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国土经济》2011,(10):43-46
矿山地质环境 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我省位于西部内陆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地貌特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矿山7949个。多年来的矿山开采活动,使矿区原始地貌与自然生态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和破坏,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很多矿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矿山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矿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2.
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煤矿生产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现状,说明地质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并在技术和政策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为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保证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9,(21):284-286
永城市是以煤炭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其城市地质环境除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工程、岩土条件等影响外,更受煤矿开发布局及采煤沉陷影响。从上述方面分析了永城市城市地质环境特征,指出其最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煤炭开发引发的地面沉降(伴随地裂缝)、疏排地下水引起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及地下水污染及固废堆存造成土壤水体污染等。从地学角度对永城市城市规划提出建议,将永城市划分为8个地学建议区。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开发》2017,(11):100-102
瓮福磷矿区小坝矿段位于贵州省福泉市北西部。矿山开采时间长,强度大,引发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含水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主要表现为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地植被资源占压与损毁;矿区及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井泉流量减小甚至干枯、地表水体漏失、水质恶化等。利用综合模糊评价原理,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小坝矿段具体的地质环境问题,作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较严重和较轻的评估结果,并将小坝矿段划分地质环境严重、较严重区各1个,较轻区2个。  相似文献   

5.
吕文丽  李俊  燕永锋  高帅 《价值工程》2013,(33):193-195
兰家火山和尖包包矿区是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重要的两个矿区。结合两个矿区矿床的地质条件,本研究根据3Dmine具有的特点优势,对这两个矿区建立基础数据库、地表模型、实体模型、块体模型。证实了3Dmine在矿山数字化的应用,为矿山的设计、测量、生产及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前,海河平原地下水超采情势不容乐观,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地下水超采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避免地质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在分析了近年来研究者对海河平原地下水超采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超采的情势及成因,重点从工程措施方面探究了应对策略。同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地质环境系统中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是地下水,地下水位的变化能引起整个地质环境的变化,对岩土工程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如何消除这些危害是岩土工程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研究了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为我国的岩土工程相关工作提供应有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对昆明市滇池西岸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包括对矿山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最终得出治理措施和建议。如何治理和恢复矿山,如何排除地质灾害隐患,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经调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景观被破坏,土地资源被占用、破坏,地质灾害隐患,水资源污染,废气、废渣随意排放等。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的恢复治理措施,包括土地复垦、生态恢复、工程治理、建立监测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资源与环境是社会发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将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其影响具有扩散性和延展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出发,论述了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的类型及程序,并详细的分析了地质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0.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主要是对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三个方面而进行的勘探工作和评述,水文地质矿区地处多年冻土层,作为特殊的大厚度的区域性隔水层,将同一个含水岩(层)组分隔成上下两部分,隔断了上下间的直接水力联系,形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大含水系统。  相似文献   

11.
肖波  王嘉学 《民营科技》2008,(4):132-134
以珠江源区所处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区域性为背景,结合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概念与内涵,以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理念,运用环境学,生态学,地学等理论基础和方法,通过深入地分析影响珠江源区的各种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的内外机制,以人类社会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质环境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三者之间作用与演化机制,从理论上构建珠江源区的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煤矿的开采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煤炭的开采,破坏了矿区的地下水的系统环境,进而影响到了采区的地质构造,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探讨矿区地下水系统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对于保护地下水环境和采区地质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工程地质环境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不仅能够指导人们合理利用地质自然资源,预测地质灾害,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以天水地区城市地质环境质量问题为分析对象,选择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系统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天水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为天水地区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铝土矿开发建设过程的问题缺陷,文章以实际工程项目出发,分析了铝土矿的矿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找矿标志,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要想提高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分析的准确性,需从矿床所处矿区地质环境变化方面入手,来满足铝土矿产资源开发建设对找矿技术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10):207-209
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不管是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还是地质灾害防治,都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便为后期的地质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有效对策。本文主要对我国地质环境的实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地质环境利用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为以后的地质开发利用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治理,消除了采空区引发的地面塌陷的影响,从而保障运输公路及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本恢复矿区及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当地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持续发展,为当地农牧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利于社会稳定。对矿区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塌陷区地形地貌及植被,恢复植被提高矿区水土保持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上河地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体地质进行研究,从而对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对找矿方向进行论述,了解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可行性,为生产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鸭山市是一座有着60年历史的资源型城市,长期的资源开采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的突出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和巨大损失。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在大气、水的污染和各种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应完善相关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全方位的监测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矿山开发中,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占据重要位置,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探讨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明确矿山环境地质分类与特点,并介绍矿山地质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相关理论,提出需要积极加强矿山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海洋地质数据库数据处理过程,其目的是对数据库建设的基础环节有更一步的认识,以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章先介绍海洋地质数据库的数据实体;然后通过数据分组和分类加工、属性数据的批处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元数据处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数据处理过程;最后指出数据质量控制是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数据完整性、可靠性和可重复利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