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多展现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危机与生存困境。大江健三郎一生作品无数,《人羊》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部,虽说是很短的一篇小说,却可以称得上大江健三郎前期创作的一部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2.
让—保尔·萨特(1905~1980)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戏剧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撰写并出版了约50多部著作、小说和剧本。他的哲学代表著作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萨特还将存在主义思想加以形象化,创作了不少有名的小说和剧本,具有代表性的有:《自由之路》、《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可尊敬的妓女》等。萨  相似文献   

3.
常巧红 《魅力中国》2010,(5X):80-80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作者并未简单的论断:人性善或人性恶,而是将"人性"放在特殊的境遇中考察,触及了人的本能意识等深层次的东西。本文将用萨特存在主义观点揭示造成内供痛苦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作为一种"危机哲学"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是当代大学生走出存在主义阴霾、回归现实的最有效途径.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教育、辩证方法理论教育和实践唯物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生各种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淼 《黑河学刊》2007,(4):4-45
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充满庸俗、荒诞的社会里自在地存在,他在苦难和坎坷的生活中勇于选择,敢于行动,凝练出了自信、刚毅的优雅品质,成就了辉煌的事业,表现出了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杰出的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书中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绝妙无比, 令人称奇.由于作者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才使得小说平添了无穷的魅力:人物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小说寓意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7.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以人为中心,人的自由是萨特研究的核心问题.他主张人的存在即是自由,选择体现着自由,自由选择要承担责任.在当代社会,萨特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萨特的存在主义产生与发展,分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涵,并对其进行了文学阐释.指出萨特的哲学思想在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都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来,一批律师出身的美国作家异军突起,纵横驰骋跃进,抢占了大片图书市场,争取到一大批读者,并借机大肆兜售他们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法律观点.利用小说讲法--这是美国人的一大发明.美国已故大法官霍尔莫斯有句名言:"检验真理的最好办法是让思想的力量接受市场竞争的考验."不过,霍尔莫斯大法官不会想到,美国律师今天会利用图书这个市场,以小说讲法,宣传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存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处于社会危机特别是思想危机中失去生活目标和前进方向的人们的思想状态。在存在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流派,其中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成为主流。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的,人的思想有为重要,他将人看作是哲学问题的最根本,并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为人学。但是,萨特在论述人的时候违背了唯物史观,他关于人的历史观本质是属于一种唯心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1.
美国后现代派的小说家善于运用不确定的语言系统,构建一个虚假的世界,以揭示现实世界的混乱、疯狂和零散性.了解美国后现代小说话语的特点,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美国小说提供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一部名作.自出版以来,文学界、评论界对其评论从未间断过,同时它也是一部广受大众读者青睐的佳作.本文运用法国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试图从小说作为文本本身而非作者的写作结果来阐述这部小说能在小说作者死后,仍然魅力无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上个世纪社会的重要思潮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思考思考和关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其重要代表被不断的研究和探析.本文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产生的现实原因、产生的理论依据和重要影响这四个方面,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并对其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郭嘉 《新西部(上)》2009,(7):120-120,110
本文分析了战后日本存在主义文学家安部公房的代表作<砂女>.作者采用抽象的、寓意的、超现实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危机下,人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孤独感,陷入一种绝望的生活,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疏远的关系.通过寓言手法揭示了现代人为了逃避社会现实,寻找和创造一个新的存在空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杜蓉 《新西部(上)》2010,(3):111-111,110
本文试图从<红字>中的主要人物看纳撒尼尔·霍桑的善恶观,探究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什么是真正的罪恶.人是善良的?还是罪恶的?通过<红字>这本小说,霍桑告诉我们所有的人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善良,也不可能是绝对的罪恶.他认为罪恶无处不在,罪恶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真正的善与恶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人们无法从其表面来判断究竟是善还是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借助"恋物"理论和德国文化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的"物读"文化理论,通过苏珊·沃纳的小说《广阔、广阔的世界》探讨19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眼中"家"这个概念复杂多变的含义,并对文本进行细致入微地"物读",探讨当时中产阶级集体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的美国受到欧洲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戏剧的影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实验戏剧运动,其中强调观演空间感的环境戏剧受到了大众的喜爱.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和思潮的冲击,戏剧创作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借用谢克纳的环境戏剧原则,中国的戏剧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从16世纪面世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作家和作品,并影响了整个欧洲小说的创作.狄更斯作为受流浪汉文学风尚影响的作家,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历来被视为英国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虽然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艺术特征,但此书并没有落入传统流浪汉小说的窠臼.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匹克威克外传》主人公的形象来论述其书对欧洲流浪汉小说传统艺术特征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最近国内教育媒体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热议教育的流派.依我看中国教育还谈不上流派.读过《教育史》的人一定了解近代日本和美国的教育对中国的影响之大,当然形成气候的还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这些年读杜威原著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中国教育并没有再次走近杜威的教育思想.从战后50年代算起半个多世纪了,出于现代教育的要求,以及阶级的倾向,西方出现了"存在主义教育""分析哲学教育" "解构主义教育"等新的流派,这些流派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只是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见解,但是都没有能颠覆杜威的教育思想,也都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小布朗先生》 是美国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力作. 作品通过应用人物原型、 意象原型和母题原型, 霍桑一方面揭示了人性恶这一可怕的真相, 另一方面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使作品产生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