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文琪 《价值工程》2020,39(6):55-56
随着新型城市建设理念的贯彻落实,当下各类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更加强调环境的可持续建设。这种变化就要求相应的城市发展也应当从要从长远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出发。而环境工程作为治理污染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以环境工程为出发点,重点叙述这一理念在生态城市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通市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生态环境改善并不明显,生态文明的理念还停留在文字阶段,生态环境趋势日益严峻。本文以日本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例,通过中日比较,分析南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对城市环境越来越关注,这也有效的推动了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工业污水和废气、生活废水、城市垃圾及城市绿化等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环境,因此需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从而为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分析了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加强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彭芸欣 《价值工程》2020,39(6):65-66
当下,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都更加强调生态文明的开发。这种变化就要求城市发展也应当从不断适应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而环境工程作为保障生态自然持续建设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在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尤为强调对难点的突破。本文以环境工程为出发点,重点叙述其建设的难点,并对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现代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生态和谐的理念和价值,并通过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来探索生态和谐居住环境的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建设中生态规划设计的意义,然后论述了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内容及要求,最后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城市建设中生态规划设计的思路,包括合理规划设计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科学制定各项生态环境改善措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加快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规划全周期体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该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浅析,笔者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念,从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等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建设和节能建筑建设等等几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在环境工程建设当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处理,需要把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做好,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22):193-19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伴随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就需要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生产建设中,打造生态友好型社会。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能够更好的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可以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降低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推动我国水资源开发活动健康持续发展。由此,本文主要就生态理念视角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求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这就使得城市生态环境的建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创造了好的环境要如何保持呢,这就要求城市生态环境的管理工作到位.城市生态管理工作是城市管理的中要部分同时还影响城市的发展.这项工作的覆盖面积很广,不仅关系到生态的建设和管理还涉及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甚至是法律法规.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原则及路径分析关系着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生态安全、环境友好的新型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廊坊市位于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具有创建生态市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被河北省列为率先建设生态市的城市。在《廊坊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的经验,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魏晶晶 《价值工程》2014,(29):142-143
通过描述20世纪发达国家工业社会发展带来的城市病,引入生态城市概念,然后对其进行涵义的理解,随后对欧洲两个著名生态城市介绍,更加形象化生态城市的概念,并结合两个国内重新规划的生态城市案例研究,更明确其目标,总结出一条全面而完整的生态城市规划系统策略。  相似文献   

13.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是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应成为生态城市规划的“第一道工序”.作者将GIS技术、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理论相结合,运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城市新区的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和生态网络,从而为新区的景现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面向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面向生态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键在于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和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研究了面向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方法.最后,以常州市市区为例,对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分析,这对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理念:系统环境观的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城市理念是一种综合环境观的阐释,从空间角度论,它是城市环境观与区域环境观的有机结合;从时间角度论,它是城市历史环境观与现实环境观的有机结合;从功能角度论,它是城市经济环境观、社会环境观与生态环境观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绿色城市: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久的将来,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将在商业化的城市中生活和工作。数十亿人的生活质量将取决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绿色城市的关系。有的城市在增长时环境会恶化,而有的城市却可以保护甚至提高环境的质量,这个问题得到了众多研究者来自不同角度的关注。论文在大量文献与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介绍了经典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并从人口增长、城市空间蔓延以及外部性等方面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我国城市规划的转型视角论述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城市生态学,重点介绍了现代城市生态学理论思潮,并简要论述了生态城市研究进展,最后就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刘波 《价值工程》2010,29(14):142-143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本质应是能量资源节用低耗再生创造、环境生态去污自净循环更新、城市的自然化生态与生态化的现代人居城市有机融合;而经济、社会、人文、地理、气候、环境、资源一定程度的和谐是生态城市构建的基础前提条件和良性反馈对象。构建"城市森林"是生态城市的实现路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于长立 《价值工程》2012,31(34):321-323
城市的生态宜居性就是指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居住、健康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空间环境。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性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的需要,是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性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意义重大,建设中需要构建强大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思想起源于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发展,但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却一直没有融合于传统城市的发展之中,从而使城市形态远离生态健康.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在我国出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化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及生态城市发展研究和评价等研究热点,并衍生出不同部门、不同侧重点且带有行业特色的诸多生态城市概念,形成生态城市研究的多元化格局,也出现了生态城市管理的混乱现象.鉴于此,在对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及其评价体系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城市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以实现生态城市综合功能为目标,提出生产功能、服务功能、聚居功能、健康安全、管理与影响5个层面共15个指标的生态城市评价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