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市场需求,把产品销售给需求方形成了正常的销售收入,开具增值税发票,计算销项税额.除此以为,企业的产品或货物充当了多元角色,如自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对外投资,捐赠,职工福利,分红等,企业虽没有发生购销行为,也没有增加现金流,但实际上已形成了另一种销售——视同销售.由于视同销售的特殊性,在处理业务时难免有混淆之处,文章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分析了税法中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在会计核算中具体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佳 《商场现代化》2016,(5):168-169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根据我国市场发展的形式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对企业进行增值税的征收。本文提到"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这一专业名词,实质上,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在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将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因为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与国家的税务规定有部分是无法达到统一的,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在企业的会计处理的过程与税务处理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生了不同点。本文笔者通过对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涉税会计处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视同销售"也就是说企业自身的货物没有用于正常的销售,而是用于企业的非销售行为。通常,"视同销售"会计是不做收入处理的,而税法在税收意义上要求纳税人"视同销售"进行纳税。本文就"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与税收法规的差异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视同销售这种特殊的销售行为,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在税收的角度却认为它实现了销售实现的功能.如何对视同销售行为进行正确的会计和税务处理.直接关系到税款缴纳的多少.由于增值税、所得税法规对视同销售行为的规定各有不同,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容易混淆,本文结合增值税、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对二者的财税处理差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业务实质看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会计准则中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有人主张"分离法",有人主张"统一法",本文拟从分析各类视同销售行为的业务实质入手,给出各类视同销售行为相对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交易或事项视角的视同销售业务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同销售行为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经常碰到的一类特殊的业务.本文基于对交易、事项两种类型经济业务实质的辨析,从交易、事项的视角对企业各种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从交易、事项的视角统一各种视同销售行为进行会计处理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夏迎峰 《商业会计》2016,(4):30-31,71
视同销售是为了防止企业避税,把企业的一些转让货物的行为看作销售行为,征收增值税(销项税)。本文列举了视同销售的八种情况,并对其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作了详细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8.
应加强对视同销售行为的管理和核算郭建民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些纳税人发生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处理不符合税法规定,主要表现在:一是发生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不计算销项税额;二是发生视同销售货物按成本价格确定销售额,少计算销项税额。因此,建议企业财会人员认真学...  相似文献   

9.
通常情况下视同销售行为被税法认为是一种销售行为.视同销售在新会计准则当中的确认原则以及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有着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对企业视同销售的几种行为的会计处理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万新焕 《现代商业》2011,(17):217-218
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货物销售行为,它与正常销售有明显区别,如企业的有些交易或事项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的货物,另一方面这些事项都不是典型意义上的销售行为,没有资金的收付,从会计角度看不属于销售行为,因此大部分行为在会计处理上不作销售处理,但是在税收法律的角度为了防止税收漏洞,在征税时按销售行为进行处理,应当计算缴纳相应的税款,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这样的规定主要是出于反避税的考虑。  相似文献   

11.
“视同销售”如何计征企业所得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莲俊 《商业会计》2002,(11):24-24
在实际经济业务中,企业会发生大量的“视同销售”业务,对这些行为如何计算征收所得税,税法作出了如下规定。财政部在财会字犤1997犦26号文件中指出: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是一种内部结转关系,不存在销售行为;企业不会因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等而增加现金流量,也不会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因此会计不作销售处理,而按成本转账。但按税法规定,自产自用的产品视同对外销售,并据以计算缴纳各种税费,企业按规定计算缴纳的各种税…  相似文献   

12.
增值税的八种视同销售行为,无论会计上如何处理,均要计算缴纳增值税。但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并不意味一定要交企业所得税,这是因为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规定和企业所得税对收入确认的规定有差异。本文基于企业所得税法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增值税八种视同销售行为的税务和会计处理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了八种类型的视同销售行为,而《企业会计准则》对涉及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核算原则没有明确规定。在本文中,笔者针对企业会计准则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视同销售收入的不同认定,对会计处理争议最多的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核算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消费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涉税会计处理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尝试从消费税法、增值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比较视角,梳理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视同销售行为的涉税会计处理,提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该确定视同销售的情形和不应该确认视同销售情形,同时分析消费税核算应该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与"成本或费用"情形,以期为纳税会计实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我国颁布并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法等相关法规条例中,均对视同销售行为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却存在一定的差异,给企业的会计、税务处理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在此种情况下,就需对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进行调整。本文从企业产生视同销售行为的原因出发,就新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优缺点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前,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于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行为,视同销售货物,需计算交纳增值税.对于税法上某些视同销售的行为,从会计角度看企业不会增加现金流量,所以不属于销售行为,无论会计上是否作销售处理,都需按税法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毋庸置疑,但在确认主营业务收入还是按成本转账方面,却给会计工作者业务处理带来了困惑.  相似文献   

17.
裴淑红 《商业会计》2011,(23):26-27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是一种非常规对外销售方式,因未取得货币收入且商品未出厂,易使纳税人认为该行为不属于对外销售而不计算其销售额并纳税。又由于该行为可能同时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等,其会计处理难以把握。为此,本文根据有关视同销售的规定,以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是否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消费税视同销售、所得税视同销售以及会计上是否作为销售处理为视角,探讨视同销售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比较全面解析了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会计处理上所存在着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得出:凡是货物由总公司移送给分公司并进行销售,这种行为都属于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而在同一法人实体内部进行货物转移,诸如用在管理部门、分部门或者在建工程等等,其行为不以视同销售行为看待,有关企业所得税就不必进行计算,也不需要进行缴纳;除此之外其余均为所得税视同销售。  相似文献   

19.
莫永群 《中国市场》2013,(29):119-120
本文分别对收入与视同销售在会计与税法上的确认原则进行了说明,并且重点分析了几种税法中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在会计核算与税法中的处理方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视同销售一直是会计界和税法界研究的热点,它关系着国家税款征收和企业税金确认问题。视同销售的财务处理应以税法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基础。本文将新会计准则中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进行比较,分析视同销售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之间的差异,重点对企业涉税业务活动中涉及到的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与所得税在视同销售业务中与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使视同销售税法与会计处理达到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