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连续数年,在我国主要大型钢厂与国际主要铁矿石供应商的谈判中,中方无论如何努力,却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每次均以供方或多或少的提价而告终。一年一度的全球长期协议铁矿石年度价格谈判,成了我国钢铁业无法摆脱的“魔咒“。  相似文献   

2.
林华 《沪港经济》2005,(4):23-24
近日,日本新日铁公司与全球 两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CVRD 公司和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均达 成了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达71.5% 的协议。有消息指出,日本是操纵此 次全球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幕后"黑 手",意在稳固其在亚洲价格谈判中 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是铁矿石需求方的一个巨大的寡头。怛在历年的铁矿石谈判中,我国都被迫接受高涨价,几乎失去了最大需求国应有的“话语权”。“话语权”的丧失使得我国钢铁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利润被压缩甚至亏损。  相似文献   

4.
自从1981年实行铁矿石价格年度谈判,特别是2002年中国作为亚洲钢铁业界代表之一加入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就呈年年上涨、涨幅不断扩大、谈判时间越拖越长、谈判难度越来越大的态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2008年铁矿石进口量4.4亿吨,预计今年进口量将达到5亿吨,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50%以上,但中国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却不具备举足轻重的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关铁矿石谈判的消息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按照惯例,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将启动2007财年的铁矿石谈判工作。据了解,全球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和力拓集团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采取不同方式在中国率先展开公关。尽管谈判的最终结果尚未出来,但研究这个问题,无论对于此次谈判,还是今后的谈判,都具有现实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就在人们还在猜测2007年度铁矿石价格走向时,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桌上终于出现了"中国价格"。在新一轮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上海宝山钢铁集团12月22日晚宣布,继21日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2007年度长期合同铁矿石首发价格之后,22日又先后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所属哈默斯利公司及必和必拓公司达成了新一年度的首发价格,价格涨幅都是9.5%。此举标志着中国率先完成了新一轮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为全球铁矿石定下了基准价。人们不难看出,从新一年度谈判的"低调揭幕"到9.5%的价格涨幅基点,意味着更为理性的态度正在回到铁矿石价格的谈判桌上。  相似文献   

7.
塔塔 《西部论丛》2009,(7):71-73
在日韩钢厂与海外矿商达成铁矿石价格协议之后,中国钢厂仍然坚持40%的降幅不变,而海外矿商明确表示不接受这一降幅,谈判大有破裂之势,并且中钢协表示已经做好谈判破裂的准备。一旦铁矿石谈判破裂,中国进口国外铁矿石将如何定价?中国钢厂又如何才能规避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国际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谈判机制多方博弈模型,借助模型推导了不同情形下价格谈判的均衡价格和各方收益,解析出谈判各方地位、策略、成本、经济联系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均衡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致近年来国际铁矿石供求双方利益严重失衡和价格处于高位的原因并不在于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本身,而是由于与价格相关的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客观认识沿用多年的国际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决定机制的特点和适用的环境,对我国钢铁企业寻求合理的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努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的加大,国际铁矿石出口商不断缩短铁矿石谈判周期,目前已趋向现货交易。作为国际上铁矿石需求最大的一方,中国竟然毫无话语权,文章将分析该问题存在的原因及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铁矿石谈判风云2005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起伏跌宕,几乎打破几十年来有效运转的铁矿石贸易谈判机制“世界钢铁工业正在处于自‘二战’以来的第二个黄金期。”国际第一大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表示,“第一个黄金期从1945年开始,到1975年结束,由日本钢铁业主导。第二个黄金期从1995年开始,正在由中国主导。”他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钢铁业快速增长的状况还会持续。BHP在“第三届远东钢铁会议暨2005年中国铁矿石会议”上向到会媒体广泛散布了他们这一观点。有中国主要钢铁厂商  相似文献   

11.
钢铁抉择     
作为世界钢铁最大的生产国,中国对于钢铁市场的调控足以引起全球钢铁市场的骚动。面对逐步消减出口退税以来钢价上涨的因素,国际铁矿石生产国亦闻风而动,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变得更加纷繁复杂。我国钢铁行业的落后产能比例大,这也为我国钢铁业的发展埋下了苦果,更为可怕的是,铁  相似文献   

12.
漫话     
久拖未决的2009年度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谈判,8月17日"出人意料"地撕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宣布,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与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  相似文献   

13.
铁矿石涨价引发中国钢铁业变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根 《上海国资》2008,(3):16-17
2月18日,日本新日铁和韩国浦项制铁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协议:2008财年淡水河谷公司两种不同铁矿石的基准价格分别上涨65%和71%。随之.包括中国宝钢在内的世界各主要钢厂都陆续与世界矿山巨头达成铁矿石基准价格谈判协议,认同上述涨价幅度。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协议价格谈判由此降下帷幕。  相似文献   

14.
说法     
在铁矿石的谈判中,宝钢代表的中国钢厂就像秋菊的丈夫王庆来被踢中“要害”——作为国际铁矿石大买家的中国,却没有任何定价权。  相似文献   

15.
1月19日,在市场对铁矿石现货价和年度合同基准价的一片“涨”声中,两大国际矿商必和必拓和力拓已绕开中国这块“难啃的骨头”,转而和日韩钢企进行“一对一”的谈判。中国的铁矿石谈判由此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日本钢铁联盟数日前证实,“两拓”已与日本钢企展开谈判。  相似文献   

16.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4月2日表示,目前铁矿石谈判形势十分严峻,中钢协号召国内具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钢企和贸易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不从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抵制其垄断行为。单尚华说,中钢协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自存铁矿石,足以保证钢厂正常生产两个月,而且目前我国港口仍积存铁矿石7500万吨。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国际铁矿石合同新价谈判为出发点,运用博弈论剖析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铁矿石贸易的定价权。提出如何取得中国应有的定价话语权的必要措施:1、与日本、韩国合作,结成价格谈判联盟;2、尽快提高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3、通过与外商合作开矿等方式,打破垄断;4、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铁矿石资源长远供给战略。  相似文献   

18.
国际铁矿石定价策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娜 《改革与战略》2012,28(2):58-59,65
2008年以来,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动摇。文章针对定价模式机制的变动,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于铁矿石供需双方定价机制进行分析,揭示铁矿石定价过程中双方的谈判地位的转变,并从需方角度提出采用反"哈灵顿"博弈策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一致对外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运动直接带动了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继而导致了世界铁矿石需求量的迅速增长。随着世界尤其是我国对铁矿石需求的急剧增长,全球铁矿石开采得速度明显加快,但供给仍赶不上需求。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家,2008年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总量的52%。但中国在定价方面却缺乏相应发言权。然而国外铁矿石生产集中在三大企业,而作为主要买家的中国企业分散议价,在国际铁矿石资源上基本没有说话权利,进口铁矿石价格受制于其他国家。我们应主动加强对我国未来铁矿石战略的研究和思考,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变国际矿价谈判中受制于人的现状,争取在铁矿石价格上的发一言权,变被动为主动,从而维护我国国民经济和钢铁企业的安全与利益。  相似文献   

20.
李敏 《东方经济》2005,(4):56-58
2月底,国际两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宣布与日本新日铁公司达成协议,从2005年4月1日开始把铁矿石出口价格提高71.5%,这是铁矿石在去年提价18.6%后的再度大幅提价。代表中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铁矿石谈判的上海宝钢,最终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