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持续增加,中美贸易失衡不断加剧,那么人民币升值是否有助于缩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文章采取1980年~2009年年度数据进行协整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收支并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无法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并不显著,人民币升值并不能缩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对美出口大量具有要素禀赋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源易耗性产品,而美国采取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并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6,(3)
文章利用1993—2013年中美贸易顺差和人民币汇率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美贸易顺差的相互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不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在长期内,中美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也不存在均衡关系。文章认为,中美产业分工与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的限制,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因此,不顾实际一味要求人民币升值,对于缩小中美贸易顺差并无太大效果,反而有可能干扰中国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和进出口贸易管理体制,对中美贸易关系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胡晓 《经济研究导刊》2009,(33):157-158
通过对中美间出口与进口的影响因素分别运用协整分析得出汇率的波动对进出口影响符合弹性理论。长期内,美国GDP波动对出口的影响仍要大于实际汇率波动,中国GDP波动对进口的影响要小于实际汇率波动。最后得出,中国需要有效控制汇率以保证国际收支、出口量的稳定,并且认为美国若想减缓逆差,敦促加快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并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中美韩三国的三角贸易模式,对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是否存在汇率波动的第三国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三角贸易指数刻画了中关韩三国三角贸易的动态演变,并对“韩国出口中国”和“中国出口美国”的贸易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韩国出口中国中间品-中国出口美国消费品”的贸易模式是中关韩三角贸易关系的实质,并基于此建立了包含美元和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变量的中美出口贸易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短期内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都受到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即存在显著的汇率波动的第三国效应;在长期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对美出口有正向的显著的第三国效应,其效应弹性要小于中美汇率双边波动效应弹性并与之方向相反;而短期内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增长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实证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任兆璋  宁忠忠 《现代财经》2004,24(11):29-34
对贸易收支与汇率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并使用计量方法分别对中美、日美间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差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日元升值并未改善日美间贸易差额,而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美间贸易差额也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调整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改善中美贸易差额的有效政策工具,我们应汲取日元升值引致诸多负面作用的教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基于VAR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长期静态影响及短期动态影响。结果发现,长期进出口贸易的汇率弹性均不显著,进口的汇率弹性较大,出口几乎无汇率弹性;长期进出口贸易的变化主要由国内外收入决定;短期内,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同为负,即汇率贬值,进出口均增加,汇率升值降低出口的同时,进口也会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出口的减少;而且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较小。因此说明单纯的汇率调整不能有效改善我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显示: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对美国出口有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对减少中美贸易逆差具有一定作用;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即中国进口美国商品与服务贸易额的影响很小。同时由于中美贸易的高度互补性,人民币汇率变化对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价格具有传递效应。从这一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失业率的减少具有负面影响。然后直接对人民币汇率和美国失业率直接建立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分析双方的关系,并通过Eviews的分析以及对结果分别进行关于异方差和自相关的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与美国失业率的相关性在2004年以前并不显著,2005年7月以后,美国失业率也没有随着人民币升值而下降,反而因为金融危机出现大幅上升。本文预测结果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美国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黎亮 《经济与管理》2012,26(5):68-73
基于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根据中国和美国1990-2009年的季度数据,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中美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包括美国的实际GDP、中国的实际GDP和人民币实际汇率,且三者的影响力次第减弱,中美贸易也存在明显的J曲线效应.因此,改善中美贸易失衡应扩大中国内需、调整业口结构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9.
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进出口方程进行协整检验来研究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长期影响,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的短期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和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进口、出口的影响显著不同,对进口都表现为正向冲击,对出口都表现为负向冲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1995-2009年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从中美贸易收支和美在华FDI两方面,就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虽然人民币汇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中美经贸关系,但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美中贸易逆差,而短期内的影响更不显著,两国贸易收支和美在FDI的收入效应也并不明显.因此,改善中美经贸关系的解决之道在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外贸发展战略;逐步完善汇率制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分别从总体和分行业的角度,探讨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汇率波动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对中美两国之间总体和分行业贸易收支差额均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该结论意味着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中国政府都无法通过汇率操纵来达到扩大中美贸易收支顺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中国对2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的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和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无论是汇改前还是汇改后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的出口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却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可见,相对于实际汇率波动风险而言,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VECM模型比较分析了中美、美欧的汇率与美国失业率的相互动态影响关系。两个市场汇率同美国失业率长期负向相关确与传统宏观理论契合,然而中美汇率的变化对美国失业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美欧汇率的变化具有显著的作用。其次,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美国增加对中国的进口能促进美国的就业,而美国提升对欧元区国家的进口则会加剧美国的失业,这种传导机制的差异可以归因于中美双边贸易的互补结构以及美欧之间贸易的竞争结构。此外,相比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失业率的影响,美国国内经济变量对失业率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这些结果说明美国通过对人民币升值施压试图改善自身失业状况,甚而诉诸政治手段的做法存在根源性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14.
汇率的变动体现在贸易品价格上的变化,而贸易品价格的变化直接决定了世界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美国和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和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在产品类别和比例上具有一致性。通过Johansen协整分析,得出美元和欧元实际汇率对中美贸易平衡分别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且滞后现象不明显,美国政府把美中贸易逆差的扩大归因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低估是不合理的,逆差的扩大和中美的经济发展状况,竞争区域的汇率诸如欧元汇率等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对中美贸易Marshall-Lerner(ML)条件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贸易收支对汇率冲击的动态调整过程。通过检验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本文均采用间接汇率表示法)变动对出口影响显著,对进口影响不显著,中美双边贸易ML条件成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1998—2012年我国双边贸易数据和细分行业数据,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我国进口价格弹性为-0.30,出口价格弹性为0.48,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无论是国别层面还是行业层面,出口价格弹性大于进口价格弹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进口以原材料等资源类商品为主,而出口则以制成品为主;进出口收入弹性大于价格弹性,说明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汇率只是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BEER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是判断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的重要参考尺度.GDP同比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率、外汇储备都是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重要长期决定因素,且GDP同比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率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具有反向作用,外汇储备时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具有正向作用.1995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偏离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水平,表现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造成人民币汇率长期失调的一个主要的宏观政策因素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实行的事实上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使得这段时间承受被低估压力的人民币汇率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应该建立和完善一个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郑勇 《发展研究》2007,(12):27-30
本文运用协整技术、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对美出口的关系进行考察.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的大幅增长不是同人民币汇率相关的,其与美国自身进口需求旺盛相一致,美国期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目前中美双边贸易失衡问题的愿望并不能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和8个最主要贸易伙伴国数据,构造新的外国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外国国民收入,估计了进口和出口商品模型.JJ协整表明,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实际汇率升值会减少贸易收支差额.脉冲响应图表明,我国进口存在J曲线效应,而出口并不存在.动态影响分析表明,实际汇率升值大多会减少出口和进口,对出口的影响更大,对贸易收支差额的总影响也为负.实证结果对我国贸易收支差额的预测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我们应该增加国内最终私人消费需求,让人民币持续渐进地升值,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出口商品的结构,以平衡贸易收支.  相似文献   

20.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一直是两国经济关系发展的绊脚石,为此而频起贸易纠纷,干扰了两国贸易的正常进行。本文首先回顾近30年中美贸易的发展状况和人民币汇率改革历程,进而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失衡产生的影响,其结论是: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难以对中美贸易顺差产生调节作用,从长期来看则会产生一定作用,从而进一步分析中美贸易失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