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子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继不久前中东市场获得500台套21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元)的订单之后,近日中通客车(000957)又收到了该地区400台客车整车的订单,总价值1600多万美元,该订单计划在今年10月执行完毕。  相似文献   

2.
赵霞  马云倩 《山东经济》2012,(2):103-109
基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欧元以及英镑汇率的动态特征,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在残差项t分布假定下能很好地拟合人民币兑美元、欧元以及日元汇率行为,但在残差项正态分布假定下能更好地拟合人民币兑英镑汇率数据的动态行为。人民币兑各货币汇率动态特征各不相同,汇率波动程度与状态持续期密切相关。由此可知,持续期较长或较短对应的波动程度较高,而持续期长度处于中等水平则对应的波动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自2016年10月1日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正式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简称“SDR”)新的货币篮子.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经济较快增长的背景下,人民币获得了国际主要货币地位,至此,SDR货币篮子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五种货币构成.据报道,SDR的组成权重是以某种货币在贸易、金融交易中的使用程度为标准计算出来的.根据2015年11月底IMF发表的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的声明,人民币的权重为10.92%,超过了日元(8.33%)和英镑(8.09%),次于美元(41.73%)和欧元(30.93%),在权重表上位居第三.人民币一开始纳入SDR就占有一定的权重,且超过日元和英镑,彰显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4.
亚洲共有大小约40个国家,人口约30亿,占世界总人口50亿的3/5。但由开工业落后,机床工业不发达,人均收入较少。除日本2.7万美元外(GDP除以人数,下同),香港为1.4万美元,新加坡为1.29万美元,此三者在万美元以上。台湾省为8538美元,韩国为6552美元、马来西亚为2613美元,其他在千美元以下。 亚洲几个主要国家(地区)的特点及其近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资产总和占据全球外汇储备90%以上,探究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币种比例的因素差异,以及四种主要货币之间的替代关系。创新性的从货币发行国角度进行分析,考虑最重要的三种因素:经济规模、汇率和利率。研究发现,货币发行国GDP是影响货币占比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实际有效汇率,利率对货币占比影响不显著。对于发展中国家,欧元和日元替代关系明显,而对于发达国家,英镑和欧元替代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举措,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文章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表明黄金可以和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作为货币篮子,使世界货币价值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天津经济》2015,(12):76-76
12月1日,人民币已确定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根据IMF所发布的声明,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起构成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将在其中占10.92%的权重,超过日元和英镑排在第三位。人民币加入SDR也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有更多期许,  相似文献   

8.
环球资讯     
《宁波经济》2011,(5):10-11
欧盟预算支出再增4.9%英国人不堪重负欧盟委员会近日公布欧盟2012年预算方案,将预算支出增加到1327亿欧元(1924亿美元),增幅4.9%。此举立刻受到英国及其它北部国家的猛烈抨击,它们指责委员会无视整个欧洲都在实行紧缩政策的现状。按照这一预算案,明年英国需要追缴6.82亿英镑的欧盟预算、这将使英国对欧盟2012年的贡献达到100亿英镑(约合l13亿欧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TARCH、EGARCH、非对称CARCH模型,研究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元、日元和英镑等主要货币汇率序列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并以EGARCH模型为例建立信息冲击曲线,研究不同信息条件下,汇率变动情况。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元和英镑四种汇率序列在面临负面消息时,非对称性效应更大,而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在面临正面消息时,非对称冲击更显著。在具体汇率预测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把国际上最重要的五种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作为一篮子,然后把物价跟这一篮子货币挂钩,这对中国来说是比较可行的也是比较有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王润芳 《首都经济》2011,(10):92-92
适当储备避险货币 近几年,外汇市场每年平均波动幅度达到15%,利用非美元货币如欧元、英镑、日元、澳元、瑞士法郎等升值,赚取”汇差”,是炒汇达人的妙招。根据目前市场行情,美元兑日元汇率大起大落,受日元大量回流影响,澳元等高息货币兑日元汇率跌幅也较大。现阶段持有非美元的高息币种是一种投资策略,可起到避险作用,目前最安全的货币是瑞士法郎,瑞郎兑美元已创下新高,已胜过日元和美元这两种传统避险货币。因此,笔者建议投资者可以适量持有瑞士法郎。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人民币对欧元、美元、日元、卢布、英镑、加元、林吉特、澳元的汇率数据,构建了描述人民币汇率相依结构的R藤模型。结果表明,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是中心汇率,也就是说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另外,人民币对美元、日元、英镑及卢布汇率也是我国篮子货币汇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计算了R藤中各成双copula的参数置信区间,并利用滚动窗口技术考察了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R藤中成双copula参数极大似然估计值的不确定性随着R藤中树的棵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样本观测值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人民币对欧元、美元、日元、卢布、英镑、加元、林吉特、澳元的汇率数据,构建了描述人民币汇率相依结构的R藤模型。结果表明,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是中心汇率,也就是说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另外,人民币对美元、日元、英镑及卢布汇率也是我国篮子货币汇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计算了R藤中各成双copula的参数置信区间,并利用滚动窗口技术考察了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R藤中成双copula参数极大似然估计值的不确定性随着R藤中树的棵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样本观测值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
肖伟 《中国集体经济》2014,(21):92-93,111
在当前货币体系下,由于日元、英镑、欧元等货币的进入,打破了美元的完全垄断地位,但是随着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欧元竞争力下降,从根本上仍然保持着由美元一家独大的格局。由此本文假设美元处于货币垄断地位,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引入行为决策模型,得到了社会资本投资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03年以来,美元对一些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贬值,特别是对欧元连续贬值。1月2日,1欧元兑换1.0361美元。到6月12日,1欧元兑换1.1767美元。这意味着美元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贬值了12%。另外,美元对英镑、加元、日元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贬值。被认为是“亚洲硬通货”的人民币,在美元贬值所带来的连琐反应后,人民币是“守身如玉”还是“随波逐流”——  相似文献   

16.
富世新闻     
《远东经济画报》2006,(11):30-31
全球最昂贵白松露菌宴;世界上最贵的三明治——85英镑;22万元人民币一夜成为“清朝王爷”?;天价电话号码:218万欧元;拥有9亿美元存款的元首?;9520万美元的毕加索作品;全世界最贵的酒店:青睐上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美元汇率中期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初以来,美元对欧元、英镑和日元等主要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持续走低.平均下跌了10%,引起各国经济人士广泛关注。本文对造成美元汇率下跌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元的中期走势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全球外汇市场2002年回顾与2003年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一年,也是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增长疲弱的一年。由于对经济何时重见光明存在较大分歧,再加上美伊战争、美国经济政策、欧元进入正式流通、日本入市干预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等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性较大,持续的下跌和反弹兼而有之,区间震荡与突破此消彼长。其中,最为明显的走势特征是美元强势的终结和欧元突破1:1平价。  相似文献   

19.
出席1998年美国显示器国际财团(USDC)商务会议的显示器制造商,对目前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作了如下评述: 1997年,全球平板显示器(FPD)销售额估计为123亿美元。其中,液晶显示器(LCD)约占80%;薄膜晶体管(TFT)约占其余的20%。估计到2002年,TFT将占FPD总销售额的70%。 在1997年的全球FPD销售额中,夏普公司销售的LCD最多,约为23亿美元;DTI(IBM和三菱的FPD合资公司)占第二位,约为11.3亿美元;日本电气公司(NEC)占第三位(10.8亿美元)。1994年,韩国的三星和LG都还未生产LCD,而在1997年,LCD的销售额分别达到700万美元和400万美  相似文献   

20.
日本SSCI     
《上海经济》2013,(11):74-74
<正>日本正式提高消费税10月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明年4月1日起将消费税率从当前的5%提高到8%,以刺激景气复苏和财政改善。同时,政府还将于12月起逐步开展经济刺激政策,包括预计达5万亿日元(约510亿美元)的补充预算及规模达1万亿日元(约102亿美元)的企业减税。安倍就决定实施增税的理由表示,消费税率提高而增加的财政收入将全部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年金、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