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李强 《中国商办工业》2007,19(12):217-218
站在精英文化语境不再的现当代社会角度,分析了笔墨程式面临的多种选择与困难,批判了笔墨的四种错误发展方向——悲观、保守、投降与中庸。文章从笔墨程式千年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得出其贯穿始终的怀疑精神是我们笔墨程式发展的核心精神动力,指出了笔墨程式死地求生的道路就是对于笔墨程式传统的再继承和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再创造之路。同时站在国际化视野之上,指出了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符合我们时代的笔墨艺术,并且在世界艺术之林拥有属于我们自己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有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建设好企业文化将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使企业充满活力,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当传设计师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创造财富的历史使命,吸收外来先进理念,发展超越传统文化,才能使包装设计既具有中国传统的民族性,更具有世界性。每一种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设计风格,而珍视和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关注到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牢牢把握现代社会对视觉效果的重视与追求,这样才能使设计艺术的发展有一个稳定的根基。  相似文献   

4.
李强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217-218
站在精英文化语境不再的现当代社会角度,分析了笔墨程式面临的多种选择与困难,批判了笔墨的四种错误发展方向——悲观、保守、投降与中庸。文章从笔墨程式千年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得出其贯穿始终的怀疑精神是我们笔墨程式发展的核心精神动力,指出了笔墨程式死地求生的道路就是对于笔墨程式传统的再继承和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再创造之路。同时站在国际化视野之上,指出了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符合我们时代的笔墨艺术,并且在世界艺术之林拥有属于我们自己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播音在很多方面看来其实就是一种艺术上的创作,是一个艺术上的行为,不同时代的背景必然会造成不同时代的各种明显的标志。虽然我们大家都认为播音风格如果要想形成就需要播音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成,这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是我们播音员个人的一种行为,可是我们如果站在宏观的层面来看就会发现彼此间是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而这里面却有明显的时代的特征。这些年以来我们国内有不少的风格能够与其他的文化相互的融合,这样就创作了我们自己的播音风格  相似文献   

6.
《浙商》2008,(19):102-102
寻寻觅觅中,因恺撒的著名雕塑得名的大拇指广场、完美融合古典风情和现代气质的九间堂、即将建成的喜玛拉雅中心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些极具文化艺术氛围的社区为我们保留了一片充满诗意的净土,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更多的精神诉求,让欣赏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而这些诗意家园的创造者,正是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灵感,  相似文献   

7.
社会在进步,企业在发展,作为企业的员工,我们要怎样从自己做起,才能让我们的企业跟上时代的步伐呢?对企业员工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努力学习新事物、新技能,开阔视野,企业在不断发展、进步,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就要随企业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方向,如果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就会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但是,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员工,和企业实现双赢呢?  相似文献   

8.
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己的精神追求逐步提高,艺术与人们的生活也随之越来越密切。从这个角度来讲,艺术已全面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我们的公共生活逐渐走向了艺术化。城市是市民的共居地,是一个大的公共环境,将“公共”与“艺术”结合成特殊的领域,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艺术化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走向“公共”的“艺术”将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带来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W+K谁?     
大牛 《广告大观》2006,(7S):95-97
可能你并没有留意到一种新的中国文化正在形成中。它不再囿于过去的辉煌历史在吸纳着来自于世界其它文化的同时不断成长着包括自身传统文化的精华。新一代的中国人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他们有权接受适合他们的东西,也有权拒绝那些不适合的——即使那些东西很中国。放眼看新兴的中国艺术、音乐、电影、文学、时尚、偶像、象征符号、习俗、英雄、设计、建筑、发明、生活方式……一切的一切在不经意间流露着中国味道,却又不一定遵循传统。是的,这些正在发生。问题是,Wieden+Kennedy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作为以创意为导向的我们贡献出自己的创意文化,我们正参与其中,作为一个催化剂,催化着新文化的发现、学习和创造的进程。我感到非常激动,因为将要发生的一切太令人兴奋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我们观察某种事物或现象时,常常根据当时的心理需要,随时改变自己的注意力和视野。影视艺术为了适应人们心理、视觉上的变化特点,采用不同的景别使观众可以从多种视点观看,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景别依据视距的远近一般可以分为远景、中景、近景和特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从文化传译的角度,通过对《瓦尔登湖》徐迟和王光林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对其中引用的大量神话和典故,以及孔孟之道等文化元素进行重现,从而产生的不同效果。译者在不断提升自己审美、表达能力之外,要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才能选择最佳译法,达到文化传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动画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艺术文化及艺术形式逐渐溶入我们的生活,动画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它和所有其他艺术创作一样: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富含情感内容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它叙述着感动,传递着爱心,只有童心才能唤回爱心,只有爱心才能滋润童心。童心是我们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它是我们灵感的源泉,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认知,对事物的一种态度,更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2):26-27
电视播音主持作为电视传媒的中心环节,如何在大众传媒视野下提升播音主持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播音主持人只有被观众所普遍认可才能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体力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在大众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人要具备良好的荧幕形象和舞台驾驭能力,注重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内修,准确运用发声艺术与表达技巧,把握传播规律,善用个性化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化创意产业也随着蓬勃发展,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下的文化创业产品也纷纷涌入人们的视野。文化创意产品是一种跃然于市场且与我们平时所熟知的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新型的消费品。它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植入的文化要素和新科技产品的运用赋予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和特征,使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产品有着一定的差异。文章针对文化创意产品价值的实现途径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艺术发展到21世纪,国内的美术界乃至世界艺术界都在重新观察中国艺术的发展路线或者艺术家创作的文化特征。在20世纪,中国艺术主要受到西方艺术各种流派的影响。刘永刚作为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家,也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但是一个艺术家如果他在内心或者思想上有着超越自我的局限、同时也超越文化的条件局限的话,他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去探索自己个人语言、个人风格的确立,同时更重要的是,去探索自己作品中中国文化的品格和内涵。所以刘永刚的这个展览是很让我们美术界熟悉他和不熟悉他的人都非常吃惊的。因为他的展览展现了一种非常有文化自主性、文化自觉的一条艺术方向。  相似文献   

16.
播音在很多方面看来其实就是一种艺术上的创作,是一个艺术上的行为,不同时代的背景必然会造成不同时代的各种明显的标志。虽然我们大家都认为播音风格如果要想形成就需要播音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成,这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是我们播音员个人的一种行为,可是我们如果站在宏观的层面来看就会发现彼此间是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而这里面却有明显的时代的特征。这些年以来我们国内有不少的风格能够与其他的文化相互的融合,这样就创作了我们自己的播音风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创意产业的大军称得上是浩浩荡荡.投资人也把文化创意创业纳入视野之内.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资之道与其他相比有何不同?近日,美国专注媒体、电影、电视制作投资及策略顾问的投资公司总裁桑迪·克里曼(Sandy Climan)接受了中国科技财富的专访.他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就像钻井挖油,并不知道要挖多深才能出油,商业和艺术是不同的东西,需要对两方面都了解才能做好平衡.  相似文献   

18.
服装表演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服装表演艺术从业者就要不断地在服装表演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自己,从而找寻一定的方法和规律,推动在校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9.
徐洁 《品牌》2014,(5):36-36
文学是人学,是关于人生、社会、人的心灵与精神的艺术探索,因此,一部作品,实际上就是一段人生文学与人生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文学只有贴近大众,才能走进人生,才能深入人心,从而影响和改变人生。我们阅读作品,就要进入他人的世界,他人的心灵世界,并与之对话,以便丰富我们自己的人生内涵。  相似文献   

20.
袁林 《致富时代》2009,(12):136-136
经济需要国际化,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文艺上,我们强调中西合璧,怎样才能做到中西合璧呢?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有效配置,发展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发展根植于本土的艺术风格,才能真正达到人们心中的认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和世界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