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一苇经济理论在白鸽公司改革实践中的运用与印证郝延忠,王守安,王辉第二砂轮厂是我国最大的磨料磨具制造企业,也是蒋一苇同志1959~1964年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在此期间,蒋一苇和有关同志一起做了大量管理工作。近年来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在蒋一苇同志的...  相似文献   

2.
蒋一苇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重要探索陈佳贵研究蒋一苇学术思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编者按:为进一步研究著名经济学家、本刊第一任主编蒋一苇的学术思想,促进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在蒋一苇同志逝世三周年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等单位联合举行了"蒋一苇企...  相似文献   

3.
1993年1月25日,蒋一苇同志因病与世长辞。他的逝世,使我们工业经济研究所失去了一位德高望众的著名经济学家,也是我国经济学界的重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蒋一苇同志在工业经济研究领域顽强拼搏、开拓进取,进行了开创性的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经济》2008,(1):160-160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于1996年设立。根据基金理事会通过的《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章程》,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对我国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繁荣管理科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推动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第三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评奖活动将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广大理论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冷静的理性思考,投入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开放的理论探索,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众多有重要贡献的理论工作者中,蒋一苇同志是贡献突出,并在经济理论体系上独树一帜的一位。  相似文献   

6.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于1996年设立。根据基金理事会通过的《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章程》,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对我国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理论工作者和企业家,以繁荣管理科学,推动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第四届评奖活动将于2011年下半年进行。本次评奖的对象是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国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发表的优秀论著。本次  相似文献   

7.
1983年10月,蒋一苇同志率领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个经济考察组到南斯拉夫进行了为时三周的访问并写了这份考察报告。在国内,近年来对南斯拉夫的经济制度、体制和经济形势有着各种各样的议论,现在读了这份报告,颇能使人耳目一新,故全文刊载于此。  相似文献   

8.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纪要“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是由马洪、袁宝华、高尚全、周叔莲、张卓元、林凌、陈佳贵等工业经济界的知名人士倡议,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批准成立的。袁宝华、高尚全、周叔莲、张卓元、林凌、陈佳贵、...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七届人大代表、七届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副会长、重庆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改革》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经济年鉴》总编辑、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企业管理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蒋一苇同志,因患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于五月十七日举行了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参加会议的有吕东、马洪、朱熔基、周冠五、蒋一苇、桂世镛、董绍华、高尚全、孙效良、周叔莲、汪海波等同志。会议着重讨论了学会的顾问人选、出版学会会刊、创办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以及围绕城市经济改革各学组当前应研究的主要课题等问题。现将会议的内容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4月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建所20周年庆祝会暨“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首届颁奖大会。工业经济界的老领导、著名学者马洪、袁宝华、桂世镛、王梦奎、王洛林、盛树仁、魏礼群、陆百甫、周叔莲、张卓元、王珏以及企业界、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代表共260余人应邀出席了会议。工经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吕政同志主持了大会,金碚副所长首先宣读了工业经济界的老领导、老前辈张劲夫、马洪、袁宝华、吕东、王忍之、刘国光、陈清泰等同志为祝贺工经所建所20周年的题词和贺信。接着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佳贵同志致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业经济》,原名《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4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创办。不几年后,更名为《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权威学术月刊。后来,工业经济研究所内部刊物《工业经济管理丛刊》并入。从1995年起,去掉"研究"二字,沿用《中国工业经济》刊名至今。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周叔莲、张卓元、陈佳贵、吕政曾任该刊主编,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经济》,原名《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4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创办。不几年后,更名为《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权威学术月刊。后来,工业经济研究所内部刊物《工业经济管理丛刊》并入。从1995年起,去掉研究二字,沿用《中国工业经济》刊名至今。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周叔莲、张卓元、陈佳贵曾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本位论”的历史地位赵国良《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首次发表了蒋一苇同志《企业本位论》一文。自"企业本位论"这一理论问世以来,它就同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17年的改革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证明了"企业本位论"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经济》2012,(2):F0002-F0002
《中国工业经济》,原名《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4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创办。不几年后,更名为《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权威学术月刊。后来,工业经济研究所内部刊物《工业经济管理丛刊》并入。从1995年起,去掉“研究”二字,沿用《CNT业经济》刊名至今。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周叔莲、张卓元、陈佳贵、吕政曾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经济》,原名《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4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创办。不几年后,更名为《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权威学术月刊。后来,工业经济研究所内部刊物《工业经济管理丛刊》并入。从1995年起,去掉"研究"二字。沿用《中国工业经济》刊名至今。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周叔莲、张卓元、陈佳贵、吕政曾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蒋一苇同志离我们而去了,对一苇同志的去世,我感到十分悲痛。他的爱人陈曦同志对一苇一生事迹作了下述概括评价:“为革命奋斗一生,为改革鞠躬尽粹”。这既真实中肯,又朴实无华。一苇年近古稀时,患了肺癌,住进医院。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在病榻上,他不顾病痛的折磨,时刻关心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改革的难点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还以口授的方式请人协助整理成文章,给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企业制度的三十条建议”。去探望他的同志们无不惊奇,在他瘦小的身躯里怎么酝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因为他有  相似文献   

18.
比较管理研究:范式、方法及其应用——第二届全国比较管理研讨会定于2010年4月中旬在南京举行。该研讨会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会、中国比较管理  相似文献   

19.
兹定于2012年9月15日在河南省开封市召开"管理学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创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12年年会。本次会议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河南  相似文献   

20.
留利资金与企业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初期,蒋一苇同志针对传统体制下的“国家本位论”提出了“企业本位论”,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仍然应当是具有独立性的企业;而且,企业必须是一个个能动的有机体,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按照市场供求情况,对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可以自行增减、选择,具有独立经营、自主发展的条件;在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下,企业应当具有各自的经济利益;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应是经济利益的关系,国家对企业的领导应采取经济手段。实践证明,这一思想对于指导企业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