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文化“养分”,使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意义重大。针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创新融合教学方式、营造融合教学氛围等措施,实现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融合,切实提高育人效果,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文化自信力量、提升课程价值引领以及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多管齐下,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开展思政课教学实践;健全...  相似文献   

3.
陈燕 《中国市场》2023,(28):113-116
课程思政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文章基于“文化自信”视角,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教育课堂和实践,促进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建筑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用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习近平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契合性、适度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可采用故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探究法以及竞赛促学法等教学方法将习近平用典中的“理想信念、立德、法治、实践观、群众观”等方面的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相融合,深度挖掘和利用好地方红色文化,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地方红色基因和中国革命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丰富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内容,使思政课更加鲜活,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6.
“大思政”要求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渗透一切、贯穿始终,以达成系统整体的育人环境。其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而课程思政则是“大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微观实践体现。以酒店管理实务课程为例,在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酒店管理人文价值的基础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桥梁,探讨在“大思政”视域下将课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2)
本文通过简要阐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再次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理论耦合性和实践契合性。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需要培育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增强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性认知,创新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辉  谢雨豪 《商业会计》2023,(21):117-120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高校的课程思政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主阵地,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凸显。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剖析了目前高校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项目存在的缺失,以南京审计大学ACCA项目为例,探讨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概括与凝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让大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先进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光荣使命。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五大发展理念与"原理"课教学紧密相连,可以通过理论讲授讲与实践操作法将二者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育理念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发挥思政课的重要性,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展现自身魅力,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增强国家语言能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高校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校院层面应优化顶层设计,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编写、师资力量培养、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第二课堂实践等方面优化二者融合路径。高校教师应立足于教材载体,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与知识储备,科学有效地通过教学设计将二者有机融合。笔者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影响及融入课堂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构建并践行“语言技能+文化学习+语言竞赛+活动实践”的融入路径,创新“课内+课外、显性+隐性、线上+线下”的立体化融入模式,突出“中国心、中国味、中国情”。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是融为一体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构建学校的德育体系,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局限于课堂教学,无法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不能有效发挥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因此,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建设和考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与学校德育工作实现有效对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德育工作之间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法宝,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针对目前“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教学过程单向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式单一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转变教学理念,增强价值引领。发挥学生主体,激发参与意识;对接教学内容,力求以史撑理;挖掘校史资源,实现文化育人;创新教学方式,力求实践转化。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桂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充分利用湘江战役红色资源实施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并就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如何与桂北红色资源对接提出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勤 《消费导刊》2010,(4):170-17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于是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要求探讨现有四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四门课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这涉及到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是否能够有效的贯彻国家对思政课的总体要求以及是否能起到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培养思想合格的优秀大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建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鲁班精神"在工作实际中的外化和运用,进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机制实践,并试图丰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次讲话中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目标是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时,使大学生能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高职高专在不断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过程中,将中华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商业文化融入思政课,以期实现思政课程立德树人建设的现实追求。在分析苏商文化精神内涵特征基础上、探讨融入思政课内容、意义价值及实现路径,充分发挥产业(行业)文化培养大学生职业精神素养优势,试图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内容上"两张皮"问题,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探索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等充满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金课。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一方面丰富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资源,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创造了开放的教学资源,改变了人们以往印象中沉闷枯燥的思政课课堂状况;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互联网,改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是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