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是困扰会计界多年的问题。会计信息,尤其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本身,甚至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我国会计领域的"顽症",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已经对国家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拟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失真原因、危害的讨论,提出一些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会计队伍经过治理、整顿、规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会计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会计凭证失真、会计人员造假账等,已成为一些单位人员进行贪污犯罪的温床,并且容易滋生腐败黑洞。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会计凭证失真的危害性,提高对防范会计犯罪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独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的不当利益追求问题、资本所有权与运作权的矛盾问题,也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及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思路和措施为: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企业约束机制,完善外部监督体系以及实行会计委派制等。  相似文献   

4.
熊娟 《企业家天地》2007,(1):100-101
会计委派制度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一些地方针对会计监督严重弱化,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采取的一项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措施。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会计委派主体对用人单位的会计人员统一委派与管理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但这种委派制度提出,笔者认为有其优点,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长建 《新智慧》2004,(12A):18-19
在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社会经济秩序紊乱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这种制度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需要而产生的,有其积极的意义,在减少经济犯罪、治理会计经济秩序问题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这个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活动中的舞弊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企经理制度与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国企经理制度容易导致国企经理人员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其中之一是违法干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制造虚假财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在现有的企业制度安排下无法排除这种干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改革国企经理制度,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诱因。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会计造假是危害最为严重的一个方面。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社会环境方面来说,是利益的驱动;从制度方面来说,是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机制问题;从监管方面来说,是监管不力和监管权限十分有限;从对违规的处罚方面来说,违规与处罚的主体常常错位。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有五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会计诚信缺失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栋粱  王涛 《新智慧》2005,(2):20-21
我国将会计信息失真划分为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件会计信息失真、人为会计信息失真和非人为会计信息失真等。对于会计信息失真,公认的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但在发生r令人震惊的安然、世通事件后,人们发现即便是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在拥有较完备的会计理论、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条件下,也会出现严重的会计造假、会计欺诈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是整个会计界的诚信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分析,指出经济利益驱动是会计诚信危机产生的内在动因,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是会计诚信危机产生的外部原因,并对遏制和消除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构建会计诚信环境提出了五项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付玲 《全国商情》2009,(24):62-63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突出,它不但扰乱了经济秩序,还损害了国家、投资者和企业的利益。本文以新的视角,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出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提出加强监控管理、建立健全会计法律制度、明晰产权等治理措施,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会计信息的一种管制,会计准则对于会计信息的影响无庸置疑。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不同的经济因素要求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而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又形成了不同的准则建构。建立我国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明确会计准则的性质并贯穿于准则的制定之中,准则的制定应关注经济后果并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准则的推行应有高效率的执行机制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2.
借鉴Rubinstein和Leonfief的博弈模型,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会计目标的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体确定以及制定主体的选择等问题进行博弈分析,认为会计目标和制定主体的选择具有状态依存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了初步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代理记账方式的逐步深入,这种方式已由中小型企业扩展至行政事业单位。随着经济高度发展,这种模式与社会公众对建立“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公信政府”[1]的要求契合,伴随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代理记账已势在必行。代理记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冲击是革命性的,对我国现有预算会计体系的缺陷有一定弥补作用,对推进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年金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养老保险三大支柱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制度建设的同时,各国也把企业年金与会计问题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企业年金会计制度体系。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企业年金会计制度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年金会计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面临的挑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研究对象,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日常工作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问题入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正确认识并处理这些挑战在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谋求长期且稳定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惠忠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4):53-57,6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和会计既有明显区别又有一定联系。该文论述了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的性质、两者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企业中财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与会计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必须要与公司治理这样一种制度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有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本分析了不同公司治理结构所选择的会计模式的特点,并对如何选择适应我国公司治理发展趋势的会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所处的环境以及依据环境所做的会计假定具有不确定性是应用稳健性原则的前提,会计处理方法不高估资产、不虚增利润是应用稳健性原则的实质.作为高风险行业的金融业,应充分有效地利用稳健性原则,以加速折旧法计提高科技固定资产的折旧,并对各类资产建立坏账备抵制度,计提减值准备金.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宏观监督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督的内容包括: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监督、资产减值准备和防范利润操纵的监督、资产真实性的监督等。根据我国宏观会计监督的现状,研究表明:建立高级别的专职的会计监管机构;更新观念,变服务型会计工作管理为法制型会计监督;尽快完善会计监督法规体系的对策,能使宏观监督对新准则的贯彻执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降低国际交易的成本对会计国际化具有诱致性,制度的外部性为会计国际化提供了可能,但会计国际化始终存在着国际投资贸易和发达国家的强制。国际化要充分考虑制度结构的约束,关注制度的执行成本和协调成本。在“照顾”某些落后的现实选择中至少应包含激励人们向先进方向努力的机制。作为传统深厚的“后发”国家,我们更应该关注意识形态功能的失灵以及传统意识形态中的负面因素,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意识形态。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从制度安排的属性、制度结构以及其中意识形态因素方面讨论中国会计国际化和特色问题,以期对中国未来会计制度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