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虚拟水视角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节水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2002年相比,201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输出的虚拟水量明显减少,进口贸易输入的虚拟水量增加较多,使得我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的虚拟水净输入量明显增加,对节约国内水资源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明显上升,而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进口比重较小,不利于节约国内水资源。调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能够产生巨大的节水效益,适度增加大豆、玉米与棉花进口的同时,增加我国蔬菜与水果等产品出口,可实现节水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2.
孙克 《开发研究》2007,(6):53-56
在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虚拟水战略主张贫水国从富水国进口水强度高的农产品来间接解决本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虚拟水战略由于未充分考虑贸易双方的水资源比较优势,认为只有贫水国和富水国之间才能发生贸易,这客观上使水资源在全球尺度上不能完全有效分配.文章将虚拟水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以中美农作物产品贸易为例讨论了比较优势理论在虚拟水贸易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中美农作物产品贸易基本符合虚拟水要素的比较优势原则,小麦和棉籽例外.如果中国变进口小麦和棉籽为出口小麦和棉籽,可为全球节水2.5174×109m3.对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要通过国际贸易节约全球有限的水资源,应充分考虑虚拟水要素比较优势,生产具有虚拟水要素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而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上的统计资料,研究了我国五大类农产品的贸易发展及其在全球贸易中的变化,从而探讨我国农产品贸易在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地位及其变化。结果发现:一是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上升;二是大宗农产品中的油籽与植物油和棉花进口比重偏大;三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增长速度差异很大;四是我国部分农产品进出口增长速度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后,研究青海如何根据农牧业比较优势变化,提出发展特色农产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一、青海省农产品贸易现状青海省农产品贸易主要以出口为主,进口仅有个别年份发生,且比重很低。1991—1999年青海省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实际出口比重最高为1992年,占出口总额的34.8%,其中粮油食品类占10.4%,畜产品类占10.7%,土产药材类占13.7%;最低为1997年,占总出口的11.5%,最高时的1992年比最低时的1997年高出近23个百分点。粮油食品类中实际出口比重最高的1991年为10.9%,最低的1996年为1.7%;畜产品类中实…  相似文献   

5.
孔祥智  丁玉 《山东经济》2013,(1):103-112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快速增长,同时自2004年开始连续8年出现贸易逆差。我国粮棉油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大幅下降,大豆、玉米等进口增幅尤其明显;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继续保持出口的优势地位,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出口优势明显,畜产品出口受阻。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产品供需呈刚性矛盾,农产品逆差或将常态化。我国在新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下,应主动调整我国农产品进口结构,布局我国农产品竞争战略,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和质量安全控制,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6.
水足迹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足迹等于国内用水量和虚拟水量净进口的代数和。本文以广州市为案例,分6个账户对广州市的虚拟水进行计算,最终得出广州市2007年的水足迹为989.32×108m3,其中工业产品的水资源需求最大,其次是农产品和畜产品。近年来广州市水资源的污染严重,水足迹理论的提出对于广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贸易联系持续期引入至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分析中,并基于3种生存模型即Cox比例风险模型、Exponential模型和Weibull模型,利用我国1995~2007年HS-6位数编码出口贸易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结论为:样本期内,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贸易联系持续期普遍偏短,其存活均值只有2.23年,5年存活率约为1/4,10年存活率也只有约1/5;同时对基于5个方面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本国总出口额、进口国消费能力及其地理区位、农产品初始贸易额和单位价值产品及其可替代性、贸易双方的前期贸易联系和所达成的双边贸易额、汇率变化及国际规则约束等,均会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产生影响。最后,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平稳发展及延长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外商直接投资也逐步增长。数据表明,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外资企业。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又有7成以上是在制造业。本文通过对1989—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表明,目前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创造效应比较突出,而贸易替代效应还未完全凸显。从长期来看,要继续保持外资企业出口贸易高速、稳定的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其出口质量,即增加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同时要对其进口实施更为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曹冲  夏咏 《新疆财经》2020,(1):72-80
本文基于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竞争力三方面的描述统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呈扩大趋势,出口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潜力巨大,出口贸易竞争力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具有比较优势,在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两国不具有比较优势;出口贸易发展水平较高,不同时段和时点变化特征明显。因此,中国与中亚五国应积极开展农业经贸合作,优化农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2001~2010年我国出口贸易的21类产品数据,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地区及产品结构差异并得出有益的启示:一是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正在优化,初级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逐年降低,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上升。其中凝结较多资本与技术的机电产品的比重同样逐年上升。二是我国出口地区结构正在优化,出口市场扩大化,各地区所占出口份额有均化发展的趋势。三是发生贸易摩擦时寻求替代市场以保证贸易安全是可行的,不仅要与主要贸易国家维持稳定的贸易关系,同时要重视有潜力的市场的开拓与良好贸易伙伴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芳 《北方经济》2008,(1):51-53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一)总体情况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体增长幅度较大,2003、2004年进口猛增,2004年至今3年来农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出现贸易逆差.逆差出现的原因:一是国家政策的作用,多进口尽可能减少与他国的贸易摩擦.二是由于进口关税大幅度减让和对主要农产品进口配额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中国经济普查数据研究对外贸易和FDI等全球化因素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的扩张并未提高中国的高技能工人就业比例,该结论与H-O模型一致;FDI与高技能工人就业比例显著正相关,验证了Feenstra-Hanson外包理论中有关资本流入影响就业结构的基本判断。进口贸易对国内就业结构的负作用主要表现为中间品进口对高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效应,而出口贸易对就业结构的不利影响则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此外,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企业及沿海地区的FDI强化了出口贸易对国内就业结构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我国1998-2012年的数据,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研究了服务贸易进口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且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即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相比,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更加有助于我国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也有助于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产生技术创新效应,但无助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产生技术创新效应;在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影响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呈现出"先促进后阻碍"的"倒U型曲线"特征,而且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低于6.318这一最优理论强度,我国依然处于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东盟已连续十几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贸易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脉冲响应函数法,采用1987~2005年的数据,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1987~2005年,在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中,产品总体呈现技术密集程度越高,对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越大的特点。但是,1987~2005年间中国自东盟国家进口的技术密集程度高的产品对我国经济增长却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2011,(19):53-54
2011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十个年头,“入世”给我国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这十年,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增长了4.8倍,进口市场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同时,农产品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出口增速,进口以初加工农产品为主,进口贸易仍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2011,(10):53-54
2011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十个年头,"入世"给我国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这十年,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增长了4.8倍,进口市场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同时,农产品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出口增速,进口以初加工农产品为主,进口贸易仍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林玲  余娟娟 《世界经济研究》2012,(9):51-56,65,88,89
本文利用国内附加值指标(DVS)衡量国际生产分割中"国内成分"相对"国外成分"的比重,并将DVS指标引入到传统的汇率传递模型中考察了我国21类61章CH商品在1998~2007年间季度出口数据的汇率弹性系数。得出结论是:生产分割条件下的商品国内附加值比重是影响汇率出口传递效应的重要变量,国内附加值比重越大,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明显,国内附加值比重越小,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不完全。在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国内附加值比重偏低的情况下,汇率波动将通过进口中间产品的成本变化显著削弱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及数量波动,最终造成汇率的不完全传递。由于各类商品DVS值的不同,这种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在具有Low-DVS特征的高科技产品中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最后是资源密集型产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产品外贸在发展战略的定位上,应当以增加和促进农民的就业与收入为基点,实行大进大出的农产品外贸战略,发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优势,尽量规避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的劣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所受到的冲击主要是结构上的,而不是总体产业。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整体情况来看,利是主流,发展是主流。从发展前景来看,中国有可能成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大国,与“土地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标志性国家相并列。  相似文献   

19.
入世过渡期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过渡期后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三年出现逆差,其逆差有收敛的趋势。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主要存在农产品品质不高、生产成本下降较慢、技术壁垒威胁严峻、对农业国内支持不足、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高和发达国家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等问题。因此,我国农产品生产要贯彻以质取胜战略,建立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充分运用惠农支农政策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对农产品进口的调控等。  相似文献   

20.
民勤县虚拟水及虚拟水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中国西北地区的发展,科学地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关系着西北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问题,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为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在介绍虚拟水概念和虚拟水贸易之后,计算了民勤县2005年虚拟水消费量和实际产量中的虚拟水量分别为1.93×108m3、9.24×108m3,分别为实体水的0.28倍和0.80倍。基于"水—粮食—贸易"确定五种不同情景,并结合民勤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民勤县实施假想的虚拟水战略的可行性和收益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虚拟水战略可以在保证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同时,增加了对贫水地区水资源供给量,促进了贫水地区经济增长,提升了贫水地区的社会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