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O11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预计达到1.5万亿人民币,占国内GDP3.5%(43.5万亿)。预计到2015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突破3万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将超过20%,占据全球医药市场第二位。毋庸置疑生物医药已成为当前发展最迅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久前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包括基因药物、  相似文献   

2.
2011年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时期,随着我国新医改各项政策的全面推进,以及明确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生物医药科技产业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时期。为不断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技术能级,  相似文献   

3.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未来“十二五”期间工作的重点。生物医药首次被国家列入七大新兴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面对新形势,作为生物医药行业重点领域的医药制造业,将以何种姿态迎接新的挑战?新一轮的医药制造应该如何利用大环境、调整策略、提升技术、加速国际化进程、实现新的飞跃,已成为医药制造业迫在眉睫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4.
生物医药产业将是21世纪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国政府也明确向全世界宣布将生物产业列为国家未来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技术创新并从创新中赢利将是这场竞争的焦点和关键所在。2011年11月19日,由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管委会联合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中国生物医药发展促进会共同举办的“2011中国(中山)医药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峰会”在伟人孙中山先生故里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5.
11月15日,由科技部牵头、其他相关部委合作起草的《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规划》提出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自主刨新作为发展医学科技前瞻性研究的战略基点,让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国务院发布有关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一年多来,承载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重任的相关新兴产业正在高速崛起。在国家层面,为进一步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有关决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7个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物联网、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一系列细分领域的专项规划,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规划体系,明确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24个省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进一步扩大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实施规模,新批复了41只创投基金的设立方案,吸引社会资本70多亿元。  相似文献   

7.
生物医药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其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附加值大、产业链长、带动面广的特点,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先导型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新药创制前沿技术成为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实现我国新药研发技术赶超国际标准、推动医药产业技术升级和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掣肘。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国务院转发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办发[2007]23号),还是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都明确地把现代中药与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共同列为我国当前生物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9.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承载着艰巨而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制药业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中之重,抢占和攻克制约我国药物创新和产业化过程中许多亟需解决的瓶颈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等关键技术,是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医药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资本的追捧。但是由于生物医药研发、产品和市场的特殊性,其投资策略也不同于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的开局之年,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未来我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承载着艰巨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制药业作为生物医药产业中的重中之重,抢占和攻克制约我国药物创新和产业化过程中许多亟需解决的瓶颈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新材料是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支撑和保障。化工新材料产业对提升中国材料工业整体实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化工新材料专题论坛上,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针对化工新材料的重要意义、新材料的发展方向以及应用领域等交流了自己的观点。化工新材料举足轻重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国家先后颁布了《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新材料列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也对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提出了任务和要求。为贯彻落实《纲要》与《决定》精神,特编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的目标、重点及措施,旨在引导企业决策,为政府配置公共资源提供依据,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纺织服装周刊》2016,(35):27-27
早在2012年,国务院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就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领域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可以说这7大领域都与纺织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行业自身在新兴产业领域大有作为,另一方面行业也是新兴产业的重要应用领域。因此,从国家层面讲,纺织业也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新材料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于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日,在哈尔滨举办的我国首届新材料博览会上,工信部对即将出炉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6.
声音     
2013年,我国将强化创新驱动,重点工作包括:启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同时,2013年我国将落实并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展市场空间,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  相似文献   

17.
魏倩 《化工管理》2012,(5):19-20
<正>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以来,通过六大政策措施的初步落实,促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发改委官员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着重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引导和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认真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产业发展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强信息引导,提出对策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宏观引导出台七个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决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7个产业发展规  相似文献   

18.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涉及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24个重点发展方向下共3100余项细分的产品和服务。在节能环保、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中,有多项与纺织相关的产品位列其中。发改委表示,发布《指导目录》的作用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内涵进一步细化,体现了战略性和前瞻性,以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利于各部门、各地区以此为依据,开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  相似文献   

19.
7月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战略眭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20%以上,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8%,重要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规划》的发布,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绘制了明晰的路线图,也为石油和化工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20.
吕薇 《化工管理》2012,(5):14-15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应对国际产业格局变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特殊性,正确选择、规划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