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生态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生态经济规划是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初步探讨了生态位理论在生态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走过了一条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先增长,后治理”的经济增长之路,原来洁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宁的环境和良好的土地、森林等资源被过度消耗,部分地区以牺牲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资源获得了经济的暂时增长。20世纪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资源环境制约的现实选择,更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本文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实现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目的,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孝胜 《经济论坛》2004,(19):21-22
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1994年3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l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国将实施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对于占全国陆地面积71.7%、总人口为3.5亿的我国西部来说,在人口素质低下、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落后的条件下,探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续)刘思华(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探讨的若干重要生态经济问题无论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生态经济,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态经济,都是为了揭示当代中国现实的经济规律,使之能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更好做出有力的指导。为此,我们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政治经济学应该探讨的生态经济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3.1 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发展中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在当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揭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如何通过我国人民经济活动的具体实践体现出来的。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状况相互协调,这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这种特征在中国生态经济系统中也正日益显示出来。它突出表现在只有在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我国40多年尤其近1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这种协调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科技、文化、政治、社会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并且是经济发展必须同科技、文化、政治、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经济还没有从金融危机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时,我国经济一枝独秀,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但同时我们也面临自然资源消耗过大,生态林业资源破坏严重的严峻形势。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生态林业养护与生态林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新时期如何进行生态林业养护才能促进生态林业复合经济发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基于能值分析的江苏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及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能值分析方法可同时定量研究生态经济系统中环境资源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因而对合理评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订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江苏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近20年来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实现江苏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绿色会计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快速崛起,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生态和环境,而绿色会计制度的产生和建立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决策者提供更有益于长期发展的战略,并且可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有利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0年,韶关市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目标,采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生态屏障、创建优美宜居乡村等措施,综合整治环境,还优美环境于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推进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彦甫 《生产力研究》2023,(8):43-49+161
在“宜业宜居”目标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发挥环保对经济发展的优化作用,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川南主要工业基地与资源能源富集地-四川省宜宾市为研究区域,开展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研究发现宜宾市稳步开展经济与生态建设工作,积极推进能源与产业结构优化进程。然而,生态环境治理仍然面临不小压力,环境资源消耗偏高、生态创建水平不均衡、群众环保意识待加强等问题仍存在。基于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视角,提出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创新工艺、制度化与规范化生态环保、推动区域间协调发展、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清 《发展研究》2004,(12):31-32
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新趋势。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主要载体,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本质是将现行的“资源-产品-废品排放”的开放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产品-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引导社会从现行退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向环境无害化、  相似文献   

12.
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是我国西部地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战略选择,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系统脆弱,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自然景观资源多样、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是加快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也是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和催化剂.西部地区加快生态经济发展首先要在多个层面上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网络立体化生态经济发展态势;其次要加强生态经济教育,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与智力支持;第三,要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产业体系,确立生态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相似文献   

13.
当今在主流经济学指导下,人类盲目地发展经济,不顾及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学派提出了经济发展的生态观,主要有生态经济学和佛教经济学。生态经济是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形式,首要目标是持续性。佛教经济学把道德引入经济领域,为生态危机提供精神资源,生态问题也为佛教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开辟了崭新的通道。佛教经济中的生态观是以佛教的缘起论为哲学基础的,整体论和无我论是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而这三大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基本矛盾,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中国,也同样面临着这个矛盾,特别是当前经济的高速增长,加重了对环境的压力,使我国本来就比较脆弱的生态平衡,面临遭到进一步破坏的危险。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依靠的是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经营的传统发展模式,这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而且这种发展也难以持久。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以和谐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活动向生态型、节约型转化。目前,我国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及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应该切实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促进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博 《经济论坛》2010,(7):97-99
资源禀赋决定了内蒙古以资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基于比较优势的市场运行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性特征,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尤其需要完善包括中央支持在内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矛盾将更加尖锐,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不顾当地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了群众的收入。如何在实现较高增长速度和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整体资源保障能力以及环境的承受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新反思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的权衡问题,在认识环境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及的取舍和优先次序,把握最佳的结合点,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单单 《江南论坛》2010,(6):15-17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低碳经济的投入越来越大,低碳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庚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无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生态保护,都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生态足迹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足迹视角出发,采用1952~2007年的数据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对生态足迹各个构成项的分析表明,煤、石油、天然气和电的消耗在各项中增长最快,要控制我国生态足迹的持续增大,必须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增长速率。回归分析结果则表明,在我国语境下,宏观意义上的资源环境综合压力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我国资源环境压力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出现倒"U"形;同时,我国当前面临特殊的国际背景,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进一步控制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否则倒"U"形曲线将转向环境质量再次降低的"N"形曲线。  相似文献   

20.
徐州经济的发展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资源的高消耗和污粢的高排放实现的,并且这种现状仍在恶化,已经日益明显地威胁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徐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生态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目前有效解决徐州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