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验资的制度基础着手,探讨了验资的价值基础;其次对验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公司法中有关验资方面的政策规定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对防范验资业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素萍 《经济师》2012,(9):135-137
验资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也是一项十分重要、十分严肃的工作。尽管验资业务收费少,但其责任却非常重大。文章针对近几年验资诉讼案件的多发,验资成为高风险业务的现状,首先对验资和验资风险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进而从注册会计师自身因素、会计师事务所因素、客户因素、执业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验资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从验资风险的成因入手,提出了合理规避验资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莉 《经济研究导刊》2013,(25):152-153
验资报告是对截至验资日止企业实际收到出资者投入的注册资本金额的证明,是办理工商注册登记、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实际的验资业务中,有些执业人员审验程序实施不到位,对验资准则缺乏深入理解而轻率执业,给相关执业行为带来较大风险。针对具体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执业问题作了相关说明,并对特别需要关注的事项及相关审验程序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活跃,注册会计师的验资业务越来越频繁,出现的验资风险问题也越来越多。在从事验资活动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更加谨慎小心,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验资事项流程,规避验资风险。以下就注册会计师在验资业务开展时的常见问题和规避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验资诉讼案件不断增多,一些事务所为了避免验资带来的风险,尽可能地少做或不做验资业务,但这会导致注册会计师不能满足验资业务需求的问题.为此,我们认为逃避验资业务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验资质量,合理规避验资风险.  相似文献   

6.
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人民法院审理验资纠纷定要公正司法。对最高人民法院[1996]56号法函,人民法院要正确适用。验资报告不应被视力是对审验单位日后偿债能力的保证。委托人或第三人因使用验资报告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无关。验资诉讼中应正确区分各方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投资主体及出资方式的多元化格局的出现,验资风险规避的重要性,和时验资业务的规范越来越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笔者作为一名在校的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就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浅谈验资高风险的原因和规避问题.  相似文献   

8.
潘静 《经济师》2007,(4):236-237
对验资的风险规避问题的研究以减少法律诉讼是目前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形成验资风险的原因主要是法规的不完善、行政部门各自为政、“深口袋”理论的滥用、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过高期望。规避验资的风险首先要完善有关法规并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沟通;其次要了解被审验企业,减少验资的盲目性;再次要抓住重点,恪尽职守;最后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从根本上规避验资风险。  相似文献   

9.
全民缺位——关于新股发行体制成因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现行的新股发行体制包括三个环节:(1)低市盈率的行政定价办法;(2)冻结资金的确认认购比率办法;(3)冻结银行资金的验资办法。股票一级市场的计划定价和冻结客户和银行资金的验资方法,造成了巨额的货币和基础货币冻结,影响了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扭曲了股票一、二级市场的资金关系,制约了公众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诸多方面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1998年底,证监会出台了新股发行定价报告制度,要求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对股票发行价格作出解释。但该办法仍未改变证监会确定价格的体制,作为新股发行体制问题核心的计划定价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3年修订)》将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登记制,取消了对公司注册资本首次缴付比例和实缴期限的要求,且同时取消了验资和实收资本登记的要求,这将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和明确股东实缴出资的会计操作规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3年修订)》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进行变通解释等手段,消除现有公司出资制度对债权人利益保护不足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张立 《经济论坛》1997,(11):43-43,45
加强注册会计师验资工作的思考张立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各项法规制度的健全,注册会计师的验资工作对保证企业注册资本的真实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很多企业投入资本不实,验资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秩...  相似文献   

12.
论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红英 《经济师》2004,16(9):76-77
如何追究注册会计师的民事法律责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 ,验资是设立企业的必经程序。文章对这个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的顺序以及范围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种类和业务数量急剧增加,为建立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明确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农村信用社不断地发布、修订、废止制度,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活动按照一定的流程,依据制度灵活开展,但是在制度的制定和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农村信用社制度的问题进行表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叶祥凤  喻强 《当代经济》2005,(10):64-6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通过扶持、鼓励、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许多政策,使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近几年内无论在全国或区域内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给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带来了广阔的业务市场,为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会计师事务所在为中小型企业客户提供审计、评估、验资等业务眼务过程中发现,由于中小企业受其自身特点的局限,容易给事务所的审计活动带来很大的审计风险,所以必须对中小企业的审计风险加以识别和防范。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爆发了震惊整个行业乃至全社会的三大案件: 1992年,深圳原野公司事件涉及“深圳特区会计师事务所”,几名注册会计师被剥夺执业资格,部分工作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事务所被勒令撤销; 1993年,北京中诚会计师事务所二分所为非法集资、从事诈骗的“长城公司”提供“服务”,受到有关部门严肃查处,波及到事务所的全部十三个分所,导致“全军覆没”; 1994年,海南省财税厅责令在承办“中水(海南)长城国际投资集团”验资业务中弄虚作假,出具虚假验资报告的海南新华会计师事务所停业整顿。 上述这三家会计师事务所均因出具虚假报告造成严重后果而被撤销、没收财产,有关注册会计师也被吊销执业资格,有的甚至受到了刑事责任的追究。除此三大案件之外,涉及注册会计师的中小型诉讼案时下更有日益上升的趋势。如何避免法律诉讼,增强本行业的法律责任感,已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非常关注的问题。 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  相似文献   

16.
余伦芳 《经济师》2003,(6):218-219
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贷款业务的规定较旧制度有了重大突破 ,主要表现在贷款定义、分类、准备金制度和利息收入处理等方面。文章就此进行了一一分析 ,并就新制度对贷款业务的规定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业务外包的内涵及其理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业务外包的优势日益明显。通过外包,许多企业获得了质量、成本、时间等诸多益处。文章从业务外包的内涵出发,对其一般理论基础交易费用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进行了阐释,指出了二者在解释企业业务外包的区别,并对企业进行业务外包的功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一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行为,与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中所进行的投资办企业有着质的区别。因而,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中就涉及到一些财务会计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一、关于会计处理的依据与会计处理日期确实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必须由有资格的评估机构对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以国资部门确认的净资产价作为国有资产折股和确定股权比例的依据。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须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并出据报告。可见,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在会计处理上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依据确认的评估结果对原国有…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票据贴现业务蓬勃兴起。该业务的发展不仅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多元化,改变了以往农村信用社资产业务单一的状况,而且也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了货币资源的有效配置。但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票据业务,无论是在票据的签发、承兑上,还是在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上,都受多种因素制约而表现为发展滞后。一些农村信用社为扩大该类业务的规模,在办理这项业务时存在业务操作不规范现象,影响汇票的承兑结算,易造成风险隐患。为防范和控制票据业务风险,就票据贴现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注册登记中,股东以非货币资产进行出资都需对其价值进行评估,为了满足股东的验资注册要求,评估师的倾向会导致对评估价值类型的错误运用。评估实务中出现了笔者所列的"出资者的出资额成为评估师形成评估值的前提、实物资产评估偏重于成本法的应用、无形资产评估参数的随意性较大"问题。对处于成长中的我国评估师行业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