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商事登记的效力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帆 《江苏商论》2005,(2):127-129
商事登记的效力问题是商事登记制度的核心问题,而我国立法对这一问题的规定却很少,本文从商事登记的称谓谈起,借鉴大量国外立法经验考察其效力,从商事登记的一般效力和特殊效力两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以期对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商事登记是指申请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并由登记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审查、确认其商事主体资格或对商业上的重要事项进行记载的制度。商事登记制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商事登记的法律效力。本文主要就商事登记效力中的对抗效力展开论述,在对商事登记对抗效力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别从程序方面以及实体方面对对抗效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琴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326-327
商事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然而,当今中国社会的商业活动中失信问题的屡屡发生,这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环节。分析商事信用的形成机理,确知如何建立良好的商业信用秩序,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2015,(44)
目前,我国商事领域主要由民法和商事单行法调整,商法体系颇为混乱,缺乏统一性纲领,造成法律适用困难,加快商事立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选择商事立法模式上,法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民商合一论者和民商分立论者分别持不同的态度。笔者认为,中国不适合制定包含有所有商事规范的《民法典》,也不适合制定《商法典》,立足于中国现实,我国在拥有《民法典》和商事单行法的同时,应制定一部具有商事统领性的总纲即《商事通则》。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的历史,并对这一制度的价值取向做了分析,得出在兼顾安全价值的前提下应重视效率价值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又对商事登记中主体资格和营业资格分合问题、不实登记效力问题和登记豁免问题做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的商事登记立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潘霞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7):303-304
简要介绍了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的历史,并对这一制度的价值取向做了分析,得出在兼顾安全价值的前提下应重视效率价值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又对商事登记中主体资格和营业资格分合问题、不实登记效力问题和登记豁免问题做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的商事登记立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徽商诚信道德折射中国本土法律资源中的诚信因子,突破了传统研究认为商法层面上的诚信土壤来源于西方徽商商业道德中的诚信因子符合商法本质中私法性和“保障营利性”特点的需要、因此徽商商业道德中的诚信因子在我国商法体系中商法总则和分则的吸收、信用机制的建立、商事裁判的效力位阶排序中具有良好的借坚,从而推动我国商法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WTO下的商事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杨永忠 《商业研究》2003,2(19):144-147
商事代理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商事代理立法来看十分滞后,不能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急待完善与加强。因此从商事代理的特征入手,对商事代理的功能、法律关系、立法历史和现状及立法对策进行粗浅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信用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其存在保证了人们对自己期待的信任心的实现。这种信用关系,在法律制度上就集中表现在“诚实信用”原则上。商人作为民商事活动的主体,也应该遵循此原则,讲究信誉、诚实守信,树立“诚实商人”的道德标准。而作为上市公司的信用,在具备一般公司的基本信用即在普通商事活动中应恪守诺言、讲求信誉、行为合法、不规避法律等之外,还应该具备其在证券市场上特有的信用。总而言之,上市公司的信用是指上市公司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相应的社会信赖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的问题愈发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企业商事信用缺失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基于此,本文民商法规制为视角,详细阐述了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的商法规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商法国际化是对经济全球化下商法国际趋同的制度回应,亦是商法自我发展和民商法体系内部完善的客观要求。受限于商法传统,中国在过去商法国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立法理念错位、法律移植障碍和国际化效果欠佳的制度困境,而当前民法典的编纂则进一步加剧了商法国际化所面临的复杂环境。民法典国际化立法所引发的体系矛盾、司法障碍、立法滞后等问题值得商法所镜鉴。在此背景下,构建商法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应围绕法体系、法理念、法技术三个角度,体系上通过《商法通则》立法来弥补现有民商法体系中商事一般法的缺位问题,理念上通过强调商法的自治属性来为国际化立法提供指导理念,技术上通过拓宽法律移植的对象范围来实现商法移植技术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商业信用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问题是当前理论界和实际企业管理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中获得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商业信用便成为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中另一个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在获得商业信用的同时还要对外提供商业信用。商业信用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利用中小板上市公司中2007-2012年江苏省制造业公司的数据信息,探寻影响商业信用需求和供给的因素。研究发现,商业信用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不相同,影响的方向及程度都有很大差异。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商业信用需求和供给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建立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的构想出发,认为商法是否独立不能从其调整对象本身具有哪些特点来考察,而应从功利角度出发,看其独立后是否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法律调整模式的运行,因此,不应将商法视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我国未来的法律调整模式里不应有商法典的存在,而应将传统商法内容进行分解,部分归入民法典,部分归入经济法,都不能归入的,作为民事特别法存在,从而建立起“民法典———经济法———民事特别法”的法律调整模式。  相似文献   

14.
出口押汇是出口贸易中常见的短期融资方式之一,由于国内尚无专门规范出口押汇的法律制度,各商业银行对该项业务的理解和操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操作中出现了诸如绕规模发放贷款;将打包贷款当做出口押汇;审查不严,造成国家退税款流失等问题。对此,商业银行应强化宏观金融意识,严格按法律要求操作,同时加大对人才管理和培训的力度,加强银行垫款资金的管理,加强各种单据和申请人资格的审查,及时核销银行垫款。  相似文献   

15.
张胜  陈伟航  王玲 《商业研究》2003,(24):132-134
商业信用问题是我国目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其具体包括商业信用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我国商业信用的现状和商业信用的法律保护机制等。而尽早对商业信用问题进行单独立法则是我国完善商业信用制度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许洪臣  张利国 《商业研究》2004,5(23):169-173
严格责任最初作为契约法上的责任源于罗马法。 17世纪以后 ,商事实践中形成的严格责任在各国商事立法中确立。现代商法上的严格责任制度并不仅仅局限于契约法上的严格责任 ,也不同于侵权行为法上的无过错责任 ,严格责任制度在各国立法中主要体现为无过错原则、负连带责任以及权、责、利、效相结合的机制。严格责任制度是主体在意思自治同交易安全价值之间的平衡。严格责任制度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以及外部性内在化两个途径提高商事活动的效率。因此严格责任制度在保障交易安全、促进交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开始促进发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收益,但其仍然面临的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定价风险、信用风险、法律政策风险、结构风险等。其成因主要在于商业银行管理体制落后,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欠缺,监督监管体制不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等方面。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环境,健全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政策制度体系,完善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准则,规范监管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运作机制,发展和完善信托方式和交易结构,从而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的实施对于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既具有有利的一面,又存在不利的影响。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研究《物权法》出台带来的各种影响,要广泛开展《物权法》的宣传教育,以《物权法》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加强相关业务的创新,及时出台并修订业务操作规章制度,防范和规避相关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