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着缺乏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选修课开设情况不理想,实习课程效果差强人意等问题。合理的金融学课程设置是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性工程,高校应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增设选修课门类等措施,改变现有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黄娟 《商业会计》2012,(5):128-129
商业伦理、诚信操守是会计职业的立命之本,《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的核心课程之一,各试点培养单位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究其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本文对我校MPAcc《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多学科渗透、伦理体验、榜样引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梳理,以期为深化MPAcc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我国可借鉴国外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先进经验,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快构建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即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教育,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职业化师资力量的培养,进行相关教材改进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设计多元化法律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机制,助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培养出一批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更强调具备财务与会计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敏感性。然而,对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存在着诸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各本科高校对于会计伦理道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新的思路,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逐步深入,法学专业在中国社会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各种层次的高校纷纷开设这一专业,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应用型法律人才,以满足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基于法学专业的特殊性,各高校将法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于法理基础雄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突出这样的目标无可厚非,且现在多数高校均认识到学生如只具有理论知识,是无法胜任法治社会需求的。因此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只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法律人才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突出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本文拟在介绍西方国家先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学方法如何完善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妙 《商业科技》2010,(19):180-181
高校法学教育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但是,随着法学专业的发展,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就业现状反映出诸多问题,反映了法律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利用在教育的课堂上将法学教育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法学教育非常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潘海颖 《商业时代》2007,(33):69-70,59
本文以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修学要求。归纳指出:三校逐步建立起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基础的评价指标,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选课方法,课程内容一体化趋势明显;但是,通识教育课程的地位和修学要求有待提高。通识教育应是多元化的。刻板的、一成不变的通识教育课程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何妙 《商场现代化》2010,(19):180-181
高校法学教育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但是,随着法学专业的发展,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就业现状反映出诸多问题,反映了法律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利用在教育的课堂上将法学教育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法学教育非常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在办学历史发展中始终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基准,通过结合各个学院的学科特点,按照"言语基础课程"、"深度课程"和"个性化课程"三大模块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轴心"、"学科交叉课程内容高度融合"、"注重学生自主个性化修读方案构建"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借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经验,本文认为国内工科院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应将明确人才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前提、加强与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凸显工科院校的特色优势、重视制定学生自主个性化修读方案、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等作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从而优化国内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下,我国面临的涉外法治人才缺口逐渐增大。当前,我国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存在学科建设不合理、合作培养受限、实践教学难以展开等问题,无法满足区域化合作、市场经济发展、法治国家建设的需求。为推动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高校可以通过升级学科建设、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合作教学的方式,对法治人才外语能力、法律素质进行培养,接轨国际法律教育、打造一支卓越法律人才团队。  相似文献   

11.
市场对具备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岗位素质的财务人才需求缺口很大。高职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一个独立的构成体系,主要侧重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设置高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文化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提供职业养成教育,体现职业教育特征。  相似文献   

12.
段华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9):97-98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学校针对创业课程建设进行了多种尝试。针对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来年对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3+2"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即通识教育核心课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素质拓展教育理论教学平台和课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两个实践教学平台,并对这种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诊所式法律教育引入中国后,各设有法学专业的院校通过在专业课程中设置法律诊所课程的方式,将此法学实践教学的先进模式予以落实,给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然而,在课程设置和推进的过程中,如何能够使诊所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期望的目标,真正实现法学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仍需在课程实践中慢慢理解和渗透诊所教育的先进理念,结合学校、院系、专业、学生、各类实践资源等自身情况不断地摸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与专业教育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全面具体地把握通识教育的特征。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着通识教育目标难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非通识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从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和非正式课程的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民法学是做为法学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律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科法学培养目标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将公民教育蕴含在职业教育中。民法的教学目标是:以民法方法论学习为中心,以民法规则为对象,以民法思维为主导,以依法解决纠纷为目的,培养对现代法治社会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公民,造就大批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4,(6)
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法学专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十分重要。但以宪法学课程的教学为例,法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往往偏重理论性,教学手段缺乏实践性,严重影响了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的提高。有必要构建科学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实现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集中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月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大背景下,如何改革现有的涉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思路,使课程设置模式适应广西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革,建设"应用型、高技型、外向型"的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一批适用的高技能外向型涉外会计人才,本文主要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晓萍  王铁 《北方经贸》2013,(6):137-138
现阶段,我国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实践教学地位不突出、设施和硬件条件不足、师资队伍实践经验欠缺、缺乏培养学生自主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完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法律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缓解法学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可以通过构建相对统一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打造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增加投入资金,完善模拟法庭,加强学生创新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诊所式教学的完善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来完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促进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注重实践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物流管理专业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物流实践课程的科学合理设置尤为重要。文章根据现阶段以及未来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构建以及实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岩 《商场现代化》2012,(30):136-137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电算化类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能较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会计学专业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存在问题和会计学专业电算化类实践课程的必要性,探讨了电算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及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