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涛 《发展》2011,(5):68-69
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甘肃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人手,分析和提出甘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以及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状(一)定义和种类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从未来能源发展战略来看,人类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是未来能源的基础。对中国来说,新能源和可再...  相似文献   

3.
《山东建设》2005,(9):33-34
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3月24日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公告确定了2005-2007年期间,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主要项目。  相似文献   

4.
高新宇介绍说,这次本市首次编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是顺应新时期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编制而成,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增强首都创新能力、培育未来经济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5.
日前,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中国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强与亚洲、非洲国家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外联合建立先进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并以企业为主体,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进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氢能和地热能等几种形式,其储量远远超过世界上各种矿产能源的储量总和(见表1)。近年来世界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及能源产品不断走高的价格迫使人们加大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世界上80多个发达及发展中国家通过了加快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国家规划,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实际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12):101-101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质能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生物质燃烧获得,具有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等双重属性,是唯一可再生、可代替化石能源转化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他化工原料或产品的碳资源。  相似文献   

8.
尽管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产业整体实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弱,一些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应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手段结合起来,构建系统的可持续的政策支持体系,同时通过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等,在新能源产业培育可操作的市场竞争,有效降低新能源的生产成本,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1981年8月,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华召开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提出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含义和特征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来不断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它不同于常规化石能源,可以持续发展,对环境无多大损害,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重点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重视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它们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是未来能源的基础。这些能源丰富,已占全国能源供应总量的1/4,相当于1年提供3亿多吨标准煤。首先太阳能在我国应用广泛,如...  相似文献   

11.
继2006年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县之后,今年6月,延庆县又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基地,延庆被市委市政府寄予了新能源崛起的厚望。事实上,正雄心勃勃构建可再生能源绿洲的延庆,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利用、产业化项目引进等试点示范方面,已探索出了独特的发展模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能源企业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烦恼,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等有关专家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从政策激励、技术投入、市场保障、价格引导四个方面,降低企业新能源的成本和风险,从而加快新能源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2007,(2):70-70
延庆是北京市的西部生态屏障。具有充足的特色资源。多年来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建成了一批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十五”末新能源利用率达到5%。居于全市领先水平。“十一五”期间。延庆继续转变能源结构.重点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到2010年,使全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5%。在北京市率先依靠可再生能源使煤炭消费趋于零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06,(7):19-19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日前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化论坛上指出,可再生能源真正做到“物美价廉”,最关键的因素是科技创新。政策应成为催生创新的摇篮。  相似文献   

15.
《宁波经济》2006,(10):31-32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选择。宁波有较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加大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引导能源消费向优质、高效、环保方向发展,是宁波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一)大力推进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把风力发电项目作为改善我市电力结构的重要抓手。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风力发电,  相似文献   

16.
既促经济又符环保新能源发展纲要制定国家计委、科委及经贸委最近共同制订了“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发展纲要”,该纲要提出了“九五”以至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总目标是: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大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产业》2005,(4):46-46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公告,决定在2005年到2007年间,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相似文献   

18.
要推进能源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创新,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加快能源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风能是目前最有开发利用前景和技术最成熟的一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一。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在地球上可以利用的风能储量为10^7MW:我国可以利用风能储量为2.53亿kW。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风能开发和利用发展非常迅速。至2002年止,全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了3123.4万kW,其  相似文献   

20.
王雄 《北方经济》2011,(11):17-20
新能源,通常被简单认定为区别于传统石化能源以外的一切能源。联合国开发署(UNDP)将其具体概括为三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但大多数学者习惯于将技术比较成熟且被大规模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