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在当今国际交流愈发密切的新形势下,我国应当注重对于海外市场的开拓,通过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贸易方式,从而实现国家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贸易作为国与国之间发展、交流的主要渠道,通过促进国际间贸易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因此,本文以基于新形势下的背景条件,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促进贸易发展的有效建议,希望能为我国本土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国际物流发展的历程、特征和趋势 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物流业已成为国际间商业贸易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和必要手段.我国作为世界进出口贸易大国。国际物流方面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对国际物流基本概念和我国国际物流现状的描述,分析了今后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国际物流,是为进出口货物实现国际间流动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活动。中际物流中心,是提供国际物流服务,且具有一定集散功能的物流活动空间场所。作为国际贸易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国际物流中心关系到整个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效率,对促进贸易与经济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各级政府外向型经济建设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张丽 《北方经济》2006,(8):79-80
当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我们更要关注中国与邻近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并且要深入研究发展中外经济贸易的策略和办法.本文着重探讨发展中国与俄罗斯两国间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俄语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乖离倾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国际间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较量 ,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然而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随着世界经济资本大规模地跨国界流动 ,企业的发展正在打破国家的界限。以进出口贸易显示一国竞争力的指标已经不能够真正反映一国的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丰富了。“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乖离的现象启示我们创造出一批优秀企业是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丽 《北方经济》2006,(4):79-80
当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我们更要关注中国与邻近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并且要深入研究发展中外经济贸易的策略和办法。本文着重探讨发展中国与俄罗斯两国间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俄语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8.
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而言,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发展尚处起步阶段,但市场前景广阔。在中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服务贸易的背景下,有效开发与金砖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往来将成为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力图在分析金砖国家各成员国服务贸易构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指标,找出中国与金砖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利益契合点,并针对各国的服务贸易特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不断增加,使其成为现代战争资源准备的重要内容。国际贸易对国防领域的渗透,反映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由于技术进步,加速了战争资源在国际间流动和配置,因此,国际贸易的展开将有利于增长国防经济潜力,提高国防经济实力和优化国防经济结构,有利于优化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组合。在国民经济动员中,为了确保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和把握战争主动权,往往需要根据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利益,有条件地进行国际贸易,特别是入世后更要在加速贸易往来中强调贸易安全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下,电商成为了经济社会中最热门的产业,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越发密切,跨境物流的发展也产生了质的飞跃。跨境物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将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并最终达到促进我国跨境物流发展的目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依存度变大,一国如果单方面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极易招致相关国家的贸易报复,最终可能导致的贸易战会给双方福利带来极大损失。因此学者开始讨论有管理的贸易体制,在这种贸易体制下,国际间可以相互协调,加强合作,避免冲突或两败俱伤的局面。很多国家通过建设国际新秩序对国际贸易进行管理,例如通过GATT对国际贸易的管理实践,这为学者带来了启发。因此,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1986年贸易收支顺差达到961.5亿美元,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为520亿美元。在国际支付中对曰元的需求越来越大,有形成美元、德国马克和日元三足鼎立之势。在这一形势下,其它国家希望兑换这三国的货币,而这三种主要货币将会互相制约。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将潜在地改变国际货币体系。有关人士认为,随着日元在亚洲地区贸易和金融活动中使用的增加,一个日元区正在东南亚出现。据日本通产省公布的数字,在1987年时,日本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13.
吕超 《中国集体经济》2012,(8X):100-101
由于近年来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国际间的融资渠道也越来越宽广。虽然我国银行在近年来在融资渠道方面的进步速度很快,但是就我国银行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因此,应加强我们国家对国际间贸易融资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使我们国家在国际间贸易融资环境中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林华 《开放潮》2002,(8):50-51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往来日渐频繁,全球资本流动量也随之增大。 据移民年度报告Migrant YearBook统计,旅居海外的华人已超过5000万人,这是一个境外资金汇入中国的庞大群体。中国国际汇款市场凸现巨大潜力,并引起了国际金融巨头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每个国家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而技术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国际技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其重要性也越来越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严重,这是由于发达国家掌握着大部分技术的核心权力,因而发展中国家遭受了更多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利冲击。文章从影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因素出发,发现国家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国内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技术保护水平,并且为我国如何在技术贸易中更好的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作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肖绍萍 《特区经济》2011,(4):233-23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实现了零关税。文章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出发研究了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在贸易与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东盟建立农产品物流安全机理、促使农产品物流产业升级、构筑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立农产品物流加工技术体系、推广农产品绿色物流等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的战略设计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深圳营造国际物流系统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物流是深圳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超越国境的物流活动,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都必须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因此,深圳物流跨国经营必须在发展国际物流运输的同时寻找贸易机会,求得理想的货源市场和消费市场,以商流带动国际物流的发展。深圳市外贸进出口……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与经济发展不断要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形势下,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推进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创新。在全球经济实现一体化与数字时代的基础上,各个国家的经济模式与全球之间的贸易合作也开始发生着变化。电子商务的产生及发展使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对外出口的成本大幅降低,利润大幅上升。这也是现代企业至关重要的业务平台与发展窗口。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为各个国家贸易往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与手段。目前,如何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各个国家考虑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立天津区域物流中心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物流系统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一种主导力量,对提高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效率、提升区域市场竞争能力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区域物流中心作为区域物流系统的核心,其建设对物流中心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实现城市快速发展并与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区域能否在区域间乃至国际间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北部湾是西南出海最方便的通道之一,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支持下,北部湾经济区成为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北部湾的发展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及广西货不走广西港的物流障碍,为了促进北部湾港的发展及贸易便利化,北部湾应加强物流通道的建设,建立由港区到交通枢纽再到整个泛北部湾地区的有效交通网络,形成由点及面的运输和贸易体系,给港口的发展创造新机遇,实现贸易的真正"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