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即将来临之际,中国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知识与人才积累以及自身的准备不足,再就是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同时,我国还必须完成制度变革。面临的机遇则是可以借高新技术加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迈向新世纪的企业应有五个方面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之际,知识经济悄然兴起,这必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必将占居主导地位,这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国企业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在“观念、管理、制度、技术和战略”五个主要方面进...  相似文献   

3.
当今,以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世界各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遇。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旦和知识经济结合起来,起点就会更高,发展速度就会更快。因此,必须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发展知识经济。   一、西部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知识经济的兴起对我国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是不平衡的。我国东部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自身良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享受种种优惠政策,成为中国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在世纪之交抓住知识经济的勃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是本世纪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在世纪之交抓住知识经济的勃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是本世纪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在世纪之交抓住知识经济的勃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是本世纪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在世纪之交抓住知识经济的勃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是本世纪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在世纪之交抓住知识经济的勃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笔者仅对如何面对挑战,发挥吉林省的科技优势,谈几点看法。 一、确定科技发展重点和目标。据科学家预测,21世纪前50年内将有六大高科技产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知识经济中加知识产权所起到的决定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产权,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保护知识产权与发展知识经济的关系,紧密结合实际发展我国的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1.
徐强胜 《经济经纬》2004,110(3):150-152
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的经济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其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 ,经济法是国家经济干预之法 ,其本身存在着极大的制度缺陷与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干预对市场经济而言是一种外在的东西 ,故其干预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干预不当 ,并滋生官僚主义等弊端 ;而且 ,经济法的干预是由相应机构的相机干预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随意性 ,这也必然使经济法暴露出对经济发展的不定性  相似文献   

12.
彭淑嫔 《时代经贸》2006,4(10):43-44
网络经济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和网络的相互融合,它使信息替代资本成为在经济中的主导,由于互联网具有跨越地域和快速传播的特性,从而能够使产品的交易变得低成本和高效率,并通过这些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文章分析了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以及企业管理带来的挑战和影响,探讨如何结合网络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我国企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研究其他国家对于确认不侵权之诉的规定,横向考察国外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法律渊源,广泛涉猎国际条约、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具体规定。可以看到这些国家早在一个世纪甚至更早之前就对市场参与者利用不当警告损害竞争对手的问题提供了各种保护和救济途径。中国应该借鉴和吸收这些国家的规定,完善确认不侵权之诉的相关制度,这不仅是遵守《巴黎公约》规定的国际义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急迫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因技术为提高人类生存素质和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和威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面临的挑战更为突出。我们既不能因为基因操作技术的潜在危险而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坐失利用发展这一技术的大好时机,也不能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导致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技术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正将人类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营销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实行营销创新,而绿色营销是企业营销创新的一个方面,同时知识经济又为绿色营销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因此我国企业要大力推行绿色营销,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正在面临着一种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创造是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基于2000~2009年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协整检验、混合效应模型对全国及东、中、西部的资本投入、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知识产权创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开放经济对知识产权创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8.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strengthen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tec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n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To analyze this question, we develop a two-country R&;D-based growth model with wealth heterogeneity. In this growth-theoretic framework, we show that strengthening patent protection in either country increase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both countries. Furthermore, we derive the Nash equilibrium level of patent breadth and find that it is sub-optimally low relative to globally optimal patent breadth due to the positive externality effects that are captured by a spillover parameter.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模块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困扰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条件下,发展服务经济是摆脱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我国而言,同样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国际经验表明,运用模块将极大地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模块论进行了研究,并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现状和发展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多重模块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技术经济及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学科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涛  龙珊瑚 《技术经济》2006,25(12):42-45,8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知识的实际应用而带来的经济水平的提升。如何运用、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科技能力又是提高竞争力、适应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是一个技术经济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并行的活动过程。所以,研究技术经济学科与知识产权学科发展的相关性。培养复合型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促进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建设创新性国家,具有一定的现实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