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莹 《商场现代化》2010,(23):10-11
2010年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新纪元,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对中国东盟的贸易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研究将是研究双边贸易合作的基础,而贸易结构的研究则是重中之重。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利用最新的数据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内在结构以及作用机制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竞争互补的双重格局,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东盟等国的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贸易是双方在农业领域合作的重要方向,对于各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2010年中国-东盟贸易区启动后,双方农产品贸易逐步实现了自由化。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合作也开始进入新阶段。本文根据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数据和商务部贸易数据库,对2011—2021年这十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概况、市场和产品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针对当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不平衡、农产品附加值低、交通物流设施不完善和长期存在逆差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结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祥 《财贸研究》2007,18(4):39-43,70
自从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加强了与东盟农业领域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分工合作是国家之间经贸关系往来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为了减少中国和东盟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摩擦,加强经济贸易合作,中国有必要调整自己不够合理的出口产品结构。本文界定了农产品的范围并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进而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农业经济技术合作逐渐展开,取得了积极成果。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合作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中国对东盟贸易的特点,进而提出了拓展对东盟出口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东盟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不断频繁,其农产品贸易更是独树一帜。在新形势下,双方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强化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强弱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相似性指数高于产品相似性指数,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不是以竞争为主;中国与东盟农业领域内的合作将有利于强化产品差异、缓解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是否使得东盟农产品的出口减少了呢?中国国民收入的增长是否使得东盟农产品的出口增加了呢?我对中国与东盟1980-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回归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是正相关的关系。而且随着我国商品贸易结构的优化,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商品的增长速度;随着东盟商品贸易额的增长,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速度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中国和东盟的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几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和经济效应,着重采用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Thom & McDowell水平、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发展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传统引力模型为基础,并结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模型,定量分析中国与东盟10国农产品贸易的状况。通过对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因素主要有GDP总量、人口数量、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潜力,得出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不足",认为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和贸易互补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运用贸易相对竞争指数、出口相似性指数和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以竞争为主,且出口相似程度较高;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双方贸易互补性也逐年下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技术及标准化水平较低,缺乏公共的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等问题,提出了加快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5):117-118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发展,贸易结构发生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在CAFTA视角下研究中国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从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和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概况入手,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贸易结构和产业机构的变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东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急剧飙升,成效显著,东盟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于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产品结构、消费层次等互补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区域性农产品贸易合作新体系,未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以NRCA指数、GL指数和TCI指数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竞合关系进行测算和研究时发现,中国四类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正在逐年下降,东盟国家的竞争优势在逐年上升,双方相互之间四类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彼此的贸易互补性较高。从贸易引力模型推测出的贸易潜力系数表明,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仍然存在较大的贸易空间。因此,在RCEP生效实施的背景下,应该利用RCEP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注入新动能;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加速农产品贸易合作升级;充分理解RCEP规则,积极挖掘新的农业贸易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东盟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作为自贸区(FTA)建设的突破口,显示出农产品贸易对自贸区各国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启动以来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的起点、动力、贸易关系以及贸易福利效应等方面内容,认为未来自贸区农产品贸易中,我国应在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与东盟开展更高层次的农业合作,并逐步向建立中国-东盟"共同农业市场"迈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汤姆&麦克杜威尔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综合评估了1996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构呈现很强的互补性,但贸易变动趋势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并存,产业内贸易略占优势,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中国—东盟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本文阐述了中国—东盟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基础,剖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促进中国—东盟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中国—东盟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本文阐述了中国—东盟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基础,剖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促进中国—东盟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水产品贸易额不断攀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并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等视角对贸易网络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密度有小幅下降,但整体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国家间的水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双边水产品贸易潜力正在被不断挖掘;中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居于贸易网络中心位置,且中国的排名较为靠前;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比较稳定,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始终居于核心国地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中国水产品贸易结构、强化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加强与网络内各国家间的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林逸婷  陈晨 《现代商业》2014,(20):36-3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合作,中国蔬菜在东盟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本文首先研究了近几年中国与东盟对世界蔬菜贸易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中国对东盟同期的蔬菜出口变化情况。认为中国与东盟的蔬菜贸易不断增加,但存在出口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出口集中度较高等问题。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升中国蔬菜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