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利可得事实"是美国商务部对华反补贴调查经常使用的一种证据规则,此种规则通过借口中国政府"未能尽全力配合调查、提供资料",从而在缺乏确凿证据、且实体规则不利于美国的情况下推定补贴成立。在2012年的两起新能源反补贴案中,美国就曾借用此规则,先后规避"公共机构认定"、"电力、土地补贴"、"出口信贷补贴"等问题当中多项实体规则。由于WTO缺乏相应规则、WTO裁决并无案外效力,我国在WTO体制下难以获得有效的救济;同时,由于美国司法审查的消极性,在美国法院诉讼同样无济于事。此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依赖世界各国对"不利可得事实"滥用的危害有清醒认识并共同改进规则;另一方面,具体到新能源问题,应推动国家间谈判与磋商,以期通过合作而非对抗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2.
补贴的专向性标准是美国反补贴法之首创。从美国对进口产品展开的反补贴调查以及专向性的判断标准的适用情况,可以看出其对补贴的专向性有宽泛化解释的趋势,调查机关在适用上具有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权和随意性,主要是体现在对概念的解释、有关标准的适用以及不利推定规则方面。专向性标准是反补贴法律中的重要制度,完善专向性标准对补贴的认定有着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WTO可得事实规则是以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为法理构建的一项中性调查工具,其本身蕴含的促进合作的价值取向,不仅强调应以自然正义的法律理念和《反倾销协议》附件2作为制约反补贴调查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正当性基础和具体依据,还暗示了被调查方在反补贴调查中遵循善意原则所应承担的责任,并以此力图实现反补贴调查机关和被调查方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补贴的专向性(specificity),又称补贴的特定性,是WTO《补贴和反补贴协议》(以下简称SCM协定)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根据SCM协定第1条第2款的规定,只有专向性补贴才受该协定的约束。该协定仅以专向性补贴为其调整对象,是因为此类补贴可导致资源配置的人为扭曲和不公平竞争行为的发生。从SCM协定之下补贴专向性的涵义及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这项概念体现了限制滥用反补贴措施的立法目的。从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展开的反补贴调查以及专向性的判断标准在这些调查中的适用情况来看,由于SCM协定要求成员方对专向性的认定应该在肯定性证据的基础上予以清楚证明,而美国商务部在对华反补贴调查中适用的"不利推定规则"却以对被调查方不利的推定方式得到的证据作为认定补贴专向性的基础,因而其做法违反了SCM协定,导致对补贴专向性的不当认定。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反补贴调查中的事实专向性指控促使我国需要对该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美国反补贴税法之事实专向性标准源于美国反补贴调查之国会立法、行政与司法实践,而《SCM协定》之事实专向性标准的四个构成因素基本上借鉴了美国做法并在WTO专家组"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外国对中国出口产品不断提起反补贴调查之背景下,学习、借鉴美国事实专向性标准对中国政府与出口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美国——反倾销方法案中针对可得不利事实原则及其适用提出了两项"as such"诉请和一项"as applied"诉请。其中,针对相关法律条款提起的"as such"诉请稍有难度,但并非不可以突破;针对美国商务部实践中的一贯做法提起的"as such"诉请和针对美国商务部在13种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可得不利事实的做法提起的"as applied"诉请则有极大可能获得专家小组支持,因为中方具备充分的证据,且有过往判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世界贸易组织(WTO)近日公布了中国诉美国反补贴措施案(DS437)上诉机构报告。上诉机构维持了专家组关于美国在公共机构认定、土地补贴专向性认定、基于出口限制措施启动反补贴调查等方面的做法违反世贸规则的裁定,进一步认定美在对华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中使用外部基准的标准不符合世贸规则。这意味着,美国不可再用此前方法对中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其发起单边贸易救济的难度加大。该案于2012年5月由我方发起,2014  相似文献   

8.
启用外部基准规则的相关问题是中美之间"双反"纠纷的关键问题之一,美国国内立法中关于外部基准的规定早已存在,并为世界其他国家及多边贸易规则所借鉴。美国也已经在对华的"双反"措施中大量使用外部基准,并经常辅以"不利可得事实"证据采信方法以消解外部基准规则的适用障碍。外部基准与替代国价格有明显的区别,但外部基准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较之于替代国价格尤甚,其不仅冲淡了中国在"公共机构"和"重复计算"等问题上所取得的胜利效果,也将使今后中美之间的"双反"纠纷变得更为复杂。中国应尽早重视外部基准问题,从贸易规则、诉讼策略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9.
美国反补贴法中的专向性标准及其适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专向性标准是美国反补贴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起到筛选反补贴对象的过滤器作用,也是其对WTO《补贴与反补贴协定》最大的贡献之一。该标准经历从法律专向性到法律专向性和事实专向性相结合的双重认定标准阶段。虽然美国反补贴法对法律专向性、法律专向性的例外和事实专向性标准都明确规定了认定标准或条件,但由于一些关键术语缺乏明确定义,调查机关在适用上还是具有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权和随意性。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反补贴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旭 《大经贸》2007,(12):86-88
引言 加拿大是第一个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国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加拿大的行动给我国发出了危险的信号.加拿大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随后被美国效仿,2007年3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决定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并开始对中国出口的铜版纸产品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打破了美国23年来不对"非市场经济体"采取反补贴措施的惯例.今后,我国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11.
中美铜版纸反补贴案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商务部对"铜版纸案"作出征收反补贴税的终裁,改变了美国坚持了23年的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反补贴法的贸易政策。"美国对华铜版纸案"启示我们,美国对华适用反补贴法的大门已经彻底打开。我们应该更加关注WTO的补贴与反补贴制度,对我国现行的补贴政策、税收和银行法律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并运用WTO的规则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反补贴 我们如何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华适用反补贴对我国的消极影响1.我国可能成为反补贴的最大受害国。1995 ̄2004年,全球共发起176起反补贴调查。国际反补贴表现出的新特点是:第一,使用反补贴国家集中。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共发起调查128起,占全球的73%。其中,美国为70起,占40%,居第一位;第二,在所有反补贴调查中近一半采取了反补贴措施;第三,在国际反补贴案件中,发达国家明显占据主动和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局面;第四,所涉产品类型主要为金属及金属制品、农产品、轻工品、纺织品和服装等。美国、欧盟作为全世界反补贴措施的最主要使用者,已在密切关注中国各类…  相似文献   

13.
2010年9月9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针对中国发起的新能源反补贴调查,使中国陷入"双重困境"之中。面对压力,寻求突破,首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全面梳理,厘清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现状,剖析USW指控的相关内容,分析其与WTO的《补贴与反补贴规则》的相容性;并通过对美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的分析,指出美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现状与特征,在彼此对照中获得借鉴与启示,为我国从容应对压力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贸易摩擦的特点(一)贸易摩擦中反补贴占较大的比例截至2009年,我国受到国外反补贴调查22起,其中加拿大7起,美国13起,澳大利亚和南非各1起。2008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相继对我国产品提出反补贴调查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是首次对我国产品发起反补贴、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15.
"最佳可得信息"原则:变相为贸易惩罚工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佳可得信息”原则本身并不公平之处,但纵观近年各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实践,该原则的使用却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以致其已经从一种贸易调查工具变相为一种贸易惩罚工具。“最佳可得信息”原则的滥用是我国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指控的重要诱因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规则下的3大贸易救济措施,在国际贸易领域,世贸组织成员也通常采取此3种措施进行贸易制裁.由于过去发达国家在开展反补贴调查时,一直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认为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的中国,因此,我国在2004年以前没有遭受过国外利用反补贴措施的贸易制裁.但加拿大基于给予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导向企业的认定",已于2004年连续对我国发起了3起反补贴案件调查,对我国已经从反补贴的威胁变成现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正一、我国林业产品涉美"双反"案简介2014年3月27日世贸组织认定,美国商务部在2006年至2012年间对华发起的25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未能进行避免双重救济的税额调整,违反了世贸规则。至此,中美双反贸易争端取得了全面胜利。然而,美国是否能够停下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多,反补贴则成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贸易伙伴遏制我国的又一手段。对发达国家的反补贴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进行研究和比较,一方面有助于健全与完善我国的补贴与反补贴规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掌握这些国家的反补贴规则,以应对其发起的反补贴调查。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摒弃以往的补贴惯例,学习按国际规则办事,研究发达国家的反补贴法,借鉴其经验,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了概述,由此引入美国对华的反补贴调查。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大背景,在美国对华反补贴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美国对华反补贴的深层次原因,并分别从政府和企业角度给出了对于美国反补贴调查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证据法上的推定规则是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未知的另一事实存在的一种证明规则,其中,已知事实是前提事实,后一事实是推定事实。推定与根据已有证据来确认未知的案件事实的一般证明方法不同,它是根据逻辑推理的规则来推断未知案件事实的一种逻辑证明方法。推定是建立在人类认识规律基础上的一种连接已知事实和未知事实、前提事实和推定事实之间的桥梁,它对于提高工商行政执法效率、正确分担举证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在工商行政执法实践中运用推定,可以大大缩短证明的过程,减少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的对象。推定是以已知的事实来推定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