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国外汇管理》2004,(6):44-45
东亚银行于1918年在香港成立,一直以来致力于服务各类客户,满足其财务需要,并在中国及海外提供企业及个人银行服务。现为全港历史最悠久及最具规模的独立本地银行,2003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达港币1980亿元(250亿美元)。东亚银行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并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  相似文献   

2.
简讯     
《华南金融电脑》2010,(2):11-11
东亚银行于1918年在香港成立,一直以来致力于服务香港客户.并于内地及海外提供企业及个人银行服务,现为全港最大的独立本地银行。  相似文献   

3.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08,(36):9-10
香港东亚银行遭储户挤提24日,数千名惊慌的储户在东亚银行香港各家分行门外排队等候取款。他们听到了东亚银行面临财务困境的谣传。自1997年回归中国后,香港特区只出现过一家银行遭到挤兑,那是在当年的11月,港基国际银行被取走大量存款。东亚银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国宝表示:"有些人正在散播有关我们的恶意谣言,那是  相似文献   

4.
木子 《银行家》2002,(12):46-47
2002年8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香港东亚银行北京分行获准开业.这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北京开业的第一家外资银行.近日,本刊记者就东亚银行的发展历史及北京分行的发展战略等问题对东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吴志强先生进行了一次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在内地转制成立了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亚中国),此前它一直以其香港母行的下属分行形式存在,之后它将与中资银行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作为首个在中国大陆建立数据中心的外资法人银行,东亚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与其IT系统强大的支撑能力密切相关。目前,东亚中国在国内的IT人员数量约200人,在上海和深圳建立了数据中心,承载了全国多个城市超过  相似文献   

6.
曹飞 《中国信用卡》2010,(11):43-44
上海市四川中路299号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楼,这里是东亚银行于1920年在上海设立的第一家分行,至今仍是东亚银行的资产。自从1920年进驻上海开展业务以来,90年过去了,东亚银行从未间断在中国内地的业务。东亚银行常对外说起的一个细节就是:东亚银行(中国)所有分行的办公楼都是自己花钱买下来的,而不是租借。  相似文献   

7.
孙晓磊 《中国外资》2007,(10):50-51
<正>陆续开展本地注册法人银行、开展内地居民全面人民币业务、率先提交外资银行人民币借记卡发行申请等业务。作为香港最大的独立华资银行,东亚银行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突然加快对中国市场的进攻步伐,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成为首批获准开业的外资法人银行之一。那么,  相似文献   

8.
作为香港特区最大的独立华资银行,东亚银行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突然加快对中国市场的进攻步伐,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成为首批获准开业的外资法人银行之一。那么,与其他外资银行相比,东亚银行的竞争优势在哪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进一步开放,东亚银行又会用怎样的举动去抓住这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林华 《中国外资》2011,(5):42-45
<正>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将资金投向海外,加快国际化步伐无疑成为中资银行当前重要的战略选择。1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联合宣布,双方已就美国东亚银行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工商银行将向东亚银行支付约1.4亿美元的对价,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的股权。此次收购是中资银行对美国商业银行的第一次控股权收购,战略意义突出。  相似文献   

10.
1979年10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了为其代办“东美Visa信用卡”协议,代办东美卡取现业务。从此,信用卡在中国出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1月23日联合宣布,双方就美国东亚银行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已于1月21日在美国芝加哥签署了股份买卖协议。根据协议,工行向东亚银行支付约1.4亿美元的对价,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股权,东亚银行持有剩余20%股权。  相似文献   

12.
信息窗     
《中国外资》2007,(10):6-7
<正>中国银行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中国银行宣布于9月13日至21日在港发售人民币债券,数额为30亿元人民币,债券期限为2年和3年,票面年利率分别为3.15%和3.35%,每半年付息一次。中银香港、交通银行、东亚银行等17家在香港的银行或分支机构担任债券零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1月23日联合宣布,双方就美国东亚银行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已于1月21日在美国芝加哥签署了股份买卖协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用卡》2009,(10):12-12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银行率先将信用卡这一先进的支付工具引入中国。1979年10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代理东美信用卡业务协议书,并开始办理信用卡取现业务。信用卡代理业务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8月28日香港东亚银行在中国内地开展个人网银业务算起,境外银行在华网银之路已经走过了近6个年头。在此期间,境外银行少说多做,其网银业务既没有产生眩目的光彩,也很少招致负面的评论。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以来,银行服务收费的问题成了国内金融界人士讨论的焦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花旗银行、汇丰银行、香港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相继在中国推出对小额客户收取理财服务费政策,一时间引起国内各界强烈反响,上至金融界专家,下至普通消费者都对此发表不同见解。国内银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信用卡在中国内地还少有人知,Visa、万事达卡等国际信用卡品牌更是无人知晓。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开始接待来华访问、投资、工作、旅游的境外人士,然而,这些境外人士手中的信用卡在当时的中国内地无法使用。1979年,随着中国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受理境外信用卡在中国内地交易结算业务的开展,结束了中国内地不能使用信用卡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在银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子商务在银行业的应用电子商务在银行业运用很广,目前主要是发展电子支付和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的方法很多,现就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支票等电子支付手段和网上银行业务作一些探讨。1信用卡信用卡1915年诞生于美国,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信用卡进入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首先同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代理信用卡业务。自此,信用卡开始在我国流通领域中出现,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发行了各种各具特色的卡。信用卡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与其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信用卡的特点主要有两个:…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回眸银行卡历史之路1979年10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代理东美信用卡业务协议书,并开始办理此项业务。从此,信用卡这一先进的支付结算工具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1985年初,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发行了地区性使用的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1987 年2 月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用卡》2008,(24):13-13
事件回放 2008年5月20日,东亚银行(中国)在北京与中国银联共同宣布,正式推出银联标准人民币借记卡,这是境内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发行的首张人民币借记卡。继东亚银行之后,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也于7月先后发行了各自的人民币借记卡产品。11月17日,汇丰银行银联标准借记卡在国内17个城市同步发行,该卡是外资银行在国内发行的首张具备可同时关联人民币和外币账户功能的借记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