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傣族剪纸是云南德宏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傣族人民现存文化的象征、标志和基因,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族剪纸具有典型的文化多样性,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广泛应用于喜事、丧葬、家居、祭祀和礼佛。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这种纯手工的技艺已经濒临灭绝,在当代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失传的危机,少数民族的剪纸亟需进行保护与传承,尤其是对传承人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民族剪纸艺术生存的生态环境,都要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以对徽州剪纸的传人吴笑梅的采访为主线,了解徽州剪纸的历史渊源及独特的徽字号艺术魅力;调查徽州剪纸的传承现状,调查分为以下几点:1对传人吴笑梅的采访及其工作室的参观,探索传承发展的方式、途径.徽州剪纸有良好的传承发扬基础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传承文化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传承文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赫哲族为我国北方地区一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有着鱼皮画、鱼皮剪纸、鱼皮服饰等丰富的民俗文化遗产,但是在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上面临着很大挑战。本文通过韩国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上的措施和带给我们的启示,对赫哲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9,(4)
传统的手工剪纸作品表现出了人的情感是机器不可替代的,而创新出的多元的、符合现代人们生活、有剪纸手工艺概念的衍生品,也有新的市场需求。这对剪纸艺术来说,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必须要面临的挑战。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文章以"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以黑龙江海伦剪纸为切入点,通过对"海伦剪纸"实践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剪纸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最后,归纳出"剪纸艺术"在保护手段、保护主体、保护方式三方面的保护机制,期望为"剪纸艺术"提供有据可依的传承路径与持续发展的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5.
马红梅 《时代经贸》2012,(14):31-32
平谷民同剪纸源远流长,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发展而升华为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平谷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平谷地区剪纸艺术的起源是为避邪除疫、祈福美化,体现人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有着北方剪纸特点的平谷剪纸,利用言传身教、图谱记载和艺术品本身很好的传承了下来。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根据平谷的地理环境特点,使平谷剪纸文化成为旅游资源;与教育相结合,开设剪纸技能培训确保工艺传承;利用比赛、展览、交流,推动平谷剪纸文化的进步。从而提高认识和创新加快平谷剪纸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大一统观念的加强以及民族文化逐渐融合,使得很多民族文化逐渐走向消失,因此,抢救、保护羌族民族文化已成为目前四川地区最主要的研究课题。在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民族文化研究,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艺术手段和文化传承等新方式、新手段进行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关键在于如何帮助民族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羌族同胞的民族自豪感。而动漫,是民族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产业之一。通过研究动漫产品开发与羌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关系以及应用前景,更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和民族经济的发展,为羌族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布洛陀文化发源于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其民俗文化旅游节一直力求成为壮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和区域旅游开发的良好载体.目前,珍视并发挥其经济价值,在注重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进行改良与创新,并赋予其现代社会的新功能,对当地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屈原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研究屈原文化旅游开发对策,有利于彰显屈原精神,保护和传承屈原文化,发展屈原文化源地的经济和文化。目前,屈原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屈原文化的非物质特性造成旅游产品创新不够和民间认同不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按照“物化-活化-地方化-品牌化”的路径,对旅游空间、旅游活动、旅游商品等进行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采用地理定位研究、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以“端午节—西塞神舟会”民俗节庆活动为案例,以宗教文化场所为考察标志,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与传承。研究表明,依托黄石市的佛道宗教文化场所,与民俗结合产生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端午节的西塞神舟会,体现了文化空间生产理论的生动实践;西塞神舟会在1 000多年发展演化中,体现了不同宗教文化主导与变迁,至今在一定区域的文化场域中仍然能够保持活性。研究认为,节庆活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活态化保护与传承,既要保护其一定物质基础,也要对区域的传统文化有包容与保留。  相似文献   

10.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坚 《经济研究导刊》2011,(10):240-241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显示出文化多样性合理而紧迫的需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其消亡意味着特定民族的消亡。在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日渐衰微,要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迫在眉睫。依法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由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形成保护的社会合力,通过教育培育全民保护传承理念,合理的旅游利用为保护动力,多角度探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商业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前人创业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企业文化的传承和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提出了如何发掘、传承老字号文化遗产的措施,希望提高全社会对老字号振兴发展的重视程度,切实做好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工作,对老字号旅游资源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梳理、挖掘和开发,以推动城市文商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小刚 《时代经贸》2013,(12):48-48
商业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前人创业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企业文化的传承和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提出了如何发掘、传承老字号文化遗产的措施,希望提高全社会对老字号振兴发展的重视程度,切实做好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工作,对老字号旅游资源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梳理、挖掘和开发,以推动城市文商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顺平 《经济研究导刊》2014,(13):264-266,293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拉祜族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精神财富—拉祜文化。以云南澜沧先的拉祜族为例,阐述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经济改革》2010,(4):64-64
提起剪纸,不少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灯下锻剪如飞的华发老太的形象。但谁也难想到,这种传承着中华文化精粹的古老鼹闼艺术,巍然盛和一个年仅20岁的女大学生联系在一起,她所发明的磁牲剪纸,不仅屡获大奖,还为她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研究,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是江南运河文化钟灵毓秀的"人文荟萃地",保护大运河文化和江南古镇文化的根植性与多样性,促进南浔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对全国、全省运河古镇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具有样板效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宿迁是全国唯一拥有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千年运河历史,给宿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遗产。目前,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宿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需要深入研究宿迁大运河文化、建设富有特色的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加快宿迁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加强宿迁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时代经贸》2011,(11):70-70
6月l0日,由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办的“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场交流会”在北京珐琅厂举行。此次活动以“依法保护、薪火相传”为主题,通过组织老字号企业交流分享“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经验体会,参观珐琅厂景泰蓝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和景泰蓝经典作品展,来推动老字号企业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具大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旅游发展全球化、现代化的潮流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究竟是对文化的保护,还是对文化的破坏?对此各方争论不一。借助西方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的舞台真实理论,从民族文化旅游主客双方的心理角度出发,对“看什么”和“给看什么”进行剖析,探索民族文化旅游中文化表演的舞台真实性问题,以期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富县熏画是陕西民间艺术中的珍品,古老的制作工艺、独特民俗和独特的传承方式是其它地区不多见的。熏画的审美观念,揭示了陕北熏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地域性最鲜明和内容最丰富的民俗美术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诉求,是民间文化和艺术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民俗艺术。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抢救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刻不容缓。应通过确立以保护为主、辅以开发利用的具体指导思想,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等措施来加强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