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党中央召开的六中全会,专题讨论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我党在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它是我党在新世纪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谐社会理论可以和初级阶段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相媲美。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定性定位;市场经济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定性定位;和谐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领域的定性定位。前两大理论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和谐社会理论也将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了新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我们党在当代中国实现的重大理论创新,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理论贡献,而且对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丽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决定》精神,努力构建和谐丽江。  相似文献   

5.
做好审计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传尧 《发展研究》2005,(10):87-8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思想、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就是“四位一体”.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容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审计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加深理解,贯彻落实在审计工作实际中.  相似文献   

6.
石珉 《经济师》2008,(1):42-43
新时期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逐步变为现实的伟大实践创造中提出的。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多方面的任务需要完成,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致力于党内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战略部署,是指导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江苏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江苏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就我省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建设和谐江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好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精神,紧密联系无锡实际,牢牢把握重点难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长征中大胆探索、奋力开拓、扎实工作,努力把无锡建成全省和谐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见,“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国政府建设国家的新理念。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有机组织系统,应该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只有企业和谐了。社会才能和谐。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社会工作在我国属于新事物。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要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纪工程中担负着重大职责。因此,领导干部要积极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对照《决定》的要求,检查自身的差距,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城市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目标与动力当代中国正进入一个以经济发展黄金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共存为重要特征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决定”强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中,对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不仅将对文化建设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也给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各级各类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重大课题。这就是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怎样充分发挥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大力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概况和热点问题讨论 (一)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重大经济理论和指导方向问题 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全党要充……  相似文献   

16.
刘存林 《经济论坛》2006,(4):8-8,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社会面临的发展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要求,反映出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一项紧迫工作任务,必须注重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境界的理论和实践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的理论创新成果很丰富,推进社会实践的重大战略也很多。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这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这一年     
周阳 《经济》2006,(12):54-65
10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幕。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作了五方面部署,提出9大目标和任务。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20.
《江南论坛》2005,(7):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发展和创新,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