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湖北省水产局对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组织专家评审并批复了湖北省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湖北随县溠水河黑屋湾段翘嘴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榜上有名。保护区总面积870.79公顷,其中核心区398.78公顷,实验区472.01公顷。特别保护期为每年4月15日至7月15日,位于湖北省随县中北部的唐县镇、环潭镇、新街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4′28〃E至113°08′15E北纬31°51′35〃N至31°58′36〃N。主要保护对象为翘嘴鲌相关的水  相似文献   

2.
<正>8月6日-8日,湖北省水产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水彬赴蕲春县、英山县、麻城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李水彬一行深入池边塘头,实地调研蕲春赤东湖鳊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正大集团水产(湖北)有限公司、长江黄石四大家鱼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窑镇岚头矶江段、蕲春县横车镇湖咀村鑫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横车镇潘畈村兴建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英山县名德鱼苗孵化养殖有限公司、麻城市大成锦鲤养殖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3.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划定背景,并从划定类型、数量、区域分布、保护面积、保护对象等方面分析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划定现状,指出了当前已划定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和研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9月4日,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就峡江县水产局申报的"江西赣江峡江段四大家鱼鳡鱼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评审,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和审阅相关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研究与讨论,一致同意在赣江峡江段建立四大家鱼鳡鱼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并且建议项目单位进一步完善有关材料,尽快申报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该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长38km,面积1335.8hm2,流域面积295.33km2,河面宽400-1000m,丰水期水深3.7-10.3m,枯水期水深0.8~7.6m。赣江峡江  相似文献   

5.
<正>阜宁县是江苏省南美白对虾养殖重点县,建有南美白对虾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近年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并探索出多种成功的养殖案例,尤其是南美白对虾池套养罗氏沼虾、黄颡鱼等新模式。自2009年借助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支持,通过对沟墩镇白水塘村多个套养罗氏沼虾养虾户跟踪调研,现将  相似文献   

6.
<正>2月14日,根据农业部第1684号公告,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名单(第五批),大荔黄河滩中华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陕西省水利厅在大荔县黄河滩区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标志着黄河滩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正式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农业部第2181号公告正式批准建立"琵琶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细鳞斜颌鲴是琵琶湖水利工程截流形成自然种群的土著品种,随县大中小型水库盛产此鱼。琵琶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细鳞斜颌鲴及其细鳞斜颌鲴相关的水域生态环境,包括索饵场、繁殖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鱼类资源及其水域生态环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为了加强"黄河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管理,加强黄河鲤鱼、黄河鲶鱼等珍贵水生野生动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实现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三门峡市制定措施,对黄河中游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三门峡段)进行重点保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农业部批准建立"黄河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是三门峡市首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界)。这一保护区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黄河鲤鱼、黄河鲶鱼等珍贵水生野生动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实现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苏俊伟 《渔政》2010,(2):15-16
为积极推进渤海三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大保护区宣传力度,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在前期勘界的基础上,5月10日至16日,我局组织环渤海三省一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渔业科研单位,完成了渤海三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界碑安装工作。共在山东省龙口市、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县大溪河水产开发公司承担的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开发”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2001年池塘主养面积112亩,亩平产量162千克,亩效益1410元。混养面积308亩,亩平产量36.8千克,亩平效益468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2年6月13日,顺利通过了由省、市水产主管局组织的水产专家的验收鉴定。总结两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黄颡鱼池塘主(混)养技术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池塘条件 1、池塘面积:黄颡鱼对池塘的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武汉市江夏区斧头湖、汤逊湖、梁子湖(南北咀)、鲁湖、上涉湖等湖区20余万亩"三网"养殖设施拆除完毕;《江夏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2019年6月发布,区内22个湖泊4个为禁养区,其余均为限养区;2019年12月底梁子湖周边精养鱼池和湖汊7万多亩完成退渔;2020年7月1日起我区"一江两湖"(长江江夏段、梁子湖武昌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所谓“小水产”,就是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小型淡水鱼(虾)类,如黄颡鱼、塘鳢鱼、乌鳢、黄鳝、泥鳅、螯虾等。  相似文献   

14.
<正>该基地是集科研、教学和推广为一体的水产名优苗种基地,是武汉市科技局和湖北省科技厅黄颡鱼项目科研基地,由武汉市科技局资助的项目"黄颡鱼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2002年11月通过了专家鉴定,2003年分别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基地以黄颡鱼和南方大口鲶为主导品种,兼顾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他水产名优系列新品种。一、黄颡鱼基地科技人员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对黄颡鱼的研究,并获得地方科技部门攻关项目支持,于1999年率先在全国成功地实现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和苗  相似文献   

15.
<正>该基地是集科研、教学和推广为一体的水产名优苗种基地,是武汉市科技局和湖北省科技厅黄颡鱼项目科研基地.由武汉市科技局资助的项目"黄颡鱼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2002年11月通过了专家鉴定,2003年分别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基地以黄颡鱼和南方大口鲶为主导品种,兼顾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他水产名优系列新品种。一、黄颡鱼基地科技人员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对黄颡鱼的研究,并获得地方科技部门攻关项目支持,于1999年率先在全国成功地实现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和苗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1月5日,农业部令[2011]第1号公布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对于强化和规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保护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渔业致富指南》2007,(7):57-57
该基地是集科研、教学和推广为一体的水产名优苗种基地,是武汉市科技局和湖北科技厅黄颡鱼项目科研基地,由武汉市科技局资助的项目《黄颡鱼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2002年11月通过了专家鉴定.2003年分别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基地以黄颡鱼和南方大口鲶为主导品种,兼顾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他水产名优系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该基地是集科研、教学和推广为一体的水产名优苗种基地,是武汉市科技局和湖北省科技厅黄颡鱼项目科研基地,由武汉市科技局资助的项目"黄颡鱼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2002年11月通过了专家鉴定,2003年分别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基地以黄颡鱼和南方大口鲶为主导品种,兼顾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他水产名优系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06,(9S):22-22
所谓“小水产”,就是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小型淡水鱼(虾)类,如黄颡鱼(俗称黄腊丁)、塘鳢鱼、乌鳢(俗称斑鱼)、黄鳝、泥鳅、鳌虾等,如今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甲鱼、河蟹等。“小水产”将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发阳水产实业有限公司为了水产养殖转型,调整结构,适应市场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提高单位面积效益,承担了省水产三新工程《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D2016-12),开展了池塘改造、水槽、集排污系统、污水处理、动力配套等生产设施建设,开展了鮰鱼、黄颡鱼、草鱼、加州鲈和镜鲤等品种养殖试验,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黄颡鱼养殖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