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中农户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成玉 《技术经济》2010,29(8):76-81
2005年实施新的测土配方施肥政策以来,为了研究该政策在农户中的实施情况,文章利用调查的农户数据对农民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因、采用效果的评价、影响农民采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增加产量,采用该技术的农户基本实现了产量的增加并且对技术的评价较好;影响农户对技术采用与否的关键因素是施肥建议卡的发放情况、配方肥的价格以及农户自身受教育水平。据此提出政府的推广部门要确保施肥建议卡入户、对配方肥进行补贴和在农户内部建立种植示范户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靠农药和化肥保证产量持续增长的"现代农业"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探索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激励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发展。农药和化肥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农药、化肥市场的纵向结构反映市场主体的市场势力,针对具有市场势力的一方进行补贴可以有效激励其改变生产或消费行为。文章基于农药、化肥市场纵向结构特点,通过博弈分析,探讨政府补贴对生产商和农户生产与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补贴政策可以激励生产商和农户提高生产与消费的绿色水平;补贴政策实施与否取决于生产商和农户生产或消费农药、化肥的绿色度水平;补贴政策的激励效果取决于补贴额度,而补贴额度则取决于补贴调整因子和补贴阈值。  相似文献   

3.
曹佳  肖楠 《技术经济》2010,29(12):85-88
本文以河北、辽宁两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对我国奶牛补贴政策的评价与期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我国奶牛补贴政策的总体评价较高,但政策在增加产量、抵御养殖风险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只对部分农户比较显著,未被广泛认可,不具有长效作用。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完善补贴政策的标准和操作流程,创新信贷担保和抵押方式,加强对奶牛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奶牛养殖业的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国新农业补贴制度的作用机理和政策效果,笔者构建农户行为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与农户要素配置密切相关,而农户要素配置取决于农业比较利益;农业投入补贴和农产品价格补贴促进农业生产,而收入补贴并无生产效应;在政策效果上,价格补贴具有稳定的产出效果,而投入补贴的产出效果与农业要素价格和农户非农经营利润率有关;此外,投入补贴和价格补贴都具有积极的收入效应。我国当前农业补贴采取的直补模式使补贴的重心落入收入范畴,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甚小。我国农业补贴的理性目标应该是生产导向而非收入导向,补贴结构和方式应据此改变。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以黑龙江省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全面分析粮食直补政策与农户种植意愿的关系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分析发现:样本农户对粮食直补政策比较满意,粮食直补政策可以推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对农户的种植决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市场价格、是否有种粮补贴和家庭需要是农户在决策是否种粮时的主要因素;保护价收购、种粮直接补贴和低息贷款是提高种粮积极性主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孔军 《生产力研究》2011,(11):146-148
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是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户收入和增强可持续发展,农业保护和农业补贴政策的正确选择实施是保障这些战略目标的关键。印度的国情特别是农业发展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文章归纳了印度农业补贴的特点,如使用粮食最低保护价政策、利用WTO的《农业协定》的规定以及粮食补贴改革等。印度当前的农业补贴的特点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有一些有益的启示,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领域转移,非农劳动收入已成为湖北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实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将直接增加农户收入,农户劳动力分配很可能因此产生调整。基于湖北309户水稻种植户的入户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分析粮食补贴政策是否影响水稻种植农户参与非农劳动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粮食补贴的水稻种植农户中参与非农劳动的显著增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无论按计税面积计算的粮食补贴还是按种植面积计算的粮食补贴,都将影响农民参与非农劳动。  相似文献   

8.
鲁礼新  茹芳芳 《经济地理》2007,27(1):133-136
根据渑池县100个农户样本2003—2005年社会、经济数据,用事件分析法对近期农业补贴政策的预期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补贴虽然能增加农户收入,但它对农户生产总投入的影响不大;农户在农业内部的资金和劳动投入结构变动与农业补贴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投入结构变动主要是由农户的生产经验和农业生产的多分有序性决定的;短期内,该农业补贴明显增加了农户的非生产性收入,也提高了农户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但对该县农户增加生产投入的激励作用还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很高的关注。西北地区是中国发生沙尘天气和沙尘暴的源头,开展保护性耕技术尤其重要。保护性耕作是治理农田扬尘、防治农田风蚀和水蚀的重要措施。裸露的农田是沙尘天气和沙尘暴民生的主要原因。中国西北地区农田绝大部分仍采用铧式犁耕地的传统耕作习惯。冬春季节,裸露的农田极易随风发生扬尘,形成沙尘天气甚至是沙尘暴。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秸秆留茬和覆盖,起到挡风固土的作用,可有效防止沙尘天气和沙尘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湖北省恩施州7个村42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参与农业支持政策的情况、农户对农业支持政策效果评价情况进行分析。在使用政策效果评价模型评价当前的农业支持政策效果时,其评价值最大的为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评价值最小的为农田水利政策;农户特征中户主为女性、年龄大、家庭人均收入高、农户家庭劳动力学历高、家庭劳动力多的农户对政策效果的评价高。结合当前农业支持政策存在问题,给出调整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联立方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补贴作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369户随机分层抽样调研数据,通过联立方程处理内生性问题,分析该补贴与农户采用技术行为之间相关关系和补贴目标的定位。提出技术采用是该补贴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同时实现增产、增收目标的前提。研究发现,技术采用的补贴边际效应是0.17,随着补贴标准的提高,补贴边际效应以更大幅度增加,说明补贴是一个有力的政策工具。应从纳入到环保补贴、补贴持续化、农机具研发和培训等方面提高技术采用率。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2004年开始对种粮农民实行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学术界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本文从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农业补贴政策目标绩效、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等视角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效应的研究、基于农户层面的研究、对粮食主销区政策绩效的研究应是今后需要重视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粮食补贴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本文通过构建嵌入补贴政策的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理论模型,考察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的影响,并利用安徽省17个地市421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对激励农户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粮食补贴政策在动态趋势上表现出显著的"土地投入"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4.
农业补贴是开放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补贴的理论依据、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农业补贴政策的完善甚至取舍等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主要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农业补贴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多是停留在对农业补贴方法的研究上,而对农业补贴分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则很少。基于此,论文对农业补贴的分配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农业补贴政策应适时调整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对三农发展具有激励作用,但一定程度上补贴效果出现衰退,已进入调整优化期。应完善农业补贴管理体系,健全补贴审核监督运行责任机制;调整规范农机补贴发放对象,最大限度发挥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多重效益;逐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激励机制,探索制定专业农户补贴政策;提高农业补贴标准,建立农产品最低保护收购价格与农业生产成本增长同步机制;实施农业科技服务补贴和农业生态补贴,提高农业科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辽宁3县市48个村庄的调查作为研究基础,对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现状和效果进行分析.在整体上农户对家电下乡政策认可度较高,政策拉动农户消费需求的效应较为明显,但还存在财政补贴吸引力相对不足等问题.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购买家电产品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申领补贴时间和产品价格对农户家电购买意愿呈负相关关系,而农户购买家电产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政策的认知程度、品种需求、水电设施、通信网络和销售地点对农户家电购买意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提出了提高农户收入,增加农户对家电消费需求、完善家电下乡产品的售后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家电消费环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户家电消费后顾之忧等优化农户家电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2011年华北小麦主产区山东、河南和河北三省20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借助离散选择模型研究了良种补贴对于农户是否选用政府推介良种和是否扩大小麦种植面积两项种植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良种补贴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户选用良种,但对于稳定小麦种植面积的效果不显著,未能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笔者建议在坚持执行良种补贴政策基础上,提高补贴标准,选用高品质良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DCGE)方法,笔者就分别实施碳排放限制政策、RD补贴政策及它们同时实施时的技术进步偏向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发现:碳排放限制政策加快了化石燃料节约型和清洁能源使用型技术进步,政策引入时间对这两种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相反;RD补贴政策加快了知识使用型技术进步,过高的RD补贴率会对GDP造成损失;同时实施上述两种政策时,其合力将减慢资本使用型技术进步速率,而加快知识使用型及化石燃料节约型技术进步速率,并且在适度的RD补贴率水平下,较早的政策引入能够减少GDP损失。  相似文献   

19.
施红 《技术经济》2008,27(9):88-93
2004年,中国开始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各级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激励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本文以浙江省为例,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保费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其参保决策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保费补贴激励和风险厌恶激励成为推动农户参保的主要因素。据此本文指出,提高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和设计符合农户需求的保险险种,能够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叶慧 《技术经济》2009,28(7):32-37
基于当前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粮食补贴政策和生态退耕政策,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这两种政策的农户生产行为模型;根据模型求解结果,构建了衡量政策组多重目标的指标变量。通过对各指标变量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发现粮食补贴政策与生态退耕政策在农民增收目标上能够协调,但在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上存在相互冲突和矛盾。基于此,提出了若干耦合多重政策目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