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探讨三大都市经济圈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对明确旅游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三大都市经济圈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是影响其旅游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三大都市圈旅游经济增长的战略构想,即确定旅游为新经济增长点,推进旅游业技术进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2.
霍博  陈炳燃 《当代经济》2017,(36):56-57
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度主要通过区位熵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的集群,通过产业集群提高区域间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进步.通过对重庆市旅游产业区位熵的测度来衡量重庆市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利用ARMA模型对历年的区位熵数据加以分析来预测未来3年的区位熵值,进一步分析重庆市旅游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重庆市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竹  吴卫  王兆峰 《经济地理》2022,(5):223-232
文章基于2002—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回归模型分析总体和分区旅游产业依赖度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并判断其拐点,运用B-K中介效应探讨总体、分区和分等级旅游产业依赖度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总体旅游产业依赖度与经济增长率呈稳健“N”型曲线关系,拐点分别为RD值6.24%和13.44%。(2)中、西部呈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东部呈不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3)总体旅游产业依赖度通过物质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和政府干预对经济增长率产生促进作用,通过制造业发展、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东中西部传导因素影响强度具有差异。(4)较低和低旅游产业依赖度区通过“红利效应”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增长;中等旅游产业依赖度区表现为传导机制转变特征;较高旅游产业依赖度区通过“挤出效应”传导机制抑制经济增长;高旅游产业依赖度区存在向“复兴作用”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分析,考察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空间集聚的过程,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地区形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显著的局部性特征,由此引起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是湖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湖南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以湖南的区域经济增长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机制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阐析了湖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然后,运用推拉理论,即湖南的旅游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以及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旅游产业集群和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2008—2017年湖南旅游业对湖南国民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平均贡献率为29.1%;近10年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均为正数且大于1,说明湖南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集群的间接带动效应较大,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湖南的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为理论基础,从省域层面构建了旅游经济增长模型.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资本和劳动力对省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但资本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劳动力,表明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依然依靠投资驱动;邻近省份旅游固定资产投资对旅游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但不显著,省域间旅游投资亟需避免同质化竞争;邻近省份旅游劳动力投入对旅游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为负,虽然不显著,但需谨防旅游劳动力区域间流动速度过快.促进旅游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须从加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积极扩大旅游投资、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三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计量模型,利用中国1990~2011年间的宏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既有增加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产业发展对劳动就业有二重性作用,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与产业发展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据此从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和延长中国劳动力红利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背景下,文章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结构化,实证研究了微观要素结构、中观产业结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产业生产率的提高,要素结构效应作用不明显,产业结构阻碍了经济增长。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要稳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着重强调要素结构效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通过要素的有效配置和结构的调整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分析其城镇化、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的时序和空间差异特征,通过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探讨城镇化进程中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间的关联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三个系统两两间作用较为显著,经济的提升对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已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相对较小,旅游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0.
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来揭示物流业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时变参数,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产业转型期提高物流业对经济增长传导的正弹性效应、发展物流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江五七  石培华  方磊 《经济地理》2007,27(6):1037-1041
旅游业是一个和谐的产业,和谐旅游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而和谐旅游的实施难点在于很好地处理旅游业与资源型产业之间的摩擦.文章以山西省为案例研究了旅游与煤炭的和谐发展,总结了煤旅关系的五个本质特点和煤旅矛盾的五种表现方式,找到了煤旅和谐发展的亮点,提出了煤旅和谐发展的四种思路,认为大力发展煤炭工业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都是山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煤炭工业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游业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但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旅游业应发挥"保增长、扩内容、调结构、惠民生"功能,实现包容性增长。关注国民福利的改善和提升,实现旅游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湖南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旅游运营,已经成为区域经济运营的重要方面,政府应该主导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把它当作重要产业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4.
体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口红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力扶持体育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我国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国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扶持并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分析文化产业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并作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文化产业中投资、劳动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发现,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力;文化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中的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文化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重视文化产业中文化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跃  彭艳  周亮 《经济前沿》2014,(3):40-49
在综述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我国30个省级相关数据,对各区域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了测度。根据测算所得到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我国区域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演化规律,揭示了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09—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产业协同集聚通过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并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发挥积极部分中介效应,即产业协同集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由传统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型。基于行业异质性,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通过区域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部分中介效应强度高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  相似文献   

18.
陈晓文 《时代经贸》2007,5(11X):25-26,28
旅游业发展之快,产业带动力之强,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但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形势的变化,旅游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通过对旅游企业营销道德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旅游企业营销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点,对该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和趋势具有导向作用,它反映和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水平和发展前景,决定着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起着关键作用.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必须正确地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其他产业只有围绕着主导产业才能实现不断的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