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乡村民宿作为一种乡村生活新方式,民宿创业逐步成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的重要选择。文章以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墨兰山舍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将乡村民宿创业过程划分为构想、创立、成长和成熟4个阶段,聚焦乡村振兴视域下民宿创业过程的规律性与特殊性,构建乡村民宿创业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创业者特质、先前经验、创业资源、创业环境是推动创办乡村民宿创业的前因;民宿建造与设计、民宿特色服务、民宿运营管理是乡村民宿创业过程的基础;创业综合效益、商业模式创新是乡村民宿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民宿战略转型、文化感知构架会直接影响或者改变民宿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赵伊  黎枫 《现代商业》2023,(16):51-54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近年来乡村民宿居住热度持续增加,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对民宿的入住率产生影响。本文以北京市郊区乡村民宿为研究对象,运用SERVQUAL模型,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服务质量进行研究。综合实证研究评价结果,发现顾客的期望与实际感知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针对差距较大的指标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提升为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杜艳葶 《现代商业》2023,(13):49-52
随着乡村旅游、城市周边游等业态热度持续上升,兴办乡村民宿正成为广大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实践。本文以南京溧水区和凤镇为例,乡村民宿的发展呈现出同质化、服务单一、客源来源单一等特点,民宿的发展存在配套设施不足,主题文化不突出、经营不规范,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从法律规制角度提出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对策,建议规范农村土地建设用地,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乡村民宿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海南乡村民宿发展为出发点,从政策法规、风格特色、客源市场、经营模式四个角度探讨海南乡村民宿,并对民宿提出注重口碑宣传、提升民宿亲和力、提升民宿亲和力、加强民宿服务四个对策,以此对海南乡村民宿更好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文亚 《江苏商论》2023,(12):14-17+25
民宿产业是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乡村民宿研究对利用乡村资源、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国内对乡村民宿的研究缺乏最新的系统回顾,本文借助Cite Space分析软件对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分析图谱等对筛选出的260篇乡村民宿相关论文进行研究。发现,文献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研究范围却较窄,对乡村民宿旅游的研究初期更偏向于宏观定性研究。因此,提出重视民宿的特色化、从多视角出发研究民宿等建议,为乡村民宿制定科学决策与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力扶持民宿经济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论述了民宿的基本概念与民宿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分析了民宿产业建设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战略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南位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拥有独特的热带田园风光。近几年海南乡村旅游逐渐发展,已然成为海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探讨海南乡村民宿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从自然环境、政府政策、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乡村民宿进行了分析,认为乡村民宿为是环境友好型住宿类型,还能促进乡村建设。对海南乡村民宿发展的趋势和必要性进行分析,为海南乡村民宿的逐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倡导要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农业为基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使得乡村耕作和旅游业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产业模式"新农旅结合",催生了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我国的乡村民宿大多以农家乐的形式存在。海南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美丽的田野景色以及浓厚的乡土文化,使得发展乡村民宿的潜力巨大,但海南发展乡村民宿也存在许多困难。因此,文章将评析海南发展乡村民宿的优劣势,为海南乡村民宿的发展状况提供一定的认识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浏阳市达浒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已形成多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延伸,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浏阳市达浒镇基本情况及民宿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发展民宿的优势条件,总结民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乡村民宿旅游在发展时出现了资金周转缓慢且订单骤降明显、产业转型较难且发展动力不足、配套设施薄弱且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难题,才能推动民宿旅游的良性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供资金支持并帮扶民宿过冬、推动产业融合以塑造品牌形象、完善配套设施并提高服务质量等对策建议,以推动乡村旅游民宿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1)
台湾民宿产业带动了台湾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作模式。贵州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可以借鉴台湾民宿产业的发展路径及模式,提升乡村旅游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构建乡村民宿产业生态圈,能推进乡村民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区产业经济发展形势,探讨该区域乡村民宿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困境,依据景区依托型乡村民宿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基于产业生态圈理论视角,构建“三阶推进、五位一体、和谐共生”乡村民宿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提出优化乡村民宿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全域旅游,振兴乡村经济战略等政策陆续提出的背景下,苏州本土民宿特别是乡村民宿进入了量和质的全面发展时期。民宿作为一种服务性商品,实施服务营销,树立独特品牌,从内容营销着手,与顾客形成有效互动都非常重要,本文从品牌营销、内容营销及互动营销三方面着手探讨苏州乡村民宿营销之道。  相似文献   

14.
民宿作为满足消费者多元住宿需求的新兴小微旅游企业,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引领者,更是住宿企业供给结构改革的必然选择。随着民宿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出现了民宿有效供给不足、接待能力弱等问题。本文以广东省民宿经营者为研究对象,查阅有关民宿及民宿经营角色相关文献,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研究民宿经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广东省民宿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助力于实现民宿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9,(12)
在把握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背景下,以绍兴民宿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民宿订房平台、二手资料等方式收集信息,分析绍兴民宿发展趋势,总结绍兴民宿发展模式主要有个体模式、"个体+个体"的模式、"企业+个体"的模式、整体租赁模式,并分析每个模式优缺点及适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到海南旅游选择居住民宿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而乡村民宿作为展现地方自然与人文的载体,无疑是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了解和研究影响中老年住宿者对海南民宿满意度的因素,直接制约着海南乡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海南的三亚市、海口市和陵水县为例,基于中老年住宿者感知,运用因子分析和建立回归模型探究影响因素,再通过弹性系数分析影响,提出对策。结果显示:影响中老年住宿者对海南民宿满意度的因素有民宿的现代化居家功能、民宿日常生活体验感、民宿特色文化体验感、民宿的科学设计、民宿经济性及地域优势和住宿者的自身状况六个方面,其中民宿日常生活体验感对民宿总体满意度影响最大,民宿经济性及地域优势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给民宿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民宿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提升民宿品质迫在眉睫。通过对南京市"汤家家"民宿温泉度假村的调研和分析,探讨民宿如何标准化经营和管理的基础上,追求民宿本身的精神与情怀,以确保提升民宿服务品质和顾客的再宿意愿,培养忠诚顾客。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旅游时代,个性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主要需求之一。相比单调的酒店更想体验当地纯粹的民风民俗。作为避开"旅游高峰",不挤"热门场所",突出休闲、养身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悄然兴起,也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以农家为代表的民宿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乡村旅游缓解了热门景区游客在困境中的压力。但由于各区域配套设施及监管评价机制缺失使得乡村民宿存在问题而有待解决。本文以天津市蓟州区的农家乐群落为对象进行创新模式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民宿行业的发展,民宿同质化与消费者体验性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导致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这不仅对民宿经营者的预期收入造成影响,还影响民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等分析方法,构建三亚体验性民宿吸引力评价体系,内容涵盖3个维度、13个项目评价指标,对三亚体验性民宿吸引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顾客对三亚体验性民宿吸引力整体评价较好,在具体的民宿设计、参与活动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本文在评价三亚体验性民宿吸引力时引入IPA分析方法,以期及时发现影响体验性民宿期望值与满意度的因素,并提出有效改进策略,为其提升吸引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范欧莉 《江苏商论》2011,(10):37-39
本文立足扎根理论,以"您对入住的民宿有什么想说的"这一问题为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选取网络评价324条,构建民宿评价模型在宏观主要集中在5个范畴(经营场所、服务、客房、价格、安全),在微观上主要集中在16个范畴。模型显示消费者对于民宿的消费更趋向于体验性消费、意向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