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琳 《中国西部》2012,(19):48-51
与成渝经济区毗邻的川南经济区将在成渝经济区的带动下实现新的飞跃,并参照成渝经济区发展模式,通过借鉴、渗透、融合式发展,吸引要素集中和技术革新,实现以产促业,以业兴城!再造一个与成渝经济区齐肩媲美的"四川第二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范静 《特区经济》2011,(11):208-210
成渝经济区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发展质量及速度必将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成渝经济区的因由及其面临的现实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回顾成渝经济区的由来,同时列出成渝经济区发展面临六大现实问题:成渝经济区能否成为和如何成为西南甚至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协作发展问题;成渝经济区的特色经济、特色产业以及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问题;成渝经济区城市、城镇体系建设问题;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的问题。未来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应着力研究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产业空间布局战略、协调机制、对外开放、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成渝经济区规划的意义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国家已经把成渝经济区列为四大重点关注的经济区之一,标志着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已经纳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划,这将使成渝经济区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成渝地区包括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16个中等城市和17座小城市,共由35座城市  相似文献   

5.
胡宏  马君豪 《中国西部》2012,(19):35-37,34
川南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后,改变了成渝经济区中间塌陷的态势,实现平稳连接、聚合乃至辐射的功能,从而加速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带动和示范西部地区相邻的云南、贵州、陕西、广西等地的发展,其意义非常巨大。——牛文元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城市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核心城市和城市群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以成都和重庆作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区,今年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研究成渝经济区建设对推动沈阳和大连互动发展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7.
由川渝数十位专家历时两年进行的《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已经完成,并受到中央高层重视。研究报告认为,成渝经济区具有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不同的区域特点和不同的经济结构特色,它在全国的区域分工和空间布局中完全可以扮演一个“五个基地、一个屏障”(能源基地、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以IT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带动西部发展的重要角色。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成渝经济区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五极。成渝经济区跃然而出  相似文献   

8.
黄琳 《中国西部》2011,(13):16-17
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未来发展的重点,对西部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成渝经济发展将迈入新的阶段,进一步促进成渝两地的城乡统筹、社会统筹、区域统筹,为西部“十二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楠 《特区经济》2010,(10):205-206
本文对成渝经济区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人力资源合作的可行性并对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沈飞松 《今日重庆》2021,(11):62-65
成渝地区自古以来历史同脉、文化同源,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区域早已存在.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相继建立,川渝两地政界、学界开始筹划经济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路径.2006年,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正式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成渝经济区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未来十年对西部地区发展支持力度的加大,必将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决战成渝圈     
刚刚公布的国家“十一五”规划草案中.成渝经济区被列为国家四大重点关照经济区之一。而国家发改委公开招标的“十一五”研究课题中惟一一个西部入围项目《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也于今年正式完成。 四川省著名经济学家林凌教授指出,“十一五”规划草案中提及“成渝经济区”。是中央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技术调整。  相似文献   

13.
成渝经济区制造业集群布局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艳  杨明洪 《特区经济》2006,(6):240-242
合理的产业布局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成渝经济区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但目前仍存在产业集群水平低下、产业自成体系等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问题,本文主要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及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布局的现状及未来规划构想做出分析,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秋千 《中国西部》2011,(21):92-97
四川和重庆,有着一脉相承的巴蜀文化和日益密切繁荣的经济交流。随着今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正式公布实施,成渝经济区让四川与重庆再次紧密相连.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成渝经济区存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相似文献   

15.
成渝经济区次级中心城市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成渝经济区这种典型的增长极开发模式,选取合适的次级中心,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章章借助空间引力模型找出区域次级中心的候选城市,并根据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建立一个综合评价系统,进而确定了遂宁、南充、自贡和宜宾为成渝经济区的次级中心城市,并据此对各次级中心城市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辛辰 《西部论丛》2006,(1):12-17
由川渝数十位专家历时两年进行的《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已经完成,并受到中央高层重视。研究报告认为,成渝经济区具有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不同的区域特点和不同的经济结构特色,它在全国的区域分工和空间布局中完全可以扮演一个“五个基地、一个屏障”(能源基地、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以IT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带动西部发展的重要角色。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成渝经济区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五极。[编按]  相似文献   

17.
由川渝数十位专家历时两年进行的《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已经完成,并受到中央高层重视。研究报告认为,成渝经济区具有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不同的区域特点和不同的经济结构特色,它在全国的区域分工和空间布局中完全可以扮演一个“五个基地、一个屏障”(能源基地、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以IT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带动西部发展的重要角色。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成渝经济区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五极。岁末年初,适逢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第一…  相似文献   

18.
明亮 《中国西部》2011,(1):28-33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对于实现国家发展战略转型,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成渝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四大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成渝地区工业结构的比较与协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结构通过调整而形成一种分工协作的体系。本文采用相似系数、区位商和偏离一份额等方法,通过对成渝两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的比较分析,从跨行政区域合作的角度,提升两市的优势行业,进而实现成渝经济区工业部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梅 《中国西部》2011,(1):44-49
2010年年底,成渝经济区规划已获国家发改委审批,上报国务院。规划中的成渝经济区总面积约20.6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人口和GDP总量均占西部地区近三成。成渝地区将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