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6月,作为新时代互联网理财的代表,“余额宝”横空出世。“余额宝”的出现,可谓对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造成了一定冲击。岁末年初,不少投资者将目光对准了余额宝和银行理财产品,但这二者究竟孰优孰劣,成了现阶段众多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功能,帮助用户理财,声称年收益高过银行活期储蓄利息10倍。但是,面对这个与很多人息息相关的创新产品,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最近,余额宝收益率逐渐下滑,又不断曝出,央行针对第三方支付连出狠招,不仅叫停了新推出的虚拟信用卡,还有意限制网络支付。众多使用余额宝和理财通的人非常担心余额宝会不会被取缔。  相似文献   

4.
余额宝在2013年6月13日一经推出,便引起了金融业与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了互联网结合金融的一个开拓性产品,直至2014年2月26日,余额宝用户突破8100万,并保持较稳定的收益。本文将对余额宝当前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团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开始“余额宝”类存款业务。短短的半年内,余额宝以拥有近2000亿的资金倒逼资金吃紧的银行业开始思考如何进行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6.
马云的冲击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马云说,天变了,狼来了!昨天(6月13日),阿里巴巴支付宝正式推出"余额宝",简直就是逆天的节奏!明摆着和银行抢生意啊。同样一万块钱,放银行里按活期利率算,一个月只有三十多块钱,而放在支付宝里转"余额宝",一个月收益300-400元,你说,你会放银行还是放支付宝里?通过"余额宝",  相似文献   

7.
《中国总会计师》2014,(3):159-160
时下,互联网金融产品风起云涌,这个"宝"、那个"宝"不一而足,令人眼热心动。互联网线上理财赚个盆满钵满,咄咄逼人,银行理财也不甘示弱,于是乎各种"银行宝"也马上跟进,眼花缭乱,也相当诱人。尽管对余额宝的看法众说纷纭,不过,办公室里那些平时不理财的白领们在纠结中,还是有很多人开通了余额宝账户。不只是在办公室,现在这种线上理财产品已经走到我们的身边了,想把现金或者银行里的钱存到余额宝里的人也不在少数,一股强烈的资金流动风潮似乎也在悄悄吹动。  相似文献   

8.
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成为了人们至今仍在热议的话题。它的方便与高收益使其从问世后就迅速席卷了市场,吸纳了百万的用户。所以,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余额宝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将从余额宝的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与美国的样例做对比以及和银行之间的竞争几个方面来分析其风险性,并对投资者提出相关建议。对天弘基金而言,如何保持余额宝收益率的稳定性是余额宝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本文首先对余额宝概述,接着把余额宝与百度百发、零钱宝进行比较,最后总结了余额宝对银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14年的理财市场在"新"与"变"之间,各类理财产品轮番登场,热闹非凡。年初,余额宝等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敢与银行争锋,高居不下的收益率一度引发"银行存款搬家"的议论,"宝宝军团"也随之扩军。银行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银行系宝宝产品。随后,票据理财、众筹理财等新鲜理财方式接过了火热的势头。至于去年火爆的比特币,在监管和大平台破产的背景下,已重回小众市场而逐渐不再被大众所提及。黄金则在年初一波反弹后持续下跌,重返牛市看来依然需要不短的时间。而到了最后一个  相似文献   

11.
余额宝是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的一款网络创新金融工具,自2013年6月13日上线至2014年4月2日,余额宝共经历了43次监管,在政策不明确的情况下,余额宝将何去何从?本文以余额宝为例,对互联网创新金融工具的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潜在监管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以阿里金融余额宝横空出世以及腾讯、新浪、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金融业为标志,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第三方支付、网络小贷、网络理财、P2P网络信贷、大数据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形态发展迅猛。余额宝、微信理财通借助各自优势在传统银行的地盘攻城略地,以井喷之势增长;"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大把烧钱掀起抢客大战,其背后是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争夺移动支付入口的跑马圈地。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讨论持续火爆。一时间"互联网金融是一场革命"和"颠覆传统银行"等力挺之声不绝于耳。当然也有冷静观察和客观审视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理财产品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兴起 201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同金融业的结合更加深入,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问金融机构合作,设计并发行线上理财产品。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余额宝,并在半年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余额宝”、“财付通”为首的高回报率互联网理财产品横空出世,2013年下半年迄今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堪称是“互联网理财”的元年。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网易、苏宁等几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自家理财产品,逐鹿中原。  相似文献   

15.
余额宝可谓2013年基金市场最大的奇迹。在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上市之前,与其合作的天弘基金在全国72家货币基金公司中排名54位。而到了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规模就迅速增长到了2500亿元,这也使得天弘基金麻雀变凤凰,超越连续7年排名第一的华夏基金,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基金。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余额宝规模应该已经超过了5000亿元,用户数量超过了8100万。  相似文献   

16.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创新冲击了中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收益率。通过收集2013年6月到2014年9月余额宝收益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及国债收益率的数据,运用时变Copula-GARCH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互联网理财与传统债市收益率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余额宝收益率与同业拆借利率及国债收益率整体上呈负相关的,收益率波动趋于平缓。并且上、下尾部相依性基本为零。说明互联网理财创新没有明显抬高传统债市的风险收益率,而且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风险传染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余额宝自推出至今,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文章从余额宝分析入手,通过描述余额宝的广义定义以及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三个主要特点:在线操作,简单方便;兼具高流动性与高收益性,运营模式颠覆传统金融理论;平民化理财,"长尾效应"明显。由此,文章得出余额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同业风险和道德风险五个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互联网金融理财相关规制建议,主要包括市场规制、法律规制、道德规制三大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3年的6月13日,余额宝诞生,互联网金融几乎是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国内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说,“我在前一年(2012年)年会上说,这个东西(互联网货币基金)可以做到一千亿,没有人相信我。”  相似文献   

19.
有观点认为.这是互联网金融“压倒“了传统银行。的确。自从2013年以来互联网在金融领域出现井喷式发展.中国银行业“金融脱媒”的压力与日俱增。不过值得注意的足.这些分流的存款多数又以同业形式回流银行,导致存款结构变异和成本上升。实际上,互联网理财的日子也不好过,三季度余额宝规模已经首现下降。因此.银行三季度存款减少的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这一全新的余额增值模式,很多人都认为余额宝对传统银行业将造成严重的冲击。它高于存款的利息和低于理财产品的风险,没有购买最低限额,可以随时转入转出。而且没有复杂手续,只需在电脑上简单操作。但也有人认为余额宝毕竟不是银行存款,没有存款的流动性,利息还是没有两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高,况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对银行业的冲击有限。本文就余额宝这一增值模式的介绍,随后分析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最后对余额宝会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影响做分析并提出个人理财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