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假广告泛滥根源的法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经济学意义上讲,虚假广告是经营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利益驱动是虚假广告泛滥的经济动力,违法成本低则为虚假广告泛滥提供了条件.现行司法救济不足、行政监管不力、监管体制不完善、消费者自身问题等因素直接或间接降低了虚假广告的违法成本.规制虚假广告的有效方法是提高虚假广告的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2.
王越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26-227
广告作为一种品牌建设和品牌发展战略形式,在发展壮大企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虚假广告盛行,而明星代言的虚假广告的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同时也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并且对社会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国法律对于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规定还不完善,部分商家、企业、明星唯利是图,同时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不成熟。鉴于此,应通过借鉴相关国外法律法规,完善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违规违法药品广告时有发生,虚假、不实的药品广告宣传严重扰乱了药品市场的秩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公立医院垄断药品购销价格,医药广告市场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导致虚假药品广告违法成本低、投机利润高,同时患者对违法药品广告没有辨识能力,也使得药品广告市场更加不规范.本文分析了我国药品广告管理现状,探究了虚假药品广告产生的原因,并对药品广告市场的规制及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告审查制度仍需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谦 《经济论坛》2000,(17):30-30
正如经济繁荣往往伴生着无序与违法,广告业同样会受到无序与违法的困扰,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广告的误导、虚假乃至欺诈行为,它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为了有效遏制广告违法行为,规范广告市场,建立预先防范机制自然被提上日程。 1993年 7月,我国即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广告发布前审查制度的试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广告审查机构的设置、审查程序以及审查标准等做了一些具体规定。而两年后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更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广告发布前审查制度,特别规定对事关重大的特殊商品,如药品、医疗器械、农药…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生产力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某些医药企业为片面追逐利润最大化,置广大消费者与社会利益于不顾,严重违背法律与道德原则。诸如在市场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药品;采取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制作及播放虚假广告;诱惑及强迫消费者购买等。因此,重视研究医药营销道德已成为理论与企业界的重要议题。然而,我国学术界对医药营销道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医药企业的营销道德观念还很淡薄,制定营销道德标准的医药企业更是微乎其微。因此,深入开展医药营销道德的研究对提高医药企业营销道德水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上市成为了大量国企市场化的必由之路。企业财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书面文件,虚假或经过粉饰的财务报表将会影响我们对企业的这些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财务报表的虚假主要是由于会计信息的失真,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违法造假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真实性,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有待提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律追究制度缺乏、公司治理不完善是两个重要方面。为此,应当强化相应的法律责任,完善公司治理和其他基础制度。  相似文献   

7.
广告是联结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消费者获取信息、了解市场的重要渠道,也是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虚假广告的屡禁不止,不仅挫伤了人们对广告的信任,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以及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正当竞争关系,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虚假广告的普遍存在给消费者、其他经营者、市场信息、媒体公信力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是政府重点打击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生产力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某些医药企业为片面追逐利润最大化,置广大消费者与社会利益于不顾,严重违背法律与道德原则。诸如在市场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药品;采取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制作及播放虚假广告:诱惑及强迫消费者购买等。因此,重视研究医药营销道德已成为理论与企业界的重要议题。然而,我国学术界对医药营销道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医药企业的营销道德观念还很淡薄,制定营销道德标准的医药企业更是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颁布实施以来,对查处虚假广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经营秩序,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但“含有虚假内容”的广告并未匿迹。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颁布实施以来,对查处虚假广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经营秩序,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但"含有虚假内容"的广告并未匿迹.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3,(3)
时至今日,违法药品广告依旧是广告治理中难以攻克的瓶颈问题。旨在将相关违法信息公之于众的药品广告公告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彰显了其在缓解信息不对称、增强法律威慑力、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畅通广告执法监督渠道等层面的功能优势。就制度设立的初衷目标而言,目前公告制度的实践运作与应然状态尚存在一定差距。扩大公告内容的全面性和透明性、促进公告发布的及时性并拓展公告传播的广泛性是有效彰显和实现公告制度功能优势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金鸿梁 《当代经济》2006,(1S):2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颁布实施以来,对查处虚假广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经营秩序,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但“含有虚假内容”的广告并未匿迹。  相似文献   

13.
"法眼"透视虚假广告对我国经济的危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量“虚假广告”开始充斥市场。虚假广告对于我国经济的危害极大,任由其泛滥,会严重地破坏我国尚未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虚假广告对经济的危害出发,分析了治理虚假广告的法律依据,并对依法治理虚假广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新形势下,广告事业迅速蓬勃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年来虚假广告有蔓延之势,群众反响很大。为何虚假广告屡禁不绝,其原因何在、如何治理,值得探讨。 虚假广告是内容不真实,宣传事实根据与客观事实不符,广告宣传的商品或服务与用户和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罗傲 《经济研究导刊》2009,(31):120-121
在市场竞争中,明星代言广告因其对消费者的巨大效应,成为众多商品生产者竞争的有力手段。而近年来明星代言的虚假广告不断被揭发,消费者中对追究代言明星的法律责任的呼声不断增强。中国现行广告法并未就明星的广告代言行为作出具体规范。结合现存观点,探究追究广告代言人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以明确虚假广告代言人的应负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虚假广告给消费者和用户造成损失的,必须承担赔偿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  相似文献   

17.
当前,明星代言广告广受推崇.但是,部分明星所作的广告存在诸如虚假、误导消费者等突出问题,明星就其所作的广告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及承担何种责任,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明星在此法律关系中处于特殊的法律地位,虚假广告责任主要在广告主、广告商、消费者自身等,而非代言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明星就不用承担责任.为了有利于规范商业广告的制作和发布,保护消费者及明星的合法权益,笔者在此仅对明星代言人怂的法律地住、要不要承担民事责任、何种情形下承担责任、承担何种民事责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会计人员业务、道德水平等因素。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因而治理虚假会计信息,既需要努力消除和改变易于导致其产生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也需要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温万名 《经济师》2008,(10):76-77
商品房销售广告的法律性质及相关的法律责任问题对确定商品房交易过程中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虚假广告的存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虚假商品房预售广告侵害的是多重客体,包括消费者利益、竞争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违法行为的多重性,从而产生多重请求权。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的中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不健全,媒体治理可以作为法律制度的补充,起到信息传播和公司治理所起不到的作用.本文从媒体报道的动机、治理机制、效果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述评,希望对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启示,更好地发挥媒体报道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作用,提高我国公司治理的水平,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