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好“三农”工作。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持续增长,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呈现了连续20多年的发展势头。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农业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一、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入WTO后,由于外国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导致农业生产部门的部分收缩,大约有1000万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当前占我国总人口50%的文盲中约有2/3在农村。2000年…  相似文献   

3.
二、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1.信贷结构调整滞后于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由数量型粗放增长方式逐步向效益型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产品品质得到全面改善,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持续发展,对融资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农村信贷结构的调整并没有跟上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新增贷款缺乏新意,存量贷款调整困难,大批农村资金取自于农,而流向非农产业、行业、区域,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调整农村信贷结构的必要性   (一 )调整农村信贷结构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新时期农村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农村信贷结构调整的必然性。新时期农村经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 ,农产品的供给由原来的受资源约束转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 ;第二 ,农民已由解决温饱的需求转向进入小康的更高要求 ;第三 ,农业经济由计划调节转为市场调节 ,农民要以自身收益为目的 ,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 ;第四 ,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方式转向现代生产方式。这些特征体现了二十多年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证明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颇具潜力的增长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可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6.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进入“九五”时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做好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力度、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加强农业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所有这些方面都对加大资金投入提出了新的要求,既需要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也需要强化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所面临的市场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和特征,从而提出了防范市场风险的对策,即:加强信息管理,拓展销售渠道,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农业价格支持的政策体系,合理采用农业新技术,规避市场风险,建立健全和规范农产品市场体系,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立迎 《山西财税》2007,(11):44-46
在发达的宋代商品经济中,农村经济商品化是亮点之一,而作为联系农村与城市经济纽带的市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草市发展而来的市镇本身就是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市镇经济服务于农村也影响着农村,在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促进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生产;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2013年在"稳中求进"的宏观政策环境下,我国农业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增收,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产权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对未来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将产生实质性影响。同时,中国"三农"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积极稳妥地应对。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核心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强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不仅仅是一个自身的业务发展问题,她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为作用。扭转农民收入下降局面,增加农民收入决定于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否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农产品的产销又取决于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我国现实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农民自身积累少,国家对的投入受到财力的限制。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再生产的环节中,间接融资仍是主要渠道,信贷投入的增加和保证对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改善显得十分重要。而农村经济的不断局长,又会不断增加农村的有效信贷需求,促进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宗农产品销售不畅,农业效益不高,剩余劳力难以转移,农民增收不明显,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从经济发展的一些成功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今后农业农村发展出路在于加快开发特色产品,在于拓展特色产业,在于培育特色经济。特色产业不仅是农村经济的新亮点、新增长点。而且是应对加入WTO之后农业发展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切入点,是推进农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之间,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肋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组织,不仅在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产品市场场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13.
贯彻党的三中全会路线以来,全国经济形势大好,农村经济形势更好。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不断完善,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国家又采取了提高部分农产品收购价格,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等重大措施,农村经济大大活跃起来。当前,我国的农业一马当先,方兴未艾,农村经济将会出现新的发展高潮。振兴我国农业的时间不远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突出重点,就要根据需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出现买方市场之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的问题特别突出。解决这个问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只有通过对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才能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最近,我们对我市农业经济结构现状及我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农村土地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下收入太少,农民增收困难,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需要集中化生产以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含量.农村经济的发展受限也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其核心问题就在于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7.
回顾新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历程,最宝贵的经验是通过变革农村生产关系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并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作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科技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农业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增加农产品产量,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农业经济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计,以期给广大读者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根据本地农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本地资源和产业特色。火力扶持发展农村经济协会,使农村经济协会布局合理,在数量、种类、规模方面符合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通过典型示范、舆论宣传等方式,鼓励生产经营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各种经济协会,增加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对策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响水县支行徐敏锐,张承云集中力量,强化投人,促使传统农业向产业化、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增加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收人、基本消除贫困”的三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