

12.
岗位系数工资利弊谈杨德民首都航天机械公司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作为航天工业总公司岗位系数工资制两个试点单位之一,于1997年10月试行了岗位系数工资制度。从试点情况来看,该工资制与原来的岗位技能工资制相比,更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增强了工资对职工的激励作...  相似文献   

13.
一、对现行工资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80年代后期 ,国有煤炭企业先后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工效挂钩” ,90年代初期又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在贯彻按劳分配、调动职工积极性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到了今天 ,这种“工资 +奖金”的传统分配模式 ,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具体表现在 :1 从工资制度来看 ,企业内部分配的平均主义依然严重 ,每次调整工资几乎都是普遍升级 ,而不管劳动好差 ,贡献大小 ,升级考核流于形式。支付工资时 ,绝大多数单位仍不考核劳动定额 ,而只考核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一) 煤炭企业现行的工资制度是1985年建立的结构型等级工资制。这种工资制度的缺点主要表现为:①功能单一,即用一个工资标准对应客观存在的多种劳动形态,难以区别考核职工的劳动艰苦程度、技能水平和劳动态度,起不到鼓励职工到艰苦的生产一线去工作的作用,造成一线缺员,二线窝工,三线超员的结构性劳动组织轻重倒置现象。②调节手段有限,非劳动技能因素的调资升级使职工的标准工资与技能水平脱节。这种平均主义的工资形式起不到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经济杠杆作用。工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  相似文献   

15.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花样──推行岗位技能工资的作法与体会平顶山矿务局机电装备公司总经理牛承润实施岗位技能工资制是调解分配矛盾、激励职工进取、增加企业活力的一项重大改革。我们在这项工作中,既按照上级政策办事,又不完全照搬本本;既给基层单位工资分配权...  相似文献   

16.
煤炭企业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对于解决原等级工资制的部分问题,进一步落实企业分配自主权,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岗位技能工资制在其实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在运行中不断加以完善,才能保持其活力。为了解决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使企业内部工资制度改革可能再度落入套改工资的旧模式,有必要就岗位技能工资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国有企业内部分配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安徽省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国有企业现行工资分配制度为岗位技能工资制。与原来的等级工资制度比较,对经营者、管理和技术骨干有了一定的重视,但岗位工资在员工工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起不到足够的激励作用,从而使企业内部分配仍处于低水平运行。首先,基本工资是职工收入主要部分,活工资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固定工资与活工资的比例一般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有发电企业普遍实行岗位技能工资为代表的工资制度。实践中,由于奖励工资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例过大(超过50%),而且企业中不同岗位类别的人员,工资都分为技能工资、岗位工资、奖励工资、加班工资和津贴,不能体现运行、检修、管理、后勤各个岗位工作之间的差异。其结果是与多劳多得的原则相违背。  为此,对发电企业现行的薪酬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和推行经营者年薪酬  发电企业的厂长(经理)属于经营者岗位。他们肩负着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益的重任,同时又承担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其劳动过程和性质是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工效挂钩是近期内处理国家与企业在工资分配方面关系的较好形式,分析了实行工效挂钩后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变化,从岗位技能工资的内在涵义,本质特片,以及劳动的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凝固形态方面论证了工效钩前提下的岗位技能工资是企业贯安劳分配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在企业逐步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制度。这就为企业劳动工资工作深化改革指出了方向。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岗位的具体劳动内容和客观条件,以及劳动者本人劳动技能的娴熟程度等劳动要素为评价基础,对企业职工劳动报酬进行内部分配的一种工资制度。这一新的工资制度,对于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试点单位的经验表明,与现行的等级工资制相比,岗位技能工资制最主要的优点是它能够摈弃职级不符、劳酬脱节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