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从固定汇率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变迁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变化。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升值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人民币升值将给处于改革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面对升值压力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以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洁 《云南金融》2011,(8Z):8-8
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从固定汇率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变迁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变化。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升值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人民币升值将给处于改革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面对升值压力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以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琳 《新金融》2009,(11):23-26
考虑到我国经常项目开放,资本项目尚未开放,我国汇率改革以来推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以及我国汇率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短期看,人民币可能会继续围绕目前的汇率水平窄幅波动;中长期看,我国汇率将在宏观经济、国际收支、财政收支、通货膨胀率、利率、外汇储备和汇率制度改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呈现"升幅可控、波幅较小"的缓步升值态势。  相似文献   

4.
政策要揽     
《国际融资》2010,(7):72-73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陛”。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际收支连续多年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笔认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目前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当前必须在汇率稳定和消除升值预期以后再考虑逐步调整,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本外币政策组合有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外汇储备观察,发现了其与理论推论所不同的表现,既有存在又有变化。这些经济体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之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都积累了一定的外汇储备,之后又在储备自身收益、汇率变化、资产价格变化、以及偶有的外汇市场干预等因素下变动。所以,外汇储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仍有其存在价值,包括外汇市场干预、支持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履行国际经济中的责任等等,不能仅凭其存在及变化否定浮动汇率制度本身。因此,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也就仍然要对其外汇储备进行合理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2001年10月以来匈牙利福林汇率先后实行水平区间盯住和自由浮动制度。通过分析此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和汇率走势,发现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通胀目标制在匈牙利的实施,但自由浮动制可能并不是最优的选择,改善经济基本面是防范汇率冲击的根本。这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政策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本外币政策协调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汇率超稳定背后是汇率固化,已经不能适应宏观金融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有必要基于二元经济转换进程中本外币政策协调来安排人民币汇率改革:把汇率政策纳入货币政策框架,保持利率和汇率改革的协调,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辅以灵活的汇率政策,并积极发挥汇率政策的经济结构调整效应。  相似文献   

9.
张三宝  周宇 《新金融》2017,(6):19-25
汇率制度选择问题长期以来是国际金融领域关注和争论的重要论题。本文通过对2001年至2014年全球汇率制度变化的梳理,发现选择中间汇率制度的经济体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这一事实与传统的"中间汇率消失论"相悖。通过对全球汇率制度与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关系的分析,本文认为中间汇率制度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建议,即,维持和优化当前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李孟菲 《时代金融》2014,(11):21-22
本文以探究新时代中美利率与汇率相关性为目的,从利率平价理论出发,通过对中美两国最近九年的利率与汇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下,中美利率和汇率联动关系有所加强,但从整体来看联动关系依然不足。据此提出政策建议: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积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合理安排金融改革次序,切实加强各国国内政策的协调一致和国际间的共同合作。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利率平价机制的制度约束及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所做预测并不契合,原因在于我国的利率平价机制受三大制度约束:利率管制性强、国际资本的有限流动性和人民币汇率缺乏有效波动。当前,我国利率平价机制调节利率、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还十分微弱,在现有制度约束下还尚不具备完善利率平价机制发挥作用所要求的条件,改善制度环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自1949年至今,我国的汇率制度基本上固定在固定汇率制度上,但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特点,政府也进行了汇率政策的微调,目前采取的是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期,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人民币升值舆论,主要出自于其各自经济复苏的需求,具体指发达国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1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此次汇率改革是在外汇储备过高、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经济形势下进行的,与以往汇率改革有很大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既不适合实行严格固定的汇率制度,也不具备条件充当国际上关键货币,实行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在战略过渡期内,仍需要借助美国等中心货币的优势,走向亚洲区内的重要货币。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可在保持适度灵活性的前提下“搭便车”;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及时释放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可给国内经济调整与转型以适当的条件和时间。当前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利率规则与汇率安排的不同组合纳入NK-DSGE模型,研究美元加息冲击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影响及外汇储备需求规模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临时加息冲击时,通过外汇市场干预实施固定汇率安排,可以适度规模储备需求维持汇率目标,从而给予利率政策更大独立空间,在维持短期金融稳定和产出平稳方面优于其他备选政策组合;持续加息冲击时,通过外汇市场干预实施管理浮动汇率安排可根据逆经济风向行事原则权衡调整汇率浮动区间,比单纯使用利率规则实施管理浮动汇率更为有效,与外汇市场干预实施固定汇率安排相比,经济波动、储备需求与汇率波动程度相差不大,在持续加息周期内固定汇率安排难以有效实施时,将是适应我国资本项目日趋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时期的可行汇率安排。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民币汇率的实际汇率与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所作预测并不契合入手,分析我国利率平价机制的三大制度约束:利率管制性强、国际资本的有限流动性和人民币汇率缺乏有效波动,进而探讨在现有制度约束下,我国利率平价机制的表现形式及作用效率,最后对完善利率平价机制作用所要求的制度环境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要求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从央行继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表述看,增强人民币对主要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双向浮动弹性和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目前我国汇率政策目标的核心元素.本文运用国际清算银行(BIS)有效汇率计算方法,定量分析德国在浮动汇率条件下维护实际有效汇率高度稳定的经验和政策,为维护好我国汇率政策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对外币的“货币反替代”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现阶段存在的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居民抛售外币持有本币这一"货币反替代"问题,已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和开放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国民收入水平、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汇率稳定程度、国内外的短期利率水平及其差异、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人民币可兑换程度与外汇冲销机制的发挥。为此,要因势利导,加快推进人民币可兑换的步伐;改革和完善银行结售汇制度;增强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实施多元化储备政策,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变招商引资战略为招商选资战略,限制投机性资本流入。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央行在维持有管理浮动汇率时,向市场大量买入外汇,被动超发大量基础货币,同时,为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又被迫动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从市场中回收流动性,这种机制最终导致我国当前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因此,我国应采取措施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配合下,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促使经济内外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成为国内外焦点的事实提醒我们,问题的根本不是汇率水平的高低,而是汇率制度本身。汇率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则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从对外贸易、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增长等三个方面来看,自由浮动汇率应该成为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