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家M.A.K.Halliday建构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主要从用词的新颖性和独特性、缩略词和外来词的频繁使用和人称代词及口语化词汇的使用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语广告语的用词特色,由此说明英语广告中词汇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应考虑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丁灵 《经济研究导刊》2011,(19):292-294
在现代日语中,一般采用格助词「から」「より」表示动作起点和经由点,但是上代日语在表达相同语义时却使用格助词「ゆ」。但经探析『萬葉集』中的例句发现,格助词「ゆ」的用法众多,除表示动作的起点、经由点之外、亦可表示手段.材料、比较基准、动作场所。从语义内涵上,大于现代日语的格助词「から」「より」。  相似文献   

3.
随着越来越多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出现,综合性大学纷纷试办日语类专业,在高职类学校中也掀起了日语学习的热潮,大批的学生加入了日语学习的行列。面对高校日语教学热的出现,各校对日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也在不断做出调整和创新,力图改变日语教育局限在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其他知识面较欠缺,适用教材少,教学内容过于滞后的现象,将单一的语言文字培养,向着既会日语,又有一定知识面,具有较强综合性应用能力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9,(6)
文章着眼于日语会话中的附和语这一重要应答方式,以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的自由会话为材料,将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附和语使用情况进行比较,考察了双方使用附和语的频率及其表达种类,并对其进行质性分析。同时,考查中国日语学习者日语学习经历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从而掌握中国日语学习者附和语使用的实态以及难于使用的附和语类型,探索会话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前80回第一人称代词有"我"、"我们"、"我等"、"俺"、"俺们"、"吾"、"咱"、"咱们"等七个.这些第一人称代词在分布和用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我"、"我们"、"咱们"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我".竟占总用量的81.81%.而"吾"、"俺"、"咱"、"我等"、‘‘俺们"则使用频率较低.除了"我"、"我们"、"咱们"的用法比较复杂外,其他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均显得比较单一.这些第一人称代词还可以连用.有的甚至还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6.
称谓语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它与权势、同等语义及礼貌原则息息相关。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现代汉语代词称谓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您"的使用符合上述原则,并在新的社会语境下产生了新的使用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基础阶段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日语精读教科书是学习的敲门砖。一本好的教科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日语精读教科书的开发与使用乃是重中之重。本文以各大高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使用的《新编日语2》和《新大学日本语2》为研究对象。从日语教科书的"内容设置"、"文字·词汇"、"语法讲解"、"课文会话"等方面为视角,对日语精读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以及外向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语言专业学生的二外教学逐渐得到了较高的重视。但是相对于第一外语而言,二外日语教学模式仍旧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内容。本文以提高二外日语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对二外日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汉语和日语的语法体系中都存在被动句,但是各自的表达特点不尽相同。在翻译实践中,常常发现日汉被动句并不完全对应,初学日语被动句的中国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盲目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运用日语被动句,尤其是在日语间接被动句的学习中出现很多偏误。本文从文化背景和语言心理出发,对比中日被动句的表达特点,通过大量典型例句分析了汉语母语学生常见误用的原因,探讨如何养成正确的日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0.
王卓 《大陆桥视野》2016,(14):299-299
并列短语是汉英语中的常见结构,本文旨在从结构、词性构成和作用三方面初步探讨汉英语并列短语的差异。结构上,英语中的并列短语都要使用连词,而汉语中可以不用。词性构成上,英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由代词、副词或介词组成的并列短语,但汉语中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有。作用上,英语中的并列结构有一大作用——押韵(包括押头韵和押尾韵)。  相似文献   

11.
作为日语重要特征之一的敬语,能否正确熟练使用敬语是广大日语学习者深感困惑的难题。要运用好日语敬语必须弄清性质、功能和类别,掌握敬语词汇和句型,并要区分不同人际关系、利益以及场合等。只有认识到敬语使用的误区,并剖析其原因,才能够避免在中日商务活动中,因敬语使用不当而引起文化摩擦。  相似文献   

12.
论汉语新词语中的日语借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莉 《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12-213,252
探讨日语借词进入现代汉语新词语之后意义方面发生的嬗变,可通过分析报纸中使用这类日语借词的实例,归纳总结日语借词在进入汉语后,意义方面的嬗变情况。分析发现,汉语新词语中的日语借词部分保留了日语中的义项,而部分则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发生较大变化的词汇的嬗变存在着下列规律:通过减少日语词汇原本意义、“望字生义”地引申其原本意义、赋予其一定的感情色彩,以及本身日汉词义不同造成了一定的意义变迁等。  相似文献   

13.
徐荣 《时代经贸》2014,(4):317-317
日语存在大量委婉语表达方式。委婉语已经成为日语中一种独特的文化。掌握委婉语对于理解日本社会文化并提高日语交流水平有很大促进作用。本文通过例析日常交际对话,对日语委婉语的使用做了相关阐述,并且考察了其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中,代词根据上下文的情况指代的对象数不胜数。因此在英汉翻译时对于代词的处理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语言背景、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才能使译文传神达意、简洁流畅、自然清晰。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实际译例介绍某些代词英译汉时常用的五种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对日语实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长,许多高职院校也创建了日语专业.但随着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日语要求趋向于实用化和多样化,开展多样化的实训教学成为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更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并且推动着各行各业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网络多媒体教学成为教育领域新兴的一个重要教育模式,它是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结合的产物,是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传播的一种方式。“网上日语课堂”不但是提高日语教学效益的实用及高效的手段,而且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对日语学员的素质的提高也有着深远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大学日语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为主,而对听,说等综合运用能力重视不够,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较弱。为了掌握非专业日语学生学日语的理由和所希望的授课方法,笔者做了“大学生学日语的理由”,“大学生所希望的授课方法”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非专业日语教育中,希望具备交际能力的学生居多。因此在初级阶段,就要摆脱自古以来的灌输语法式的教学方法,而应该从说、听、读、写四个方面平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语中省略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略是人类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现代日语中的省略现象,则较其他语言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日语中频繁地使用省略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日本的文化紧密相连。从心有灵犀、美学观念、少言为贵、集团意识四方面分析了日语中省略背后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英文阅读中,代词及先行词的真正含义和作用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本文从代词及先行词真正含义的角度,说明阅读连续性及正确理解英语句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人称“地球第三极”的无人区,人间与天堂只有一步之遥,独特的大自然孕育了一种异常美丽的动物——藏羚羊。藏羚羊是生活在我国新疆、四川和青藏高原一带的一种动物,他们奔跑在海拔3700米到50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4CC的高寒荒漠,雌羚羊无角,雄羚羊长着两支竹节形又尖又长的黑角,异常美丽。本来,从生物学角度讲,藏羚羊是人类沉默的朋友,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气候恶劣,人称“地球第三极”的无人区。但是,由于贪婪和邪恶,盗猎分子的枪声打破了他们生活的宁静,他们成批地倒在盗猎分子的枪下。以每年20000头的速度剧减。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