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后现代公共行政以否定和解构为其话语性,对现代公共行政不断进行批判和否定,并在后现代视角下架构多元治理的话语理论,公共性因此受到了挑战。行政公共性在后现代话语中呈现出一种虚无状态,其导致的后果映射出公共性的存在事实.即在反叛和解构的基础上建构式的存在于每一个网络中心。建构的形式和内容是在公共能量场中,通过话语的规则、取得共识的结果、达成真理的依据以及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等方面而得以体现.它是对前现代和现代的一种超越。公共性通过建立公共能量场和确立协商程序的制度基础.以及辅以培育公共精神和转变政府角色的精神基础来实现其情境游戏。  相似文献   

2.
丁程 《理论观察》2007,(5):70-71
功绩制从发端至今,无论是从工具层面还是价值层面来说,都发生了概念或目的的位移。从政治——行政二分法标榜的的价值中立,到"官僚制"的精细建构,再到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带来的政治与行政的"融合"或是"归位",功绩制从原始的整体性概念演化为碎片化的多元论域,功绩制传统正在受到"前卫"理论的挑战。新近的公共行政理论在多个层面对功绩制的消解现象或重建努力,使得功绩制受到不同的价值拷问,功绩制的价值只能在现代性中苟活。  相似文献   

3.
黄建钢 《发展》2008,(10):134-136
公共行政心理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行政心理。自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本身正浩浩荡荡地向公共社会挺进,行政管理研究突破了现实行政管理的视野和境界,从传统行政管理研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新的涉及心理和心态的管理领域。无论是人们心理还是行政管理都越来越明显地具有、体现和表现了公共性。公共行政心理的实质是人们对行政管理实践活动的主观反映,并能通过行政行为能动地作用于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社会政治制度。良好的公共行政心理是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韩磊 《理论观察》2010,(1):48-49
官僚制是20世纪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但因在全球化行政改革的浪潮中暴露出弊端而受到批评。目前我国官僚制还处于发展不足的状态,官僚制在我国行政改革中应如何建构和发展.值得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很多学者提出了对理性官僚制缺陷的批评,如背离民主、效率低下以及对行政人员的异化等等。而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各国轰轰烈烈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被视为能够取代理性官僚制的新型模式。但是,本文认为理性官僚制是在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和法治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虽然西方兴起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在我国行政管理中仍然应该以官僚制的建设和完善为首要目标,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已经发展到后现代阶段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6.
梁莹  张军 《发展》2003,(8):8-9
马克斯·韦伯在行政管理思想上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所谓的官僚制理论。在韦伯看来,理想的官僚制组织是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之一,也是世界理性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意味着理性和效率,是极权主义统治滥用权力的取代物。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要求构建现代化的行政组织体制,深入分析官僚制的理性精神,对于推动我国行政组织体制改革的理性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西方大工业的蓬勃兴起,各种问题随之凸显。在这种情况下,韦伯认为应将权威作为基础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而他的官僚制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现了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技术化。纵观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在科学借鉴韦伯官僚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对行政组织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随着行政实践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后官僚制理论针对如何克服其弊端作了系统的探讨。作为官僚制尚不健全的我国,如何借鉴官僚制及后官僚制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发展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存在着根本区别,因而两者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取向、方式都存在着差别.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自以政治与行政二分以及官僚制、科学管理原则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之后,经历了新公共管理以及新公共服务等不同阶段.在公共行政理论发展中,公共部门的入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取向也不断变化、发展.从传统公共行政对“人”的漠视,一味地追求效率,到新公共管理中视公民为“顾客”,强调关注公共利益,之后到新公共服务中强调公共服务,承担工作责任.不同时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不同的重点与价值取向,理清这些对于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共行政学经过了三次重要的范式变迁:由官僚行政到民主行政,再到民主治理。官僚行政模式认为,民主是政治的事情,行政要的是效率。民主行政范式始于官僚行政对国家民主的威胁,民主高于效率是其价值信条。民主行政范式本质上是一种激进的民主政治理论,不太具有现实性。民主治理范式认为,当代公共行政学需要整合民主与效率。它通过网络结构的运用、合作与参与等运作方式的开发,促进了民主与效率的和谐共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不能称之为独立的学科,只是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历史阶段中的不同表现形态."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的提出抹杀了行政管理学的阶级属性,只会迎合西方资产阶级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被看作是改善政府治理效果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新举措.虽然参与式民主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是民主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但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政府治理更加强调对话与服务,而不是单纯的回应和管理,以通往“后现代”公共行政.公共行政话语理论是“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公共行政理论看作是一种“语言”,强调“想象”和“直觉”的重要性,为公民参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路径.因此,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下对公民参与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实现方式,从而走向民主化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3.
肖文涛 《改革》2005,(2):123-125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理念重塑、共同治理、权力制衡、能力建设和体系构建等诸多挑战。必须强化公共管理基本理念,因应新的行政生态环境,尽快采取新的治理模式,以达到一种新的、更高层面的秩序与稳定状态,保证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是当前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借鉴国际、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开发了连氏中国服务型政府指数,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并于2011年4月至6月间,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通力合作,以此指数为依据,通过对市民和企业的电话访谈,对中国32个主要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部分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测评.文章旨在汇报此次调查的结果,并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中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共行政发展深受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的影响,但我国政府公共行政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同国外的差异性,造成国内应用西方理论套用研究我国公共行政,从而出现偏离。在现代政府的转轨中,以现代公共管理型政府为基础与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的双重构建与发展,才是中国公共行政的正确取向。  相似文献   

16.
蔡辉明 《乡镇经济》2011,2(3):26-30
美国公共行政学发源于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等人的公共行政研究构想,尽管是不成系统,但它理应成为一种研究范式。此后威尔逊将其作为一门学科加以系统研究,发展至今共形成前传统公共行政、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政策科学、新公共管理五种“范式”,当前最新“范式”便是(新)公共管理学研究。“公共性”是公共行政学范式变迁的逻辑起点,它经历了自由至上、效率至上、公平至上、秩序至上和效益至上的内在逻辑演变。  相似文献   

17.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科技管理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科技管理活动遵循公共管理的规律。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政府科技管理应当在行政体系、市场体系和社会资源等三个维度上考虑定位,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确定管理内容,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突出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8.
商庆军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51-55
政府治理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一样,仍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为核心.政府治理理论的发展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主导,在实践中是以市场化为主要方向,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使之成为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当代西方公共行政改革表现出普遍性、广泛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改革涉及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改革内容涉及行政管理的体制、过程、程序及技术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构建虚拟商店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管理的天职是提供公共产品、实现公共利益。社会要确保这一“公共”不被“私有” ,就既要加强法治 ;也要打造德治──公共管理伦理的制导与规范。当前应在公共管理学元理论的基础上 ,重点建设公共管理伦理的三大系统 :即政务道德、行政道德、公共服务道德系统 ;实现其四大  相似文献   

20.
林琳 《科技和产业》2011,11(12):134-137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平潭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平潭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平潭综合实验区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研究,探析其存在的隐患,并提出可行性的优化原则与路径,为政府构建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