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座城市要发展,城市建设是一大要务,飞速发展的重庆在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国设计师慕名前来。来自菲律宾的高翔文(Alvin)也和其他外籍建筑师同行一样,在这座城市马不停蹄地忙碌着。在他的眼中,重庆有着怎样独一无二的魅力?他来到这里要实现一些什么样的目标?在这些目标之外,他又如何融入到这里的城市生活中?本期,我们希望透过他的眼睛来看重庆。  相似文献   

2.
李静 《重庆与世界》2016,(25):36-39
一座城市要发展,城市建设是一大要务,飞速发展的重庆在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国设计师慕名前来。来自菲律宾的高翔文(Alvin)也和其他外籍建筑师同行一样,在这座城市马不停蹄地忙碌着。在他的眼中,重庆有着怎样独一无二的魅力?他来到这里要实现一些什么样的目标?在这些目标之外,他又如何融入到这里的城市生活中?本期,我们希望透过他的眼睛来看重庆。  相似文献   

3.
爱上一座城市之前,必先爱上这座城市的某些事情某些人。这话对于年轻帅气的重庆万豪酒店总经理马历来说,一点不假。尽管对于重庆的酷暑在身体上有些难于适应,可山城繁华的街道、林立的高楼、长江和嘉陵江迷人的夜景,让马历恍若日日置身香港。重庆的香港味道无形中拉近了这位出生于香港的英国人与这座城市的距离。在马历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的重庆人,有的是酒店的员工,有的是生意上的伙伴,还有的是住在酒店的客人……每个人的身份角色不一样,可马历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重庆人的活力与热情,感受了重庆特有的勤劳、真诚与善良,更感受到了重庆这座城市所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值重庆与加拿大多伦多市建立友好城市30周年之际,4月9日—12日,加拿大多伦多市市长庄德利携(John Tory)代表团访问重庆,并接受重庆媒体采访。在采访中,他对重庆的发展表示惊叹,称赞重庆是一座井然有序的城市,希望与之加强在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与联系。“重庆有3300万人口,但这座城市的一切都井然有序,这太了不起了!”首次访问重庆,搭乘轻轨,感受重庆的轨道交通系统,穿梭在山城的山水之间,多伦多市长庄德利不禁对这座城市的发展赞不绝  相似文献   

5.
周末,我不是在体育中心,就是在去体育中心的路上。这句话是对济南球迷真实的写照。很多城市的球迷都在羡慕济南人,羡慕济南这座城市,因为这里有鲁能泰山队,有一座漂亮的球场,有一群可爱的球迷。足球,让济南闻名全国;足球,让泉城焕发了新的光彩;足球,这更多人爱上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辛明翠第一次踏上重庆这座陌生城市的土地,便爱上了这座火辣辣的山城. 辛明翠是位地地道道的青岛姑娘,性格很开朗很阳光.2002年到新加坡学习旅游管理并参加工作.几年后在她徘徊人生方向的时候选择了回国,在干妈的邀请下来到重庆.现在在重庆从事销售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静 《重庆与世界》2015,(17):40-43
“重庆是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我爱重庆,也爱这里的美食!”作为第一位在重庆生活工作的意大利厨师,Emanuele对重庆怀抱着特殊的感情,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他表示,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将他心目中的意大利美食带来重庆,与重庆的朋友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8.
正淡淡的雾霭笼罩着长江两岸,湿润的空气里有腊梅的香味。这是重庆特有的冬日景致。南岸龙门浩建业岗,戴前锋不记得第几次站在这里远眺渝中。"你又来了啊。"认识戴前锋的老街坊看见他都会热情地打招呼,他总是笑着点头回应,转身透过相机镜头继续寻找属于他的城市记忆。从1985年开始,戴前锋30年来拍摄了近10万张老重庆的照片。他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广  相似文献   

9.
在重庆,生活着许多来自异国他乡的国际友人,他们漂洋过海,来到重庆,却对这座我们熟悉的城市充满了好奇,来自美国的JamesWemyss便是其中的一个。不同的是,他是带着双重“身份”在这生活,也带着双重视角观察着这座城市。本期,我们希望透过他的眼睛去捕捉飞速变化中的重庆,也用另一种视角来发现重庆的美丽。  相似文献   

10.
“11年前,我第一次来到重庆,这是一座让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每次来都带给我新的体验,我看到这座城市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这里充满了活力的气息。”7月9日至11日,萨克森州区域发展部部长托马斯·施密特再次率代表团访问重庆,并接受《重庆与世界》杂志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1.
<正>印象重庆:好大一座城与安卓先生的采访被安排在他工作的公司办公室里,刚刚结束会议的他,穿着一件polo衫和西裤,一脸微笑地向我们走来,谦逊地用中文打着招呼,"你好你好"!安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在美国康明斯公司工作,2011年8月,因为工作安排,他被派到重庆康明斯发动机公司担任外方总经理一职。"那个时候我对重庆这座城市真的一无所知,心里有点害怕,也有点激动。得知要来这里,我还特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是一座地势起伏的山城,重庆之美对我来说非常特别。晚饭后,我和家人常常去江边散步,从江北眺望渝中真是美极了。"今年9月,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凯贝德·阿贝拉在重庆的任期过半,他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完全融入了重庆。8月16日,他在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时表达了对重庆的看法。见证这座城市每天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平凡的感动     
2012年12月27日晚,重庆广电集团(总台)演播大厅里星光熠熠——201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一群重庆的草根人物,用他们平凡的故事,感动了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14.
正在重庆,生活着许多来自异国他乡的国际友人,他们漂洋过海,来到重庆,却对这座我们熟悉的城市充满了好奇,来自美国的James Wemyss便是其中的一个。不同的是,他是带着双重"身份"在这生活,也带着双重视角观察着这座城市。本期,我们希望透过他的眼睛去捕捉飞速变化中的重庆,也用另一种视角来发现重庆的美丽。James有一个很儒雅的中文名字,叫温世杰。翻看他的履历,可以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2001年,James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后,又到华盛顿乔治城大学攻读了国际  相似文献   

15.
厨师小李     
小李,21岁那年从重庆的一个小乡村走进了北京这座城市。风风雨雨中,一个人在这里闯了5年,用“资深”打工者来称呼他并不为过。从一开始的200元左右的月薪到现在的 1000多元,其中的辛酸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相似文献   

16.
沈飞  郑和明 《今日重庆》2010,(5):98-101
在这里,老重庆的城市记忆,已变为一种人文符号镌刻在每一块砖瓦中;在这里,可以真切地聆听到时代脉搏的强劲振动;在这里,亦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和谐与美丽……  相似文献   

17.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07,(10):34-35
3年前,他来到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任职,并喜欢上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3年后,即将离任的他对重庆更加留恋与不舍—  相似文献   

18.
重庆是一座地形地貌独特的山水城市,这里的人民以耿直、豪爽、诙谐、可爱而著称;古书中对这里的赞誉是:天生重庆。而"天生重庆"的街名、地名,与这里的地形地貌一样,不可复制,也颇多风趣和传说。  相似文献   

19.
“如果澳大利亚在中国增设领事馆,重庆将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城市”。5月12日,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唐茂思在渝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达了他对重庆的看重和喜爱。这座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深深地吸引着澳大利亚高层前来“相亲”。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唐茂思此次重庆之行,主要是想深入了解重庆与澳大利亚经贸关系的现状,同时也希望了解重庆地区某些产业(如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对于中国相当部分人士将农业和服务业视为敏感产业的说法,唐茂思认为这是不必要的担心。他称,虽然澳大利亚的农业产业优质高效,但由于其国内市场很小,产品大多用于  相似文献   

20.
大车  塔塔  东东 《今日重庆》2004,(3):86-89
重庆是一座在火锅热气背后喧嚣的城市,重庆也是一座两江环抱中流动的城市,重庆是一座在青石阶上古老而有点沧桑的城市,重庆也是水泥森林中年轻的城市,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俊男靓女好像是这座城市时尚的代言人、时尚的表送者,是他们,让这座城市更美丽,让这座城市的人更有活力,让这座城市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