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首先批判了当前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无伦理论”、“悖论论”、“对立论”、“困境论”、“和合论”等无理责难,认为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现实“镜像”的偏向,应当回归到以一元指导与多元整合、普世性与中国特色以及理论与实践等内在紧张的视域来阅读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道路上来.重构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原动力,开拓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理论空间,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本过去一直把中国看成是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威胁,而现在中国正成为日本经济的“救世主”,以“中国特需”为主要牵引力的出口增长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特需论”,反映了中日两国之间在进出口的结构上不存在明显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在中日双边贸易额不断创出新高的同时,中日经济的双向联动性趋势也必将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中国近代以来的状况不完全符合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的前提和条件。2长江三角洲现代化过程中呈现的不是传统与现代部门截然对立的二元现象,而是在传统部门中分化与现代经济密切相关的新型成分,呈现出“三元结构”。3“三元结构论”讨论的是现代部门无法吸收庞大的传统部门劳动力前提下的经济发展问题,认为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传统部门和现代可以 一定条件下互互动。通过三元结构,中国经济现代化途径不是单向的现代部门取代  相似文献   

4.
常修泽教授的“人本体制论”,是一个来源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又能够指导中国经济实践、具有人本导向的体制创新理论,其精要可以用“一个实质、双线均衡、三个解放和发展、四方位经济体制创新、五环式改革”来进行简单的概括。通观常修泽教授的人本体制论,就创新理论而言,它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但就理论逻辑而言,它仍需要在更基础的层面进行建构。文章认为,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没有社会主义规定性的人本导向,我们很难发现改革是否到位以及改革是否有失误.  相似文献   

5.
超循环经贸论是管理哲学的系统思想。自1867年9月23日克劳胥斯在德国自然科学和医生集会上发表题为“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演说以后,曾引起哲学界和系统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一百多年来.这一理论不断地延伸和发展,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中被充分证实和逐渐明确化。本文就超循环经贸论作一些理论方面的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价值论走向价格论,是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规律认识上的一个进步,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在经历了长久曲折的发展变化以后,最终回归到价格论,是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使然;研究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从价值论走向价格论的进程,对于我们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经济理论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个体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论断的提出,具有在所有制理论上拨乱反正的意义,是党对于个体和私营经济认识上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标志.是当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奠定了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基础。要正确认识“补充论”的历史局限性。“补充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将永载于改革开放史册。  相似文献   

8.
论“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利”叶坦“利”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中贯穿古今的重要概念,①由于其涵义并不限于经济本身,因而也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范畴。一般说来,以往的研究多是对“义利”连用的考究,而缺乏对“利”的单独考辨及其他连用的分析。②实际上,“利”的运用情况要复杂得多,通过对其...  相似文献   

9.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两大显学——红学、鲁学,衍生了诸多带有时代烙印的论著.本文以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红学家王朝闻《论凤姐》为文本个案,对其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该论著经不住时间.的检验,从内容到形式结构都愈来愈暴露出无法掩饰的破绽,令人难以接受的瑕疵多数章节游离了主题、“到处添花”,把“人物论”与“创作论”混为一谈的方法论,将阶级分析方法予以庸俗化运用、将复杂的人简单地予以彻底否定、牵强附会乱扣帽子的认识论……作者认为,该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对红学界的政治走向、学术探讨、审美观念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带来了不少混乱,给年轻一代的学者乃至一般的红楼爱好者都作了似是而非的误导。《论凤姐》一书从反面证明当代红学研究急需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肖尧 《魅力中国》2010,(17):34-34
正所谓“哲学诞生,天命主宰”[1],天命论是中国哲学的先锋,更是中国人思想的根源。要了解中国人首先就要知道天命论。本文就借助前人的力量,站在一个角度上分析天命论对中国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轻重论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封建垄断的专制主义经济理论.这种理论形成后,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章从分析轻重论的概念、内涵入手,着重分析该理论指导下的汉朝经济改革实践及其特点,最终落脚于探讨轻重论的演进对我国当今经济管理实践的现实意义及启迪.  相似文献   

12.
日美贸易摩擦与战略贸易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刘力战略贸易论是本世纪70年代末产生的一种最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学说,这一学说以现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主张国家采取所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以改善市场运行的结果,实现本国经济福利最大化。战略贸易论产生之...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创建“综合商社”的必要性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金凤德一、创建综合商社,是把中国经济导向国际化的需要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势在必行。问题在于怎么个走法。简言之,一靠国家政策,二靠企业的发展。在国家开放门户的大政方针确定之后,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边际产业扩张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有学者将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作为指导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这个理论是否完全适用于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边际产业扩张论”六个具体内容的逐一分析,得出了部分适用的结论。我们应该加大“中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丽慧  涂鑫琪 《中国经贸》2014,(11):137-137
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曾被成为神话,美国甚至一度出现过“日本威胁论”。但是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整个日本经济进入“平成萧条”期。世界舆论也由之前的褒扬变成批评。诚然日本经济曾经被夸大,但是也不能因为失败而否定它当中的精华。本文将从企业行动论方面解释日本企业战后高速发展的秘密,以及这一理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论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得失─—兼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辩证继承与发展张定鑫十年建设时期(党史上称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是毛泽东一生中在建设实践中正面摸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最富开拓意义而又具悲剧色彩的历史时期。围绕着建设计...  相似文献   

17.
日本“空洞化”论剖析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赵儒煜一、问题的源起日本经济的“空洞化”问题在80年代初曾颇受关注,而后随“平成景气”的出现而议论渐息。近年来,“空洞化”论再度风行日本。究其原因,不外是这次“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经济长期不景气及当前走出危机的迟缓...  相似文献   

18.
城镇集体经济面临一场严重的挑战;某些主管部门,单位借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之机,夹带私货,要求集体经济同国有经济一样,从它们现在的经营领域即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退出的方法是分流现有全部在册职工,有的下岗进再就业中心,有的提前退休,有的买断工龄,全部终止劳动关系,然后将集体企业卖掉,卖厂所得扣除用于分流职工最低限度费用后的余额,归“上级”所有,有的地方和部门还规定了退出的期限,这种“集体经济退出论”如果得逞,城镇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纺织企业何去何从莱芜市纺织厂站在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上,从国际论、人本论、发展论三个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国际论纺织厂的国际论包含四个方面,即管理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产品国际化、素质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即按照国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并积极消化、吸收国际发达国家先进企业国际管理模式。纺织厂在1998年一次性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与国际化管理正式接轨,使我厂管理达到了“管理决策程序化、管理过程精益化、管理效果明确化”,文件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文化论的建构~~●申秀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兰州,730070)中国企业文化论是在广泛吸取国内外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高层次管理理论。同时,也是一门年青的理论。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