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企业伦理学     
企业伦理学应该摆脱传统观点的束缚,既要注重以人为中心的,肯定个人价值的个人伦理学,也要强调以企业制度为中心的组织伦理学,使两融入一个协同过程,决定企业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承担起环境和社会义务的,不是企业家个人的价值取向,而是植根于企业组织内部固有的企业化和企业理念之中的伦理选择,这是一种企业组织的基本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牛海霞 《魅力中国》2013,(25):61-61
社会个体和不同社会群体良好的社会心态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社会心态主要包含社会个体心态和社会群体心态两个层面的涵义。前者是从人的生物性的角度来讲,是指社会个体成员基于自身的社会见识、价值判断等对当前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等所持的心态。个体心态控制个体行为,其本质是在一种具体的个体行为中所蕴含的一种心理机制;后者是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出发,是指由社会个体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基于某种有共同群体属性的价值尺度、发展理念等,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或整个社会状态所持有的一种心态。这是一种社会众人心态,源于个人。却又不是个人心态的简单累加,而是具有自身特质和功能的一种新的社会心态形式。  相似文献   

3.
“原初状态”的设置是为了确保社会各群体在缔结社会制度和原则之初有一个公平的起点,它意味着一种无任何个人偏私性的视角。而通过“无知之幕”的假设所构成的“原初状态”是一种必要的前提假设,并不具备实质性的价值导向作用。因此,在政治哲学视野里,基于推导作为公平的正义原则的需要,“原初状态”有其预设的合理理由。而在伦理学视野里,因为任何观点都必然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原初状态”所存在的问题便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愈发广阔和深入,中国社会进入到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已从单一价值、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对各种不同的观念和行为采取宽容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婚外情频繁发生,而许多人陷进婚外情之后,会放弃家庭的责任和希望,甚至生命.婚外情已不仅是个人私事,更是一种社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剖析思考婚外情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愈发广阔和深入,中国社会进入到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已从单一价值、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对各种不同的观念和行为采取宽容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婚外情频繁发生,而许多人陷进婚外情之后,会放弃家庭的责任和希望,甚至生命.婚外情已不仅是个人私事,更是一种社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剖析思考婚外情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港澳瞭望     
香港100多万人从事第三产业香港是一个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的地区,300多万总劳动人口中,大部份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根据港府新闻与广播中心提供的资料可知,截至96年10月,316万总工作人口中,从事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和酒店业的人数多达103万,从事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的有38万多人,从事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的有31万人,全港公务员则有18.3万人,从事运输、仓库及通信业的有17.6万多人。此外,香港还有2.9%的人失业。  相似文献   

7.
张超 《西部大开发》2010,(1):116-116
学历是一个人的学习经历,代表着人受教育的程度。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学历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它可以用来表示个人能力甚至能够成为一种社会级别的象征。在我国当前学历社会的背景下,学历主义倾向愈发浓重,学历所内涵着的意义及其价值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与之相伴,高等教育学历的贬值现象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旨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贬值现象进行研究,探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资讯·箴言     
《中国经济信息》2011,(15):11-11
企业百年不衰是因为坚持四种价值观,即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更多地注重了人的理性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客观存在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欲望、情感、意志等已经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力量直接渗透到个体的价值选择中,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应注重加强对个人非理性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广西经济》2006,(3):5-5
3月19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今后五年每年将新增一千万人以上进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除8%个人缴费外用统筹账户做激励的问题,今后将进一步研究。田成平说,现在中国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在城镇为一亿七千多万人,其中四千多万人享受养老待遇,一亿三千万为职工交纳,而现在城镇就业职工有两亿六千四百多万人。也就是说,城镇就业人中,两亿六千多万人中只有一亿三千多万人参加并交纳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宽容不仅是个人美德,同时也是一种处理公共事务的伦理规范。从个人、社会和规则的维度来看,作为政治伦理的宽容是包容他者的个人心态,是多元共存的社会状态,是法治下的自由秩序。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富人。1995年中国第一批亿万富翁荣登世界富翁排行榜。张果喜、牟其中、张宏伟等人开始与美国电脑巨子盖茨、香港首富李嘉诚这样的人物比肩而居。据有关部门1997年统计,我国个人拥有100万元资产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人,占我国总人数的7.7%。经济学中认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地区富人阶层大约只能占社会人数总量的5%-6%,而这5%-6%的人应掌握着社会总财富的70%-80呢。从这一观点来看,目前中国已有100多万人算是富人,这100万人也早已构成了“富人阶层”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大众日常趣味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总体表现为重感觉轻理性的审美趣味。它一方面制约着大众文化的风格和内容,另一方面被大众文化所塑造,削弱了人的理性思维能力,使趣味流于形式排斥内容。本文对此现象作了审视,并通过对其解读来突显倡导人文理性的必要性。把日常趣味看作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生命状态及精神状态,是人的历史实践的一种状态,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只有以人文理性为导向来发展大众日常趣味,才能最终避免大众日常趣味中的低级、庸俗倾向,才能最终实现人的终极价值——主体精神的实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中,形象是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作为一种形象存在于社会。所以,无论个人,企业,地区或者国家,都在着意塑造各自的形象,用以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增强社会对自己的亲和力和认同感,以便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甘肃...  相似文献   

15.
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从不同视阈研究休闲问题的人越来越多。我国的休闲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因而,构建符合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休闲理论体系,从而引导人们文明、健康、科学地休闲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角色疲劳是从业者从事某岗位工作不可避免的一种状态。角色疲劳不仅增加个人的可替代性,使个人丧失当前发展机会,不利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增加社会消极外差因素,增加社会成本,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从经济学角度去剖析角色疲劳的危害性,对于改变被动工作的思想意识,打破被动工作的局面,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曾晓莹 《魅力中国》2014,(14):381-381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气象挡隶是气象部门各项活动的历史真迹和真实的记录.它具有查考利用价值,为单位领导科学决策和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同时,它也是社会的一笔财富。做好档案的收集、室藏建设、现代化管理等工作和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加强档案的综合管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部门1997年统计,我国个人拥有100万元资产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人,占我国总人数的7.7%。经济学中认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地区富人阶层大约只能占社会人数总量的5%-6%,而这5%-6%的人应掌握着社会总财富的70-80%。从这一观点来看,目前中国已有100多万人算是富人,这100万人也早已构成了“富人阶层”的数量基础。目前的中国,哪些人最富?据统计有14种人最  相似文献   

19.
全国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工作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举行。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做了工作报告,对改革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强调了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深化改革工作势在必行。目前,全国县以上政府属社会公益类科研大型机构有2400多家,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6万多人,机构数超过全国4500多个县以上政府部门属科研机构的一半。这类科研机构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多年来改革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已经可以面向市场的工作受“等、靠、要”思想的约束,尚未转变机制;队伍庞大,机构重复,人浮…  相似文献   

20.
在对影响人的伤亡风险的项目进行评价时,需要对人的生命价值进行合理的计算。项目评价中人的生命价值是统计生命价值,生命价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人力资本法和支付意愿法。人力资本法将人看作是一种“资本”,根据其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资源的耗费通过折现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支付意愿法表示了社会为挽救一个生命所愿意付出的代价.通过人们风险降低的支付意愿来衡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