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选取了24个生态及环境经济指标,采用耦合模型,对吉林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8年吉林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从濒临失调衰退类型演变为中级协调发展类型,但协调度则呈先上升后略有下降趋势,表明近年来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给资源环境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分析2010年各县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服务质量的协调发展匹配水平,按照协调度指数分为不同的类别,进一步分析了当前社会经济水平下对限制开发区生态保护的支撑性。结果表明:一是研究区各县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具有明显的集中性;二是研究区各县生态服务价值呈现西北高、中南低的趋势,地域分布不均匀;三是研究区各县的经济环境协调水平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2012—2016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如下特征:中国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中,生态指数明显高于经济指数和社会指数,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国整体的协调发展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而东北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逐渐下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缓慢上升。因此,应加大对东北部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扶持力度,同时增强东部地区对其他三大区域的提升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描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本文利用安徽省2006年度环境与经济发展数据,得出了安徽省17个城市的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度,从结果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各市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差异上,因此,要平衡各市之间的发展,关键还是要加强各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在过快的经济发展下,出现的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对经济增长的追求,这便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企业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在追求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抉择中,人们选择了后者。然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后果必定是高于经济增长程度的。因此,我们必须倡导经济建设应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不能一味地索取。现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世界所重视的问题,我国对此非常重视,明确指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倡导绿色经济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生态经济的认识,进一步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不仅反映了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也暴露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足。因此,必须树立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协同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从主体意识层面——经济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经济结构层面——规模扩张型经济发展方式效率低下、生产领域层面——传统型工业化背景下工业废气污染严重以及考核制度层面——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四个方面分析得出:生态文明建设缺失是导致雾霾天气频发的根本性原因。进而提出雾霾天气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组织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升级以及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客观性、全面性、可度量性等原则构建南宁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引入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和剪刀差模型,分析南宁市2012-2021年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南宁市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属于极强耦合范畴,两个系统在高水平有序状态稳定发展,且二者的协调发展度在不断得到改善,表明南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实施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以人类为主体,经过漫长的时间不断持续改善和发展生态环境过渡而形成的,是由原始文明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经济发展策略。东北经济因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迫切需要具有自我发展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策略,为实现我国全面经济发展目标提供经验基础。然而,据研究,东北境内许多城市受到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自然环境威胁,经济发展水平急剧下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极大挑战。目前,建设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基础的策略是解决东北区域经济困境和生态失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连片特困地区是当前扶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湘西地区是这一区域的典型。基于系统科学的视角分析,区域系统开放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超循环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部实现途径。推进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构建区域市场协调发展模式——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构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区域特色产业体系,构建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建设模式——基础设施区域网络体系,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10.
李静 《中外企业家》2012,(17):11-14
区域生态文明既具有社会生态文明的共同特征和要求,也具有和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面貌、生态系统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相适应的特殊存在。河南黄河沿岸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采取了以政府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式进行的。基于此,从产业生态结构、资源能源利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与人类健康若干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琬 《活力》2011,(18):61-6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质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定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一切社会经济发展都要依托这个基础。人类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人类健康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是人类健康的基本条件,尊重生命、提高健康水平已经处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突出位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观念、法制建设、偿还生态欠债等方面入手,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2.
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的局限性.引发出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以及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这一问题。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世界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税收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应在促进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应充分体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有机协调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济》2013,(8):139-142
经济带和都市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人力资源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性问题。论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构建了人力资源与经济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与经济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为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对于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赣琛  王梓林 《中外企业家》2013,(2):199-200,206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坚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联度,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职院校不仅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担负着促进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将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城市构建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律协同理论认为,规律协同是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发生发展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五类规律的制约.生态文明城市是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样态,其构建路径不是局部的生态化,而是城市社会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市人居生态、城市交通生态和城市环境生态"五位一体"协同作用.依此,提出了"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度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以良性生态系统正常的平衡为基础,不能由于发展经济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根据我国的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现状,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将难以为继,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在经济、社会、环境各个层面注入循环经济新理念,推进区域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伴随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我国的生态省建设应运而生。建设生态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新提法,既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既需要在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社会发展方向较以往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革,国家提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创建和谐社会。在这种背景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生态保护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区域协调发展也发挥了极大的价值。鉴于此,本文对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对区域型生态城市发展进行了探讨,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多维度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目标。如何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面发展目标,加强环境成本控制,构建科学、合理、可行和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显得尤为艰巨和紧迫。本文根据我国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面发展战略对环境成本控制提出的要求,针对现有环境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以呼包鄂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建立经济、社会、环境3个子系统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系统协调度、综合发展指数、协调发展度等模型,对2000-2015年的协调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包鄂城市群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类.因此,为了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工业革命后而确立的经济发展模式,时至今日,存在着资源浪费太大、碳化气体排放严重、环境代价过高等一些严重问题。于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主要有观念的转变、新经济理论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推进低碳经济的快速转变,就必须进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实行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