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言 《浙江林业》2010,(10):18-18
省林业厅自开展“森林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省林业呈现出“6个新”。 一是确立“森林浙江”新目标。2009年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后,根据林业发展的新形势,紧密结合浙江林业实际,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
谢栽贵 《浙江林业》2011,(10):14-15
“十一五”以来,云和县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积极培育富民林业,努力打造和谐林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共进、建设与保护并举、改革与发展互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衢州市林业系统紧紧围绕市委“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工作部署,以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品位林业为目标,以“四大森林”、林业增效专项为载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按照从“砍树林业”向“看树林业”、从“山上造绿”向“城乡造绿”、从消耗森林资源向综合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从单纯绿化向珍贵化品位化转变的思路,把林业作为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林业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保护生态、改善民生、提升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林业既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是农业和水利的生态屏障,担负着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近年来,以“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为目标的林业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九五”期间,在实现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目标时,如何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全面贯彻“稳粮增收奔小康”,“治坡治窝两手抓”的林业发展战略思想,始终是林业自身和其他经济部门研究的对象。一、成就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林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台州位于浙江沿海中部,东临大海、三面环山,全市现有林业用地899.8万亩,占陆域总面积的63.2%,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分别达1170.9万立方米和62。2%。改革开放30年来,台州林业工作紧紧围绕党的林业方针政策,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紧密结合台州“七山一水二分田”实际情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坚持把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鸟两翼”,实现了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发展呈现出持续、高效、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6.
在2004年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省林业厅提出了“1268”的工作思路。2005年又提出了“12345678”的工作思路,“1”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即围绕加快林业发展这个中心。“2”就是突出两大主题: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方向。“3”就是抓好三件大事:科教兴林、人才强林和依法治林。“4”是抓好四项改革: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林业投资体制改革、综合执法改革、国有林场(圃)改革。  相似文献   

7.
国家林业局党组在今年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提出,要把“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林业计财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慎用钱”这篇文章,强化林业资金管理,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一、深刻理解“慎用钱”的重大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发出了建设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相继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大幅度增加了对林业建设的投入,给林业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赋予我们管好…  相似文献   

8.
生态与产业互动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林业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些论述,明确了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确了林业的性质。但生态优先,并不  相似文献   

9.
2010年,遂昌林业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森林浙江”建设和“建设大森林,发展大林业”为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全面推进林业建设。盘点2010年,遂昌林业工作呈现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浙江林业》2010,(3):F0002-F0002,1,2
近年来,德清林业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中国和美家园”和“生态县”总目标,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富民林业、人文林业,广泛深入开展“关注森林”和“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各项林业事业的稳步发展,《发展现代林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成功典范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
外向型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许文兴,林和平,耿桂平,郑钱田一外向型林业与外向型林业统计外向型林业的概念,是伴随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中提出的外向型经济而出现的。在国外“外向型林业”最初与“出口导向型林业”是同一的,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十五”以来各项林业丁作的开展,枣庄市的林业建设.按照“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总目标。全面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以荒山绿化、绿色通道和特色经济林为重点.全方位推进林业生产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林业计财工作也紧跟林业发展的步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于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林业计划财务改革,为扎实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促进林业五大转变提供了保障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世兴林”是国家交给林业部门的时代重任,是广大务林人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当前,林业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是林业建设的一条“短腿”,应该教化、管理、惩治三重并举,实施综合治理,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以来,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实现中国林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草)”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总投资达上万亿元,比建国以来国家对林业累计投资的总和还要多。如此大的林业项目投资,给县级林业部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给从事林业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知识全面、业务精通和作风过硬的林业“复合型”会计队伍,以适应林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呢?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管窥之见,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加大对林业投入的有利形势下,富宁县积极实施“以大工程带动林业的发展”战略,在“十五”期间相继启动了六大工程,使造林绿化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新局面,到处是一片盎然生机的绿色景象。  相似文献   

16.
《浙江林业》2006,(1):F0003-F0003
根据省委省政府“信用浙江”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推进林业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林业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打造“信用林业”,促进林业企业、产业健康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协会牵头、中介评价、社会监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1.几个基本观点第一个观点:“转机建制”是林业全行业的事。有人认为,“‘转机建制’指的是企业,因而只是森工企业的事。”从局部看,“转机建制”的主要任务在森工企业,但从全局看,不仅是森工企业,而是整个林业行业的事。因为把林业分割成营林事业和森工企业“两张皮”,违背了森林自然法则和林业经济规律,同林业实际不相符。第二个观点:林业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一造林、抚育、管护、采伐、加工、深度加工、运输、销售等,都是一种商品经济活动。林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是从人类生存、发展的角度,体现商品经济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浙江林业》2009,(4):44-4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林业新的历史使命。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林业建设,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营造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国家林业局决定组织开展“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生态文学作品大赛”。  相似文献   

19.
程益新  袁卫 《浙江林业》2009,(10):11-11
198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分田到户”翻版到集体林区,实行“均山到户”,要求林业“三定”,即稳定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我省是全国第一批开展林业“三定”工作的省份,说起当时的经历,省林业厅原厅长王宪恩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0.
湖州市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紧紧围绕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发展目标,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林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并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拥有相当规模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整体发展水平已处在全省领先地位,为“十一五”林业又快又好发展,构建湖州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