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马原 《会计师》2011,(4):19-20
<正>2009年11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颁布了一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用于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2011年12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通过决议,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的正式实施时问由2013年1月1日延后至2015年1月1日,允许部分地区提前实施。IFRS9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IAS39)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进,包括对金融资产分类标准、计量原则以及减值模式的改进。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IFRS9的推行将带来会计领域重大变革以及企业金融工具计量的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3.
2014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或称"新准则")最终稿。IFRS9将从2018年开始实施,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IAS39,或称"现行准则")。金融资产的减值评估,IFRS9较之IAS39,在原则理念上有重大突破,IAS39的"已经发生损失(Incurred Loss)"模型完全被IFRS9的"预期信用损失(Expected Credit Loss)"模型所取代。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核心特征是前瞻性及动态性:在会计期末,应将金融资产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违约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相应拨备。一、修订背景及实施进展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11月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一直在进行金融工具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的替换工作。2014年7月完整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2014)或IFRS9)的发布,标志着该替换计划除宏观套期会计以外的部分均已完成。IFRS9(2014)将于2018年起强制生效实施,综合涵盖替换项目所有三个阶段(即分类与计量、减值以及一  相似文献   

5.
姜毅 《财会学习》2010,(7):71-72
次贷危机的爆发在规则层面上引发了一系列的会计问题,暴露出现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亲周期现象、过于复杂等诸多问题,在相关利益方的督促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对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和估值方式做了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2016年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 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IFRS16)。2019年1月1日,其已经正式取代《国际会计准则17号—租赁》(IAS 17)成为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新准则的生效对账务处理、财务报告列报及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租赁》准则发生修订的原因,一是企业租赁的资产更符合基本准则关于资产的定义,《租赁》准则修订后能达到与基本准则相匹配;准则修订前企业可以选择尽量采用经营租赁来美化杠杆比例和资本回报率,《租赁》准则修订后能规避粉饰财务报告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PREFACE2009年11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引入了金融资产二分类法,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四分类法比较而言,其优点与不足并存,因此两者的比较对于我国会计准则未来的趋同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一、引言为了简化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改善财务报告质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09年11月12日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以下简称IFRS 9),IFRS 9引入了有关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的  相似文献   

8.
财务报告的复杂性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之一。为了简化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决定从改革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资产减值和对冲会计法等三个方面用IFRS9取代现行的IAS39的内容。2009年11月国际会计理事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9,对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进行重新规定,并规定实施时限为2013年。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的爆发在规则层面上引发了一系列的会计问题,暴露出现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亲周期现象、过于复杂等诸多问题,在相关利益方的督促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对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和估值方式做了新的规定,降低了金融资产会计准则的复杂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背景下,新准则的出台将影响到国内相关金融企业资产的分类、估值以及损益的确认.  相似文献   

10.
2014年7月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宣布结束其2009年启动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改革项目,并正式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生效,允许提前采用。按照2010年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按IFRS9修订,并力争与IFRS9同时强制生效。这意味着《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10,(3):78-79
财务报告编制者普遍认为,2009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FRS9):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目前在执行上存在着诸多挑战。对此,安永专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2017年5月18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同》(简称"IFRS 17")。新准则取代现行的会计准则IFRS 4,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保险合同的、一致且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IFRS 17要求保险负债以当前履约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13.
陈德荣 《上海会计》2010,(11):23-26
2009年7月9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FRS)发布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财政部会计司于2010年11月1日印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现将这两个准则的有关内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4年7月24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完整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将取代IAS 39中绝大多数的指引,要求自2018年1月1日会计年度起,正式实施IFRS9.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限,在实施IFRS9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IFRS9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了新老准则中减值会计的差异、展示了我国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减值计提相关情况,探讨了城市商业银行实施IFRS9减值会计的挑战及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国际     
加拿大确认2011年起采用IFRS近日,加拿大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确认,盈利性公众公司将从2011年起开始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以替代原先执行的加拿大公认会计原则(Canadian GAAP)。正式转换期为2011年1月1日及之后开始的财年,从该财年开始,财务报告的编制将遵从IFRS。  相似文献   

16.
2003年6月19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第1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首次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1)。IFRS1规定了企业在首次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编制其一般目的财务报告的基础时应当遵循的程序。IFRS1对自2004年1月1日或以后日期开始的报告期间,首次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有效。 IFRS1的适用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首次采纳者指第一次明确且无保留的表示其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将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企业。如果企业在前一年度为内部管理需要已经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了财务报告,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并有力地推动了会计准则全球趋同。与此相适应,以《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发布为标志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由此形成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众所周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实质性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特征。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在即,会计理论界和准则制定者都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面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开始实施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CAS)是由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2007年1月1日逐步开始实施。中国新会计准则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蓝本,其中对公允价值的引入,是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还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在非洲的采纳和实施是被广泛接受和承诺执行的。由非洲40个专业会计组织组成的泛非洲会计师联合会(PAFA)于2011年投票决定在非洲采用IFRS和IFRS中小企业准则(SMEs)。截至目前,准则的采纳实施由上市公司引领,由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及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巩固强化。目前,对于不同的非洲国家,IFRS的采纳和实施处于不同的阶段。例如,南非全面采纳和实施了IFRS。而东南非国家(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则仍在采纳的过程中。西非的形式则多种多样,西非货币区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1月19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外发布了新修订的套期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且将合并到修订后的IAS39并于2009年11月发布的IFRS9(金融工具)。套期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历程如何,为什么要修订,修订后的主要变动有哪些,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界该如何应对等,均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